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添加輔食時,家長要避開這4種做法,當心寶寶積食,別大意了
寶寶的胃腸消化能力不如成年人,所以在添加輔食的時候,需要特別小心,以免傷到脾胃,引起積食。
說到積食,寶寶特別容易中招,我身邊就有不少這樣的情況。一旦積食的話,寶寶的食欲會下降,看到什麼都不太想吃,容易出現營養跟不上,從而影響發育,家長要重視。
注意了:添加輔食時,家長要避開這4種做法,當心寶寶積食,別大意了。快來看看吧。
一、經常在睡前給寶寶加餐
有些家長怕寶寶中途餓醒,就會在睡前給寶寶加餐,并且吃得稠一些或者干一些,認為這樣吃耐餓,寶寶就可以睡得好一些。
其實這麼做恰恰相反,不僅會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還會損失寶寶的脾胃。
因為晚上睡覺的時候,身體各器官開始休整,如果睡前吃了食物,還吃得很多,腸胃就要繼續工作,無法休息,白天起來還要工作,時間久了,脾胃自然就越來越弱。
二、經常給寶寶多吃
有些家長總想寶寶多吃些,吃得多才長得好身體好,于是經常在添加輔食的時候讓寶寶多吃,以為這樣做對寶寶好,實則容易傷到寶寶的脾胃。
當寶寶吃飽了,還繼續吃,就會導致積食。想要寶寶健康,添加輔食最好定時定量,不要刻意多添加。
尤其是寶寶已經要求不想吃的時候,就要馬上停下來。
三、太早讓寶寶吃大人的食物
有些家長不習慣做輔食,早早地就讓寶寶跟著吃大人的食物了,希望你沒有這麼做。因為太早讓寶寶吃大人的食物,很傷脾胃,容易積食。
大人的食物比較硬,對于寶寶來說,很難嚼爛,那麼食物吃進去后很難消化,就容易積食。
建議寶寶三歲前都吃輔食,不要跟著大人吃飯。如果讓寶寶吃大人的食物的話,就要遷就寶寶,而不是讓寶寶適應大人的飯。
四、經常給寶寶喝油湯
說到湯,很多人都喜歡煲土雞湯、鯽魚湯、大骨湯、排骨湯等,而且制作的過程,習慣煎一下或者炒一下,還要熬出白湯,漂油花的那種,認為做成才有營養。
其實長期給寶寶喝這類湯,并不好,不僅增加不了多少營養,還容易傷脾胃。等脾胃差了,常會引起積食。
以上四種做法要避開,別再做錯!想要知道寶寶有沒有積食,可以通過下面幾種現象判斷。
1、寶寶的嘴巴總是臭臭的
如果積食了,會導致口臭。因為吃進去的食物沒有及時消化掉,在腸道內堆積的時間長了,食物會發酵,張開嘴巴就能聞到臭味。
那麼寶寶的嘴巴總是臭臭的,多半是積食了,家長要注意。
2、寶寶顯得沒食欲
當給寶寶吃輔食時,寶寶做出不高興不想吃的表情和舉動,就算是寶寶平常愛吃的擺在面前,也不感興趣,說明寶寶很沒食欲。
一般這種情況,多半是積食了,家長別再硬喂。
3、寶寶出現只有手心和腳心熱的情況
有時候你會發現寶寶渾身上下體溫正常,只有手心和腳心滾燙的情況,不要誤認為是發燒感冒了。一般是寶寶積食了,家長別大意搞錯了。
為避免產生積食,寶寶的每餐都要以清淡為主,還要吃易消化的食物,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如果寶寶一旦積食了,家長一定不要強迫寶寶再吃東西,并且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生的建議吃一些健脾開胃的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