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媽媽你第一個來接我?」 幼兒園第一個被接走的孩子有多幸運?

「媽媽你第一個來接我?」 幼兒園第一個被接走的孩子有多幸運?
2023/05/08
2023/05/08

「媽媽,我不要奶奶接我放學,我要媽媽接我放學。」

「奶奶,你明天必須第一個來接我。你不第一個接我,我就不高興。」

「媽媽,你明天和奶奶第一個來接我好不好?」

開學兩個月了,我家正在 上小班的可可 ,早上依舊是 哭鬧不愿意上幼兒園 ,每天都想讓我給她請假。這一波最近剛剛適應,最近又出幺蛾子, 那就是關于誰去接她放學。

可可一般是由我早上送到幼兒園,晚上奶奶接回來。但是她更喜歡我去接她,可是我太忙, 實在沒時間按時按點去接她 ,偶爾有幾次我抽空去接她,肉眼可見她的確開心不少 ,站在那里就差跳起來了。

後來因為忙碌這件事就交給婆婆了,但是接送幾天后她就對奶奶提出了新要求, 「你必須第一個來接我!」

要知道我們這邊公立學校門口,排著一大堆 退休的老爺爺老奶奶,5點接孩子, 他們3點半已經在那里等,幾乎是風雨無阻。年輕人哪有時間跟老頭老太太拼時間精力。于是在可可的要求下, 奶奶只能早早排隊去接她。

以前看到小孩子這種看似無理的要求,我覺得不可思議,現在我家孩子上了幼兒園, 我才真正體會到孩子的不容易。

孩子為啥對「第一個」和「早接」這麼期待呢?

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 幼兒園小班和中班 孩子身上。離開媽媽或者家人會有不適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 「分離焦慮」 。雖然幼兒園有老師和小朋友,也有玩具美食,但他們的誘惑力哪有媽媽大呢?

媽媽不在的時候可以忍著,可以憋著,哪怕不開心也要克制自己,靠著「放學可以早點見到媽媽」的信念,他們熬了一天,好不容易等到放學,所有的焦慮不安,都在門口看到媽媽(家人)的那一刻釋放出來。

這時候他要是在學校門口一眼就看到你,你就是救命稻草,所有的委屈和心軟都在那一刻抵消了。 「我的媽媽來接我了!」「我的媽媽第一個來接我了。」「我要趕緊鉆進媽媽的懷抱里。」

前段時間,我婆婆因為家里有事回了趟老家,那一周我接送孩子,每次我排在前幾名的時候可可都非常開心,當老師按照班級家長排隊順序叫名字時,能看到可可的心路變化。從 「羨慕」到「失落」再到「開心」。

心理學家馬斯洛曾說:心理安全感不是實體的房子或簡單的親緣血緣關系,而是一種從恐懼和焦慮中脫離出來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覺。

所以孩子在等待媽媽或者家人接自己的那一刻, 其實是他們找回 歸屬感一種方式。是找回 安全感和踏實感的方式。你要知道如果一個小孩童年總被第一個接走,或者父母總是根據約定等她放學,這種安全感會讓她長大的時候一直覺得 「父母一直都在身邊」。

也有人就說了,有些孩子就是嬌氣, 第幾個接,誰來接有那麼重要嗎?有些孩子就不管那麼多,照樣很開心。

真的是孩子無理取鬧嗎?

答案是 否定的

有些孩子經常被晚接,其實他們看著大大咧咧不在意,但是當其他小朋友被開開心心接走時,他的眼神和表情是失落的,有些孩子注意力轉移得快,但并不等于他們沒感受到傷害。

而且國外一項調查發現: 那些經常被最早接走的孩子,往往比其他孩子更加自信;相反,那些最后被接走的孩子,他們往往比較內向,甚至有些自卑。

很多父母說了,我工作忙真的沒時間天天那麼早排隊去接孩子,是的現在年輕人壓力大,幾乎都是爭分奪秒的。 但我們可以跟孩子 約定每周有一次或者每個月有一兩次能早接 孩子也不錯啊。

孩子都是很敏感的,每次看到小伙伴一放學就能撲進親人的懷抱,而自己卻只能慢慢等待,巨大的失落感會淹沒孩子。

拿我家3歲半可可來說,要是我抽時間去接她了, 她那天一路上甚至回家都是很開心的,她覺得這就是愛。

相信隨著她年齡增長認知增加,也會逐漸理解不能早接她的原因。但如果你家孩子也是這樣,不妨在小班的時候盡量早一點去接他。給孩子一個過渡的機會。

用戶評論
相關推薦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