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上流行起了一個新的名詞叫「三年級現象」,很多家長都在網絡上吐槽,自己的孩子在念一二年級的時候,不僅表現得乖巧聽話,每次考試成績也都是在90多分,但是一進入三年級后,就好像換了一個人一樣。
李女士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她的孩子 進入三年級之后,成績就出現了下滑的趨勢 ,對學習的事也沒有像一二年級那樣用心。
有一次單元考試成績居然下滑到了八十幾分, 在班上排倒數幾名 ,這可急壞了李女士,甚至讓她開始懷疑自家孩子是不是在心理上出了什麼問題,才導致了性格和成績出現了劇烈的變化。
可怕的「三年級現象」,你家孩子中了招嗎?
其實這種現象并不是個例,也不是最近幾年才出現的,早在之前,就有老師發現了班級中的孩子在三年級的時候,會出現成績分化的情況,為此,他做了不少的調查,總結出了以下幾點導致「三年級現象」的原因。
原因一:所學知識變難,學生產生了畏難心理
在孩子進入三年級的時候,其實算得上是孩子學習生涯當中的第一個分水點,在三年級所學的知識知識,相較于一二年級而言,難度會有很大的提升。
就拿語文這門學科而言,會嘗試開始讓 學生寫作文 ,不再像是一二年級那樣寫幾個簡單的句子。
而相較于 數學這門學科而言,難度提升則更為明顯 ,不再像是以前那樣簡單的加減乘除法,而是需要學生擁有一定的 抽象思維能力,才能夠將題做出來。
這個時候很多學生發現花從前一樣的時間學習三年級的內容,很難理解透,學習起來也更加的吃力,考試成績也不像以前那樣理想。
也就因此產生了畏難心理,不再像以前那樣積極學習,從而導致成績出現了下滑。
原因二:學習態度發生了變化
在一二年級的時候,由于孩子剛剛進入小學學習,對不熟悉的環境會有畏懼心理,不敢再像幼兒園那樣肆意玩耍。
因此在學習態度上也比較端正,老師在課堂上講課,學生在台下也都在認真聽講。回到家后,也會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隨著時間的推移, 學生熟悉了學校的環境后 ,這種畏懼心理就會消失。很多孩子 在學習上就沒有以前那麼認真了。
雖然剛開始的時候課程難度并不高,但這種吊兒郎當的學習方式,并不能看出太大的差距,但是一旦進入了三年級,各科的知識難度提升后,就能明顯看出差距了。
原因三:家長疏于管理
很多家長在孩子剛進入小學的時候,孩子的學習教育是非常上心的。有些家長在孩子每天放學后,都會守在孩子旁邊監督孩子完成作業,甚至有些家長還會親自上陣手把手地教學,這種「無微不至」的教育方法,孩子的學習成績自然不會差。
隨著孩子每次考試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很多家長也就開始疏于管理了,認為不再需要自己操心了,孩子自己就能夠學好。
但由于之前家長將孩子管得很嚴,突然就放松了管理,很多 孩子獲得了「自由」后 ,就慢慢開始變得越來越貪玩, 對于學習上的事也就越來越敷衍了事。
如何打破「三年級現象」的魔咒?做到這幾點,避免成績下滑
①與其嚴加管教,不如培養習慣
大多數家長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將孩子交給爺爺奶奶管,平時沒有將孩子的學習放在心上。
另外一類,則屬于虎爸虎媽的類型,對于孩子管教非常嚴格,恨不得把自己每天的所有時間都用在孩子身上。
但其實這樣的教育方式是有問題的,長時間的嚴格管理不利于孩子的身心發展,甚至有可能會讓孩子出現心理疾病。
家長 在小學低年級這個階段,最應當注重的就是對孩子習慣的培養 ,在這個階段的孩子,培養了良好的習慣后,不僅有利于當前的學習生活,在今后的發展也是大有益處的。
家長應該從小事著手,除了要培養孩子 每天預習、復習的習慣 ,還應當注重孩子學習中的細節,比如卷面、寫字、筆記等。
②關注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
不少家長對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都不清楚,除非老師主動來聯系自己,平時基本上都不怎麼聯系老師獲取孩子在學校的情況。
要知道一個班上的學生有幾十人,如果家長不自己主動聯系老師了解孩子的情況,老師是沒有這麼多精力去聯系每個孩子的家長的。
家長應當每過一段時間就向老師咨詢一下,自己的孩子這段時間在學校表現得怎麼樣。
比如上課有沒有積極回答問題、是否聽老師的話、作業有沒有按時按量地完成等。
只有在了解了這些情況后,家長才能做出相應的措施,保障孩子的學習成績不下滑。
③注重各個學科的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 對于整個小學階段的學習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很大程度的 決定了孩子的學習效率 。
有些孩子在學習上完全靠死記硬背,這樣的學習方式在短時間來講不會出現什麼問題,但隨著課程難度的增加, 學起來就會越來越吃力 ,付出的時間和收獲完全不成正比。
家長在小學階段,應當注重孩子在各科的學習方法,語文的重點就是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而數學的重點則是要培養孩子的理科思維能力,英語則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從聽力和閱讀入手,逐步提高英語能力。
除了做好以上幾點之外,想讓孩子平穩度過三年級,并且成績更上一個台階的話,還需要做到更多。
比如孩子進入三年級后, 學業更重了 ,家長要幫助孩子改掉拖拉磨蹭的習慣,教會孩子高效的學習方法,否則會給孩子學習拖后腿。
再比如,三年級的 學業難度增加 ,孩子會失去信心,家長要學會幫孩子找到問題的癥結,然后引導孩子找到解決辦法,讓孩子愛上學習。
又比如,三年級孩子可能會出現 偏科問題 ,導致學習成績下降,最后放棄學習,家長要找到孩子偏科的原因,才能解決掉孩子的困擾。
三年級可以說是孩子學業的一個轉折點,到了五六年級,國中,孩子的學業壓力將會更大,所以,從孩子小學開始,家長就應該給予孩子正確的教育引導。
而這本《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就是家長的「好幫手」,能夠給小學生家長,提供靠譜實用的教育方案,幫助家長更好的教育孩子。
這本書講解的非常細致, 從小學1-6年段的所有能容都有講解 ,而且按照年級劃分時間段,讓家長知道哪個時間該抓哪個重點。
比如翻開三年級這個章節,首先是讓父母大致了解三年級孩子的身心特點,以及種種可能出現的情況。
其次,再針對一些大多數孩子容易出現的問題, 針對性的提出教養方法 ,讓父母懂得該如何指導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讓孩子成為最優秀的小學生。
最后,為了讓家長更好的 將書中的理論知識落到實處,書本還列舉了很多案例,提供了大量實用性建議 ,在培養孩子方面能給予父母最大的助力。
如果你家也有小學生的話,建議你讀一讀這本書,規劃好孩子小學六年的學習生活,為孩子的成長打好基礎。
結語
「三年級現象」是很多孩子都會遇到的,家長應當引起重視,積極應對,避免孩子出現成績下滑的情況。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