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開學第二周,女兒身上的磨蹭被我治好了,這幾個經驗分享給大家

開學第二周,女兒身上的磨蹭被我治好了,這幾個經驗分享給大家
2023/02/17
2023/02/17

文/蘭媽談育兒

孩子拖延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們太過迷茫、缺乏努力的方向感,如果對未來的愿景模糊不清又怎會有前進的動力呢?

情況描述:

磨蹭女兒終于開學了

本以為到了學校去上學后,我再也不用為了女兒的拖拉、磨蹭而加速衰老

事實證明,這是一個天真的想法

中午放學,只有一小時半的活動時間

回家后那 細嚼慢咽的吃飯模樣,簡直可以和隔壁老奶奶PK了

等到時間從指尖滑走,眼瞅著都快要到上學時間了,她還沒有開始寫中午作業

催促一番之后,先是削完鉛筆、摳了摳手,再去洗洗手,然后才開始提筆寫作業

可時間到這里,只能用「糟糕」來形容

因為,已經到背書包上學的時間點了,可作業還沒寫幾個字

于是,我 氣沖沖地趕鴨子上架說「別寫了,到學校讓老師催去吧」

事實證明,我還是錯了

女兒因為作業完成效率太慢,下午就接到老師的電話采訪

盡管老師一直在用客觀的語氣溝通,但女兒身上的 磨蹭確實是進步路上的最大絆腳石

原因分析:

意識到催促無法解決女兒身上的磨蹭之后,我開始試著 調整方案-深入了解

那天,女兒上完延時課放學已經是 傍晚18:10分了

她依舊如往常一樣 慢悠悠地放下書包,然后再找一些 無關緊要的事情左摸摸、右捏捏

看到這里,我并沒有多說話、也抑制著情緒

因為我知道,即便是 嘮叨批評、催促說教了,結果也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與其如此倒不如放下心中不滿,用平淡的視角去看待已經發生的事情

我告訴女兒「你老師下午給我打電話了」

女兒 摳摳手指說「我知道,那個時候我就在老師旁邊」

女兒說這話的時候,眼神閃過一絲害怕,身體也不由地朝另一邊偏

那一刻,我的心被「狠狠」地刺了一下,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女兒竟對我有如此防備

痛定思痛之后,我決定跟女兒鄭重道歉,而女兒聽到我的道歉后,眼神也從害怕轉移至驚訝

我知道,這個表情轉變就是我和她重新認識的一次機會

于是,我覺得乘勝追擊

我向女兒透露說:

「媽媽一點也不怪你,因為俺小時候就是這樣,磨蹭起來比你還嚴重,你外婆那個時候經常抄起掃帚追我打」

女兒聽到這里 哈哈大笑,也慢慢分享出她的 磨蹭隱情

原來,去年一整個學期女兒經常被老師吐槽說「寫字太急」,看著其他同學因為 字跡工整被老師夸獎,女兒心里羨慕極了

可是,想要寫字 一筆一畫地注重字跡美觀,完成作業的效率就會降低

字寫得差、完成作業的效率又降低,在這種 急促而緊張氣氛里,女兒開始自卑、焦慮、甚至排斥動筆寫字

而了解到磨蹭背后 隱藏的這份隱情后,我似乎開始慢慢 理解女兒的磨蹭了

這是來自情緒上的焦慮不安,也是學習上遇到的挫折困難

應對技巧:

