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娃的父母都有一個內心最恐懼的東西,那就是 孩子生病 。
比如前段時間的「生病潮」,家長們每天戰戰兢兢,真是不知道在哪個瞬間孩子就會中招。
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更是上兩天病三天的節奏,還聽過一位寶媽吐槽自家娃整個小班時期, 去上學的時候不超20天,剩下的時間除了生病就是生病!
孩子之所以容易生病,都有一個共識:
免疫力弱!
很多家長發愁,怎麼才能讓愛生病的孩子免疫力變強呢?
放寬心,就像那句安慰「沒有孩子不生病」一樣,大部分情況, 生病對娃來說不是壞事,相反,是孩子免疫力的「生存之路」!
孩子與病毒的交手
你以為對孩子做好了周密的防護,病毒就找不上門?事實上,保護得再好, 孩子1年里也有將近一半的時間在與病毒交鋒!
聽起來是不是覺得總生病的寶寶其實也是一個小戰士呢?
在國外有一項針對呼吸道傳染病為期1年的流行病學調查,采集了26組家庭的所有成員的拭子樣本和癥狀記錄。
通過各項詳細數據,發現了一個真相:5歲以下的嬰幼兒,在鼻咽拭子中檢測到的呼吸道細菌病毒,比5歲以上孩子多了1倍,并且在一年52周時間里,有25周都能檢測到病毒!
這就說明了—— 咱家那容易中招生病的娃,真的是 一年里有半年都在和病毒斗智斗勇!
但由于娃的免疫力能力實在有限,總有戰敗病毒小怪獸的時候,一年里「倒下」那麼幾次,這樣看來,是不是反而對人類幼崽「微薄的免疫力」油然生敬了?
孩子免疫力變強的真相
孩子的免疫力雖屬「青銅」,但誰說TA不能華麗變身「王者」呢?
我們有必要先搞清楚, 孩子的免疫力建立的底層邏輯 !
寶寶一生下來,體內就會帶著胎兒時期的母源抗體,直到2~3個月后,留存在體內的母源抗體被消耗減少,寶寶體內的免疫系統就開始逐步建立屬于自己的免疫抗體。
新生的免疫力往往不足以抵抗外界致病因素,仍需要母源抗體的共同抵御。 6個月之后,母體攜帶的抗體差不多都用完了,寶寶的免疫系統在這個時候就要開始學著自力更生了。
一直持續到2歲左右,寶寶稚幼的免疫系統還沒有完全具備「戰場廝殺」的能力。
孩子一般感冒發燒,其主要原因并不是免疫力低下,而是因為孩子接觸了外界的致病源導致,且孩子的免疫系統正處在發展階段。
生病的時候,自身免疫系統在和病毒作斗爭的過程,就像是「打副本練號」 ,不斷地拼搏廝殺后,孩子的免疫力越戰越勇,越戰越強,等級也就越來越高!
免疫力越高越好嗎?
我們常說物極必反,用在我們人體的免疫系統上也是一樣!
免疫力如同血壓血糖,在體內過高過低都會對人體有害。
免疫力低下, 容易引起細菌和病毒的感染。
免疫力太強, 當身體狀況發生改變時,免疫系統可能不分青紅皂白,將自身的細胞組織也當成「敵人」來進行攻擊破壞,很容易患上紅斑狼瘡、類風濕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良好的免疫力是機體處在均衡的狀態,有穩定的自我調節能力,并不是越高就越好。
所以,爸爸媽媽們 不要盲目鉆研「如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每個孩子的免疫力都有其生存路徑和法則!
我們真正需要干預的,是照顧好孩子最基本的:
健康均衡飲食需求
戶外運動鍛煉需求
休整機體的睡眠需求
讓孩子的免疫力在爸爸媽媽的后勤保障下,更有活力去刷毒打怪升級,相信孩子吧,我們的小身體藏著大能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