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在很多家長的觀念里,孩子上課愛舉手是好事,說明孩子膽子大,勇于表達,多鍛煉表達能力。上課認真聽講了,有不懂的立馬向老師尋求幫助,這樣對孩子的成績提升有好處。還有,老師都比較喜歡上課積極發言的學生,孩子上課多舉手,可以吸引老師的注意,在老師面前多刷存在感。
我身邊很多朋友都是這樣的教育理念。教育孩子時,總會反復叮囑,上課要積極發言,遇到不懂的要勇于向老師請教。這樣的教育沒有錯。

但前一段時間我和姑媽聊天,姑媽是一位有著二十多年教學經驗的小學班主任。聊到孩子舉手這個話題,她說孩子上課積極發言是好事,但對有些孩子來說,真不是啥好事。孩子上課愛舉手真不是啥好事,資深班主任給出的理由,讓人信服。
有些愛舉手的孩子,并不是真的為了回答問題,而是為了引起老師和全班同學的注意
據姑媽所說,有些孩子上課愛舉手,并不是真心想回答問題。就是抱著一種搗亂還有引起大家注意的心理。

有些學生可能就沒認真聽老師講課,也不知道老師提問的問題,但知道一聽到老師說哪位學生愿意舉手回答一下,立馬就舉手了,然后被老師叫起來后,要不就說不知道,要不就扯一些別的,或者故意說一些搞笑的,讓全班同學哄堂大笑,孩子自己也很高興。
說實話,這樣的學生確實可以調動活躍班級氣氛。但是這樣的學生往往也打亂老師的課堂節奏,破壞其他學生的專注力和注意力,對其他孩子影響不好。最重要的是這樣的孩子,虛榮心比較強,過于自我,比較愛表現。
有些愛舉手的孩子,沒有過自己的思考,就是一種依賴心理
對于那些在課堂上認真聽老師講課,跟著老師的節奏和思路走,遇到新的難的知識點,自己思考后還是不理解的,積極舉手向老師提問的學生,老師是很喜歡的,這樣的學生未來也不會太差。
但有些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也不自己動腦,對所學的知識有所吸收和消化,把問老師當成一種心理依靠。所以你會發現這樣的學生,一堂課上不停的舉手,但是問的問題毫無質量,,要不就是老師剛剛講過的,要不就是老師重復講了好多遍,他一遍遍問,老師一遍遍講,到下次同樣的問題他還是不會,還是舉手問老師同樣的問題。

這種學生看似很努力,但學習成績一般也不怎麼好。因為這樣的學生沒有自己的思考,都是被動學習,永遠想著讓別人幫著解決問題,而不是自己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對孩子來說,低質量的舉手,不如高質量的思考,這是家長應該告訴孩子的。當然老師也應該根據孩子的特性,正確引導孩子。
【話題討論:你家孩子愛舉手回答問題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咨詢師。懂養育懂心理,也關注寶媽自我成長和家庭經營,力當媽媽們的貼心人。
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發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里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