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0年后學歷將有多「不值錢」?看完國企員工和領導的談話,我悟了

10年后學歷將有多「不值錢」?看完國企員工和領導的談話,我悟了
2023/02/12
2023/02/12


在家長眼中,大學聯考是改變學生命運的重要轉折,學生只要考上好大學,就有好發展, 但好大學的標準又是什麼呢?

從本科到211、985,再到如今只有C9高校的大學生,才有機會選擇,學歷似乎越來越「便宜」了。

大學生不再是優質人才,10年后,那些考不上大學的學生, 以及那些只能考上普通本科大學的學生,又該何去何從呢?

10年后學歷將有多「不值錢」?看完國企員工和領導的談話,我悟了

想知道10年后的情況,看看10年前就知道了。以備受關注的教師工作者為例: 十年前,能入職學校的老師,邯鄲學院都算好的。

要是能有一個河北師大畢業的,那都算頂級人才了。而10年后的現在,一個學校招兩名編制教師, 一個是川大碩士,一個是華中師大碩士。

從教師隊伍的跨越就能看出,學歷越發展越貶值是趨勢, 想考教師編的在校本科生,十個有八個都做好讀博準備了,另外兩個是轉行的。

某國企在進行校園招聘時,鬧過這麼一個笑話。部門有六個去年剛畢業的普通員工,四個復旦大學畢業生,一個上財畢業的,另外一個是南開。

在吃飯的時候,南大的員工和老闆聊到校招,隨口來了一句: 某理工那種學校就沒必要去校招了吧,簡歷都入不了眼。

坐在對面的領導臉一下子就垮了,緩緩說道:這學校,也還好吧。第二天,上財那位和南開的說:領導就是那所理工大學畢業的。

十年前,普通本科畢業能進國企,能考體制,并且發展順利成為領導; 十年后,普通本科的大學生別說當領導了,連簡歷都投不進去。

這就是現實,后浪就算拿著985碩士的學歷躋身企業,最后勤勤懇懇多少年, 也比不上前浪二本畢業的小領導。

所以10年后,學歷的發展趨勢非常明顯, 那就是兩極分化,在當下已經有體現了,未來只會更加嚴重。

學歷貶值,受傷害最深的,卻不是成績墊底的學生

有學習天賦的學生,會不甘人下,瘋狂內卷,本科和高中畢業一樣不值一提,碩士只是底牌,卷211的本科、拼985的碩士。

到最后演變成「雙985碩士」、「雙C9碩士」、常春藤名校等等。甚至個別受歡迎的崗位,比如公務員、教師編,會把博士學歷和論文數量當成應聘門檻。

那些沒天賦的學生,看清這一點,想卷也沒實力, 最多讀到職高,多數可能讀到國中就完事,轉身去學一門短時間內,不會被機器快速取代的技術。

比如家電安裝、機械修理等,看似不體面,實際上隨著人口的不斷負增長, 這些曾經被瞧不起的低學歷人才,之后的工價會越來越高。

有沒有天賦,至少未來都能「自給自足」, 現實社會,不談理想,吃飽穿暖才是最重要的,也是談發展的基本前提。

而在這種兩極分化的趨勢中, 被最先犧牲的,就是那些半吊子,分數不低、學費還挺高的大專生;掙扎了好幾年也考上的專升本;以及雙非本科大學的冷門專業大學生。

這些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 沒有意識到自己缺少什麼、需要什麼,跟隨浪潮一起向前走,巨大的沉沒成本,讓他們沒法拉下臉,做對不起學歷的事情。

如果不是大學生,就可以理所當然的去做服務員,去端盤子,去做這些自己心里也覺得不體面,但在至少能靠雙手獲得收入的工作。

但他們是大學生,是父母用許多年供出來的大學生,卷不過最有天賦的,找不到和自身學歷對等的合適工作,過年回家混得也不如那些沒天賦早輟學的。

寫在最后:

這類大學生,是最容易家里蹲的,不用10年后,現在這樣的學生就有一大堆,拿著考公、考研做擋箭牌,理所當然的在家里啃老。

美其名曰提升學歷,實際上根本沒有用心備考,連基本的手機游戲都戒不掉,又怎麼能爭得過那些有天賦的學生呢?

提升學歷能做一時的借口,可一輩子呢? 沒人會考一輩子的研究生、公務員,不認清現實,只會越來越痛苦。

所以對于現在的學生而言,抱怨是最沒用的, 要麼努力卷進優等生的隊列,在未來的稀缺資源中分一杯羹,要麼盡早看清局勢,靠雙手創造價值,無論選哪個,都比自欺欺人好很多。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