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棉媽媽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愿意結婚了,但其實每個人女人心里都有一個關于婚禮、婚姻的夢,都希望自己能夠像個公主一樣出嫁。
有個朋友直到現在依然單身,我問朋友:你是一直都沒有結婚的想法嗎?
朋友說:也不是啊,我不是排斥結婚這件事的,只是一直遇不到合適的人。
的確如此,老人經常說出嫁對于女人而言就是二次投胎。
以前只覺得這樣的話也太夸張了吧,尤其是現在的女性,又獨立又颯,不合適了大不了失婚一走了之,自己也可以過得很好。
但是一旦步入婚姻的殿堂,尤其是生娃之后你就會明白:對于女人來說,內心的牽絆太多了。
所以你會看到有的女人結婚前陽光明媚,性格開朗,結婚后整個人卻變得暮氣沉沉。
所以,其實好的婚姻跟學歷、家境、能力似乎都沒有太大的關系,經營好婚姻真的是一門學問,不是你人好、錢多、學歷高就能得到幸福的。
有這樣三種好女人,人很好,卻很難得到老公的疼愛,希望你不在其中!
01/過度犧牲自我
女人生孩子之后,生命里似乎就只有孩子和老公了,完全失去了自我,經常為這個家庭無限付出、無限犧牲。
有個朋友,結婚前在一家國企建筑公司工作,工作穩定,薪水也不低,結婚后為了遷就老公的工作就沖動辭職了,跟隨老公到了另外一個城市。
現在孩子上小學了,朋友還在家圍著孩子轉,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也沒有社保。
每次提起這件事,朋友都后悔萬分:當初真不應該沖動辭職,最起碼也應該先找好工作再說,過完年我都四十了,以后估計也沒什麼機會工作了,一輩子也只能這樣了!
因為錯失了大好的工作和前途,朋友也常常因此跟老公爭吵,一開始老公還覺得內心歉疚,但時間長了就會覺得很煩:我工作養你多好,也不用你出去上班了,別人都羨慕不來,你還跟我鬧!
所以永遠不要高估人性,哪怕對自己要是一樣,當初犧牲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很偉大,但時間久了都會后悔,更重要的是我們不可能要求別人感激一輩子,更不能拿這件事兒說一輩子。
所以,女性結婚后也要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堅持,不要去過度犧牲,一旦過度犧牲,這個家庭就是失去平衡,自己心里不爽,家人也不會一直感恩。
02/總是為別人著想
兩個人過日子,需要的是互相理解,互相體諒,互相付出。所以一定要說出來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不要總是為對方著想。
在婚姻里,如果女性一直為對方付出,為對方著想,忽略了自己的需求,那麼就會變得被動,漸漸迷失自己。
每個人都是自私的,別說老公了,孩子也是一樣的,假如每次做了好吃的,買了好吃的,你都讓孩子先吃,孩子吃夠了你再吃,偶爾有一次你自己先吃,孩子都會覺得不對勁。
因為孩子已經習慣了自己是家庭的中心,一旦打破這個規則孩子就會不適應。
夫妻間也是如此,遇到大男子主義的老公,如果你總是放低自己的姿態,總是忽略自己的感受,那麼漸漸你就會被忽略了,都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吃,」如果總是對自己的要求閉口不提,那麼別人也會對你不在意。
03/太過勤快
在過去講究「男主外,女主內」,家里的一切都需要女人打理的井井有條。
而現在社會不同,女人既要工作,又要做家務,還要照顧娃。如果女人在一個家里太勤快,什麼事都大包大攬,那麼自己受累不說,還會埋怨老公不幫忙做家務,反過來老公還會覺得你太嘮叨。
有個同事就是這樣的情況,在家什麼都做,有時候我們出去聚餐,都要給老公定好外賣,孩子也都是同事一個人管,老公只管上班掙錢,別的事一概不管。
相比之下另一個朋友就很聰明,她是全職帶娃,每天都會攢一盆尿布等老公下班了洗,并且會不停夸贊老公:老公真好,寶寶你有一個好爸爸呀,爸爸每天給你洗尿布,將來一定要孝順爸爸呀!
朋友說「我自己其實也能洗,但是我得讓老公也參與進來,讓老公知道在家做家務也不容易。
這就是夫妻間相處的智慧吧,相比于那些把家務活都干了、事后又各種抱怨的女人,適當撒個嬌,多夸夸老公,兩個人共同承擔家務這才是過日子的妙招。
你不說,老公以為你什麼都可以做,會覺得你不需要他也行,所以適當時候應該跟老公撒個嬌,讓老公跟你一起分擔家務,這樣自己不會太累,老公跟你一起做家務,心情也會變好。
一分鐘認識我:
我是棉媽,高級家庭親子教育指導師、育兒博主,全網50w+粉絲
15年接觸 自媒體行業,依然在自媒體行業努力著
專注互聯網項目實戰變現
成功通過 自媒體項目創業
如果你也想了解 新媒體, 副業, 自媒體創業,如何寫作......
如果你跟我一樣想做個 會賺錢的全職媽媽
并且通過副業賺到人生中的第一個10W,20W......
如果愿意,你可以關注我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