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2年基礎教育縮至10年,家長不怒反笑,阮代表用6個字「贏麻了」

12年基礎教育縮至10年,家長不怒反笑,阮代表用6個字「贏麻了」
2023/03/08
2023/03/08

基礎教育學制,于近些年成為家長們關心的熱議話題,各大代表也對此紛紛提出了自己建設性意見, 最常被提起的,就是把6+3+3學制改為5+2+2學制。

這一提議毫無疑問, 遭到了家長們的強烈抵制,甚至有家長認為:提出這種教育建議的代表,不是自己沒上過學,就是家里連需要上學的孩子都沒有!否則不會提出這種毫無意義,還會惡化影響的教育建議。

而同樣是縮短學制, 阮詩瑋代表將12年基礎教育縮短為10年,就獲得了家長的一致好評,相比522學制遭眾嘲,阮代表贏得家長青睞的原因,并不在于這一年的時間差異。

12年基礎教育縮至10年,家長不怒反笑,阮代表用6個字「贏麻了」

談及阮代表縮短學制為10年的提議,為何如此成功,就不得不說, 之前幾位代表關于「5+2+2」學制的提議為何被批「不著邊際」。

首先, 縮短學制的出發點是好的,在人口負增長的當下,又逢中考分流政策「五五開」,雙重干預帶來的問題日益顯露,為緩解局勢,縮短教育的時間成本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縮短教育時間成本, 學生就能更早進入大學,更早畢業,幫助家長承擔更多的壓力,同時也能緩解就業市場的壓力。

但原本6+3+3的12年學制一旦縮短為9年學制, 意味著無論小學還是初高中,都要壓縮一年時間。

多數家長認為:這項提議的出現, 比過家家還顯得可笑。每個年級部都縮短一年,是為了公平起見嗎?

小學縮短年限就算了,國中學業壓力已經開始增大, 而到了高中,學生都感到時間不夠,還縮短學制,不是把學生逼上絕路嗎?

除非在縮短學制的同時 ,刪除教材內容,但這顯然不夠現實,因此,522學制一直被家長當成笑話。

不過這項提議并非如家長所想一樣,是代表不切實際的想法, 從12年縮至9年,代表的初衷,有一部分是希望通過縮短學制的方式,將高中也納入義務教育的范疇中去。

但最容易得民心的理由沒體現,反而遭到了嫌棄,有點得不償失了。與之不同的是, 阮代表注意到了縮短學制問題的幾點關鍵所在:

阮代表的提議不僅能博得家長的支持,還具備很強的實踐意義

通過家長對小學縮短至5年來看, 家長對縮短學制本身并無異議,而意見最大的關鍵在于,縮短高中學制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太多的負擔和壓力。

與此同時, 家長對高中階段納入義務教育,有很高的期待,既如此,不如兩全其美,實現家長對教育改革的全部期許。

阮代表提議: 將教育學制從「6+3+3」縮減為「5+2+3」,同時,將基礎教育由9年增加為10年,也就是說,把中小學全部納入義務教育的范疇。

與此同時,阮代表還對中考分流政策提出了新的建議 :取消中考的普高和職高分流,多數國中生畢業后直接進入普高學習,形成由小學、到國中、再到高中的一線貫通式的教學體系。

這兩點提議,充分展示了阮代表對家長呼聲的關注和支持, 僅僅「納入義務教育」六個字,就已經走進家長的心坎里去,取消分流的提議,更是讓家長贊許不已。

除此之外,阮代表還提出:對基礎教育階段的課程結構進行合理調整, 將基礎教育階段,部分深度較大的學習內容移入高等教育階段。

筆者推測,針對的應該是 初高中的數學和高中的全部理科課程中,比較上難度的學習內容。

此外, 壓縮外語學科的課時安排,增加「邏輯學、哲學、信息技術」等內容的學習,同時將中等職業教育中的通識課程,加入到義務教育中去,為今后培養更具備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做鋪墊。

寫在最后:

以及, 探索更高層次的職業教育,淡化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明顯差異,鼓勵高校向社會層面開設職業技能型專業,普及高等職業教育,將有效解決高層次的技術人才,缺乏實現高水平職業技能教育途徑的問題。

阮代表出生于1960年,不僅是主任醫師和教授,還是在職研究生學歷,通過阮代表的幾項提議可以看出: 阮代表不僅關注教育問題,而且對建議的提出,是經過深思熟慮和實際考察的。

這些提議雖能博得家長的支持和歡心, 但卻不是缺乏實踐性的天馬行空,比如縮短學制的同時,把高難度的學習內容移入高等教育,同時縮短英語學科的課時,就能保證在縮短學制的同時,不會給學生增加更多的壓力。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