首頁 » 還沒畢業就簽了大廠?這才是本科生「絕望」的開端,校招套路深

還沒畢業就簽了大廠?這才是本科生「絕望」的開端,校招套路深
2023/02/25
2023/02/25

大四最爽的事是什麼?是不用考研,圍觀同宿舍考研黨,起早貪黑掉頭髮,不用考研的學生暗自竊喜。

而不考研的學生無非就是兩種,一種是保研了,另外一種則是抓住了校招的機會, 還沒畢業就被大廠「相中」了,畢業后月薪過萬的生活在招手,誰還考研?

但簽了大廠,就萬事大吉了嗎,其實恰恰相反, 簽了大廠才是本科生「絕望」的開端,不問學姐都想不到,原來校招的套路這麼深。

還沒畢業就簽了大廠?這才是本科生「絕望」的開端,校招套路深

現在的幾百萬考研學子中,因為熱愛學術科研而考研的,連一成都達不到,多 數學生考研的目的很功利,但也很現實:本科畢業找不到工作。

這些學生不是冷門專業,就是熱門專業但卻錯失了校園招聘的好機會。無論是老師還是導員, 都會再三和同學們強調,校招的重要性。

校園招聘,是面向大學生的特殊招聘,企業進入到學校中,和大四的同學面對面交流,在這樣的背景下, 對求職者的要求,學歷是基本,經驗是輔助。

而對于大四學生而言,有班委干部、社團負責人以及實習的經驗,就足夠使你在校招中脫穎而出了,而一旦離開校招, 走近社招你會發現,學歷變成了輔助,工作經驗才是基本。

那個時候別管你是哪個學校的高材生, 只要沒經驗,就連大企的門都進不去,這也是校招彌足珍貴的原因所在。

但令人氣憤的是, 并非所有的大廠,都能做到「有責任心」地進行校招,個別企業,甚至采用了聞所未聞的「斷子絕孫」招聘法。

如果你從大一就開始關注校招,那你就會發現,有些大廠, 常年招應屆生,而且數量還不低,但這對本科生而言,也算不上好事。

有些本科生會以為:也許是競爭激烈,工作強度大,往年的大學生無法適應,導致了該企業人員流動性強, 如果自己足夠努力,就一定能有好發展。

校招最大的坑是「斷子絕孫」招聘法,兩個方法避免踩坑

很多大學生,就是被這這思想害了,前赴后繼的進入大廠,結果成了自己「絕望」的開端。

實際上, 這類大廠的招聘思維是這樣的:先利用校招和自己誘人的待遇,吸引遠超崗位需求的本科生,進入內部實習培訓。

比如原本的崗位只需要10個人,他們在有培訓能力的情況下,就會招200個大學生,然后從中培訓,最后能留下的,都是最好的應屆生。

而其他190名學生,因此失去的,遠不止一次進入某大廠的機會,半年甚至更長的培訓和試用期, 導致他們錯過了春招,甚至錯失了應屆生的身份。

這些無良企業,為了自己選到最優秀的人才, 就把許多大學生的未來玩弄于鼓掌之中,待選到真正滿意的學生后,其他的學生就棄之不顧了。

這樣的校招套路,滿足了自己,坑苦了學生,同時, 還能讓與自己競爭的其他企業,在校招中顆粒無收,發展永遠被自己壓一頭。

這樣的校招套路,存在于很多985、211名校中,這也是在整個大環境中, 能同時存在「大學生就業難」和「企業用工荒」兩種對沖現象的原因之一。

加上國家對企業招聘應屆生,有補貼的優惠政策,這些壞心思的企業更加樂此不疲。

這樣的情況, 是大四的學生最怕遇到的,尤其是那些到了大四,才開始關注校招的小白同學,這種坑一踩一個準兒。

寫在最后:

不過這種情況也能規避,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自己判斷,在校招中有以下特征的大企業,謹慎考慮或者不考慮,「規模大、待遇好、招的人數還特別多」。

二是向學長、學姐打聽,那些企業常年在校招中大量招人,99%都有問題,如果出現上述的情況,這類企業在往屆畢業生那的口碑一定非常差。

因為同學們在求職后期,都會消息互通、資源共享 ,企業也是看準了,學生坑完一批還有下一批,只要我們跳出這個思維,就不會再踩進這種坑了。

最后,給應屆生提一個建議, 別鉆牛角尖,多投幾份簡歷,不要因為某些企業的一兩句好話,就把自己的后路斷了,如此就是正中下懷。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