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得飛快,又是一年春節即將來到,也許妳會慌神,仿佛不敢置信這時間的流逝不著痕跡。
也許看著眼前稚嫩臉龐的孩子,妳才會意識到:是的!新的一年,意味著小小的TA又長大了一歲。
新的一年,新的期許,每每到了節日期間,我們總希望可以通過給孩子準備一些小禮物,激發孩子的節日儀式感和歡喜心情,這是好事兒!
但是妳知道麼?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TA最希望爸爸媽媽能給足他這4樣東西,不需要物質加持,不需要金錢換取。
這個春節假期,讓我們一起來探尋孩子們內心最真實的渴望吧~
陪 伴
什麼「奧特曼」,什麼「芭比娃娃」,在孩子心里,它們遠遠比不上父母的一小時全情陪伴。
回想到以前4歲女兒對我說的一句話:
也正是女兒的這句話,令我瞬間破防! 原來,我們便是孩子眼中的全世界。
孩子的成長不是電視劇,妳錯過了他1歲時的精彩,便不會再有重播。
童年只有一次,父母的愛與陪伴更是不可缺席。
我們都不是天生懂得如何做一個好父母,但我們可以用心制造更多的美好經歷來陪孩子一起長大,父母的愛和陪伴將是每個孩子人生中一筆寶貴的財富。
新的一年,盡量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吧,給他們最好的陪伴,讓他們擁有幸福綿長的成長力量。
耐 心
在和孩子重復1遍、2遍、3遍后便開始逐漸失去耐心,忍不住自己情緒的父母,舉舉手!
對于父母來說,工作、生活也許會壓得妳喘不過氣來,可能我們往往在外人面前習慣隱藏自己的情緒, 而回到家后,我們卻將自己包裹不住的情緒丟給了眼里心里只有妳的孩子。
要知道,孩子的調皮搗蛋不聽話都是他這個年紀賦予他的特性,且一個階段有一個階段的難帶,這點毋庸置疑。
換個角度想,這不就是成長嗎? 妳不可能要求一個三四歲的孩子形如松、坐如鐘,也更不能指望一個三四歲的孩子能事事按照妳的意愿來。
妳的情緒上頭并不能令孩子立馬收起調皮不聽話,只會孩子帶來巨大壓力,扼殺他們的成長自信,拉遠親子間的和諧。
所以,請不要對妳最愛的孩子吝嗇妳的耐心,收起暴躁情緒,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掌 控 感
孩子雖然年齡小,但不代表我們事事都要替他們做決定。
人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孩子有自己的思維、想法和行為,有權利、也有必要為自己的事情做選擇和決定。
當然,是在我們父母的 「風險承受范圍內」。
大量的研究也證明:當孩子有控制權時,他的愉悅情緒和行動會增加。反之,當孩子作為家長「命令」的執行者時,長期的被動驅使讓他們在長大后面對困難和抉擇時,會產生大量的無助感和負面情緒。
所以,平時不如交給孩子一些掌控感,在能力范圍內自己做決定,比如: 都交給孩子自己做主。
不要覺得這都是些芝麻綠豆大的小事兒能有什麼用? 做決定的事情不分大小,只要是孩子自己做決定的,都會對他們產生積極的影響。
當孩子感受到,我在為自己做決定,并且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時,孩子會對自己的事情擁有掌控感。
當行動與結果產生了關聯,孩子就會變得主動積極,更加激發他們的自驅力。
平 等
從大人的角度看孩子的問題是我們習以為常的方式,那妳有沒有嘗試過從孩子的角度看孩子的問題?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平等對待孩子,給予他們無限的愛。」 不同的視角,妳眼前看到的事物也是不一樣的。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德華·桑代克曾說——
當妳的孩子叛逆、哭鬧、不聽話時,與其責怪他停止哭泣,不如蹲下并保持和孩子一樣的高度。
蹲下來說話是一種平等交流的態度。當妳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時,孩子看到的不再是抬頭看父母,他們變得和自己一樣高,就像和自己聊天的小伙伴一樣,縮短了溝通的距離,溝通是無形的。成本降低。
但可不要敷衍哦!孩子雖然年紀小,但對大人的情緒非常敏感。既然妳選擇蹲下來和孩子交流,就得 保持真誠、尊重、平等。
當妳面對孩子的時候,妳會覺得和孩子的交流是那麼的高效、有趣、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