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過一個短視訊,搞笑中帶著心酸,我想經歷過婚姻的女性都能明白。
視訊中的女孩面帶微笑說:「結婚還是有好處的,結婚可以——可以……」
吱唔好幾分鐘,女孩并沒有說出來結婚的好處。有網友評論說:婚姻和孩子帶給女人的 只有貧窮和勞累 ,所以,越來越多的女孩不愿意結婚、生孩子了。
每一個媽媽都是偉大的,母愛也是最無私的。可是,當你在母愛泛濫,卻迷失了自己的時候,對孩子卻不一定是最好的。
那些窮養自己的媽媽,永遠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曉敏是一個來自普通家庭的女孩子,可她媽媽卻一直都相信女兒應該富養,所以她一直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媽媽給她買最好的鋼琴, 上最貴的鋼琴課。 媽媽自己的一件睡衣都穿十多年,卻給她買名牌包,自己上班永遠背著一個舊布包。
媽媽給了曉敏全部的愛,但是,她長大了卻并不幸福。曉敏去了很遠很遠的地方上大學,畢業就在那里上班,也不愿意談戀愛,更是非常 排斥婚姻 的。
有人問她:「你是獨生女,為什麼選擇到這麼遠的地方,不會想念爸爸媽媽嗎?」
曉敏說:「在別人的眼里,我的爸爸媽媽都很愛我。但是,一個不懂得愛自己的女人,是不會懂得愛別人的。我永遠忘不了,陽台上曬著的,媽媽已經破洞的內衣,也忘不了 她總是自己吃剩菜剩飯 ,哪怕我拿開,她還是會端回來。」
曉敏媽媽對自己很苛刻,所以曉敏每天都不快樂,我希望每天都能 看見爸爸媽媽的笑臉 ,而不是他們省吃儉用買下來的禮物和衣服。
他們總是說,生活就是為了孩子,但是,他們為了孩子努力工作,為了孩子省吃儉用,換來的是壓抑的情緒,把這些負面能量作為激勵孩子進步的力量,給孩子造成的心理陰影是很嚴重的。
沒有人喜歡在一個 壓抑的家庭環境 里生活,雖然每天都有美味佳肴和漂亮的新衣服,媽媽犧牲自己的生活而全力對孩子好,給孩子的壓力,會讓感覺不到幸福,而有可能因為達不到父母期望的樣子而感到內疚、自責。
媽媽不愛自己,孩子可能也不會愛你
有一部電影叫 《印式英語》 ,雖然是一部家庭喜劇片,但是卻深深地戳痛了媽媽們,深刻明白「不愛自己」的后果,反而 治愈了自己 ,不會再想做辛勤卻惹人嫌的怨婦了。
女主人公叫做莎希,有一個別人看起來很幸福的家庭。丈夫事業有成,女兒聰明可愛,她是一個勤勤懇懇的全職媽媽。
女兒的家長會,本來是爸爸參加,但是,爸爸因為工作的原因不能到場,莎希想要去參加女兒的家長會。女兒說, 不如直接跟老師請假 ,說爸爸媽媽都沒有時間就好。
原來,女兒是嫌棄媽媽上不了台面,媽媽不會說英語,和老師的溝通交流都很困難,女兒對媽媽的嫌棄根本都不會掩飾,寫滿了小臉。
我們深深愛著的孩子 可能會不那麼愛你 ,他會嫌棄你的衣服不夠時尚,不讓你去接他放學,也有可能嫌棄你的職業不夠體面,不愿意向同學介紹你,還有可能埋怨你沒有本事,不能帶給他想要的生活。
那麼既然這樣,還不如好好愛自己,老公和孩子靠邊站,這樣才能得到他們的尊重。
幸福快樂的媽媽,才能培養出來快樂的孩子
媽媽自從有了孩子,就會失去很多東西,但是,我們首先是自己,然后才是一個媽媽,照顧好你自己,才能陪伴好孩子。所以,如何在家庭、婚姻中讓自己幸福,比無私奉獻更重要。
①有好情緒才有好媽媽
一個好媽媽,首先要學會驅趕自己的焦慮情緒,不要讓它影響到自己的家人和孩子。
如果你帶孩子很累了,就把孩子交給家人,給自己放一天假,和閨蜜聚個餐,逛逛街,放松一下緊繃的神經,你的身心愉快讓家庭里充滿了快樂的氛圍。
②不要試圖做完美主義者
很多媽媽和孩子關系的惡化,都是從對孩子的教育開始的,我們要求孩子學習成績一定要好,最好有一兩種可以拿得出手的興趣愛好,最好還長得英俊漂亮,我們自己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卻總想著培養一個完美的孩子,做不到的話就會覺得自己的辛苦都白費了,孩子真是不爭氣。
人無完人,我們不要把自己變成一個完美主義者,把孩子的空間和時間壓榨得所剩無幾。
親子關系緊張讓孩子變得叛逆,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孩子有成長的空間,才有發展的機會。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媽媽要給他們做自己的權利。
父母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先自己去努力奮斗一把,多把時間放在自己身上,也許會收獲意想不到的驚喜。
奉勸所有的媽媽一句,我們先要學會愛自己,孩子和家人才會愛你,我們不斷提升自己,孩子才會尊重和愛戴你,照顧好自己,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良好的情緒,才能有一個幸福的家。
互動話題 :你是什麼樣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