01

走進孩子的情緒

在我看來,親子大戰之所以 一觸即發,很多原因是在于我們沒有走進孩子的情緒

就比如說,女兒寫作業之前總是喜歡「找借口」,一會吃點零食、一會上個廁所

在家長看來,也許就是孩子不想寫作業下的 故意找借口、拖拉磨蹭

其實,孩子為什麼不想寫作業呢?寫作業前的「找借口」,也許就是在于緩解自身的緊張情緒

女兒因為 字跡潦草被老師點名,這件事情給她帶來了很大的心理壓力,寫作業之前也總是擔心「下筆」就會成為 畫符念咒

這份心理活動看起來是為了磨蹭「 找借口」,其實也是遇到挫折時的 逃避心理

為了幫助女兒更好地走出因焦慮而磨蹭的困境,我所運用的第一個應對技巧,就是試著走進孩子的情緒

這個方法也讓之前很多解決不了的問題,慢慢被解決了

首先,站在女兒的角度去看待「想要寫好字、又擔心時間效率低」的問題

其次,用「深呼吸」、「字跡贊美」方法幫助女兒調節情緒,狀態慢慢回歸

最后,女兒寫作業時在一旁安靜閱讀、碼字工作,起到良好自律激勵效果

經過這三個技巧的慢慢調節,我發現女兒寫作業的狀態逐漸 平穩而輕松,每天完成作業的效率比平時高很多,晚上也有了更多時間聊聊天、分享學校發生的一些事情

而隨著母女關系的慢慢緩和,我也意識到一個道理:

教育就是一個互相了解的過程,走進孩子的情緒才能看到他們眼中的世界

02

了解孩子的節奏

女兒的性格比較內斂,在陌生環境的適應、新知識接受方面都比較緩慢

是屬于典型的「 慢節奏」學習狀態

起初,我也經常會因為這個問題去嘮叨女兒

可自從了解磨蹭背后的 情緒隱情后,我決定要完全丟掉以前那套催促、啰嗦和抱怨

舉個例子

女兒每天早上起床都有一小段「起床氣」,穿個衣服那幾乎就是 連踹帶踢,而我每次一看到這個動作都恨得 牙牙癢

于是,好幾個清晨的起床狀態就是 母女爭斗的開始

尤其是看到女兒那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我總是喜歡用xx孩子的優秀去激勵女兒,可激勵沒起到效果,反而 毫無預兆地捅開了女兒那叛逆的「馬蜂窩」

接下來,就是我嘮叨幾句,女兒又是哭、又是鬧地頂嘴不休

明明可以10分鐘搞定的事,偏偏要磨蹭、生氣到快要遲到才肯罷休,那段時間我也常常因為這個問題而氣到失眠

經此一事后,我體驗到了「叛逆心理」的威力

而女兒的這次 情緒隱情更是讓我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每個孩子的 成長節奏都是不同的

你越是拿孩子跟 優秀者對比,孩子越是產生落差、和自卑感,甚至還因此 一蹶不振、失去上進的積極性

了解女兒的成長特點后,我安慰自己「孩子只不過是「慢」一些,又不是犯下了什麼滔天錯誤」

從那以后,我開始按照女兒的節奏去看待成長

比如,早上起床穿衣服太慢了,那我就提前至少10分鐘喊起床

又或者,對新知識 接受能力慢了,我也會提前陪著孩子養成 預習新課的好習慣

在慢節奏對應 提前預備的應對措施下,女兒身上的磨蹭、和叛逆行為就得到了有效改善

這件事也告訴我們:

孩子慢節奏不可怕,只要按照自己的節奏去生長,終有一天會長成參天大樹

03

合理安排時間

孩子為什麼總是磨蹭?明明可以很快完成的事情非要一拖再拖

在我看來原因有二:

1、 情緒不穩定

2、 缺乏時間觀

其中,情緒焦慮是屬于內在原因,不容易被家長 理解、察覺,也是比較難教育的一方面

而缺乏時間觀呢,是很多孩子存在的普遍現象,也是每一位家長都需要幫孩子建立的 淺意識

鄰居男孩文文,是一個特別活潑的好動性格

媽媽每次回家都會因為寫作業的問題批評文文,因為小家伙太貪玩了,回家總是忘記寫作業這件事

有一次,媽媽加班回家得比較晚,本以為都深夜了,文文肯定把作業都完成了

不曾想,沒有了媽媽的監督催促,文文根本就記不起來有寫作業這件事

毫無意外,深夜補作業的娃少不了一頓大胖揍

因為太生氣,媽媽還把文文關在房里 閉門思過,本以為孩子能悟出個一二三

沒想到,文文被「放」出來后還頂嘴說:「那些作業比較簡單,我幾分鐘就能做完,就是不小心多看了一會電視,怎麼了」

這番話當時就讓老母親血壓升高

不過,細細想想也并無道理

生活中哪有幾個天生自覺的孩子?貪玩就是小朋友成長的標志

有句話也說得好「無貪玩不童年」,既然孩子貪玩是很正常的事情,那家長就沒必要 談之色變,畢竟孩子本身就沒有做出什麼 不可原諒的大錯

如果說貪玩忘記了時間、或者太沉迷玩樂,這些也只能說缺乏時間觀念,更缺乏家長的引導教育

正是因為深知這個道理,所以面對女兒學習上的 拖拉磨蹭,我覺得 當務之急就是注重健康情緒、和時間觀培養

健康情緒方面我用的是以上兩個方法,初步效果不錯

時間觀念方面,除了要按照孩子的節奏去 慢慢成長之外, 勞逸結合的合理時間安排也特別重要

比如,女兒平時需要1小時完成的作業量,我會幫她制作一份時間計劃表,分為上、中、下三個部分

其中:

「上」為作業前的預熱準備:可以喝點奶、吃些零食、上好廁所

「中」為寫作業的需求準備:削好鉛筆、準備好教材、書本

「下」正式寫作業時間規劃:定好一個鬧鐘,知道自己完成某項作業的時長

在計劃時間、認識時間里,我發現女兒做事情越來越井井有條

這便是時間觀的力量!

04

學會正向溝通

想要根治孩子身上的磨蹭,除了走進孩子的情緒、了解孩子的節奏、合理安排時間之外

學會正向溝通也是很有必要的

很多孩子明明可以很快就能寫作業,也能很好地把某件事情做好,但家長的不恰當溝通、不適時參與,都是很容易激發孩子潛意識里的反抗行為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故事

有個4歲小男孩,他的媽媽每天叮囑「千萬別去十字路口玩,太危險了」

男孩每次聽后也認真地點點頭

可是,媽媽發現男孩每天都跑到十字路口去玩

終于,媽媽 忍無可忍地說:「你怎麼回事,都跟你說了不要去十字路口玩,你怎麼就是不聽」

男孩 嚇得一驚,哭中帶著倔強說「我沒有去十字路口玩,到底什麼是十字路口呀」

那一瞬間,媽媽突然就明白了,原來她一直在用無效的溝通方式跟孩子交流

小朋友如此、大朋友也是如此

如果我們一直用和孩子聽不懂、或者批評打壓的方式與其溝通,孩子自然會 反抗意識強烈

尤其是對于磨蹭孩子的教育方法,一定要注重 正向溝通交流

再舉個例子,女兒磨蹭之外還有些「空有夢想」性格

合理規劃時間方面可能有十幾個完美計劃,可是等到真正實施時,就有些「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了

為了徹底改善這種 磨蹭、懶散習慣,我采用的是「你幫我助」方式,也就是和孩子成為彼此的所需

比如,女兒回家總是喜歡「找借口」,或者直接遺忘寫作業這件事,我會把碼字工作帶回家完成

回家后,還特意求助說:「寶貝,媽媽記性太差,你寫作業的時候記得叫我碼字哦,我的時間觀全靠你來提醒了」

這份 求助式正向溝通,所帶來的 治愈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大概從第二個星期開始,她身上的磨蹭就慢慢被治好了

從拖拉、磨蹭到被老師打電話,再到慢慢改掉磨蹭這個習慣,這是一個需要跟孩子建立共情的階段

學會走進孩子的情緒、了解成長節奏、合理安排時間,再到和孩子正向溝通,孩子的改變都是從 一點一滴中慢慢體現出來的

換句話來說,只要你有靜待花開的耐心,孩子就有改掉磨蹭拖拉的方向感

那麼,關于孩子磨蹭拖拉這件事情大家還有哪些不同的想法與建議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