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探長(共1579字,閱讀約4分鐘)
子隨父姓,是我們自古以來的一種傳統習俗,大家往往也習慣了 孩子隨父姓。

但現時代的女性,維護自己權利的意識越來越高,一些女性會認為, 孩子的姓氏為什麼不可以隨母親的呢?既然提倡男女平等,那麼孩子的姓氏隨誰,也應該家人投票或者是公正公平的來決定才可以。
不過,雖說一個姓氏對孩子的成長并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對于夫妻或者是長輩之間,可能就存在著一些差別了。
有一位二胎媽媽就推文表示,我當初有多堅持讓老二隨我姓,現在就有多后悔。

這位寶媽在生老二之前,心里一直有一個心結,由于自己是獨生女,父母當初總想要一個兒子,可是由于當時的條件,一直沒有達成心愿。
她在生下大兒子之后,并沒有提出孩子姓氏的問題,讓兒子跟著婆家姓,也算是幫婆婆達成「延續香火」的愿望了。
所以,在老二快要到預產期的時候,她表示:「不管是男娃是女娃,孩子都要跟我的姓。」由于她的堅持,婆家并沒有強烈的反對。

然而,孩子出生后,漸漸的,她卻發覺了不對勁。
老大出生的時候,婆婆給了辛苦費而且能看出她的喜悅;但是老二也是個兒子,婆婆卻只是說了一句辛苦了,沒有什麼其他的表示。
生老大的時候,婆婆主動過來伺候月子,并且婆媳關系處理的還算融洽;可是老二出生之后,婆婆卻說自己現在身體不行了,讓孩子姥姥過來照顧吧。
平常兩個孩子在一起玩耍的時候,婆婆更傾向于跟大孫子玩兒,言語之間總是提及:「 我大孫子最懂事,跟我最親。」
有一次老二感冒了,一直咳嗽打噴嚏,不好好睡覺,婆婆有點不耐煩的來了一句: 「趕緊把這小子送他姥姥家去,別把我大孫子傳染了。」

面對婆婆的區別對待,這位寶媽的心中敢怒不敢言,因為婆婆對大孫子那是沒話說,只要是大孫子的事情,婆婆都會來幫忙。
而老二呢,送到姥姥家,雖然隨姥姥家的姓,但是姥姥卻覺得:「畢 竟不是自家孩子,姓氏只是表面,孩子一直在奶奶家住,以后也會跟奶奶親,自己沒必要投入太多的感情和精力。」
經歷了這一切,看到兩個孩子被區別對待,再看看老二從小被冷落,這位寶媽直呼:「我真的后悔,讓老二隨我姓,真是吃大虧了!」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一些傳統觀念也在逐漸被打破。
隨父姓的習慣,在一定程度上也在慢慢改變。

★雖然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隨母姓,但是這種現象,往往帶來了一些弊端。
●孩子隨母姓,可能會導致父母之間的關系緊張。
父母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兩個角色,他們的關系如果出現破裂,會影響到全家人的幸福指數。
如果父親因為孩子隨母姓這件事而感到了不滿意,那麼這種不滿的情緒會難以掩蓋甚至會影響到夫妻以及家人之間的關系。
因此,孩子隨母姓要考慮到父母間的感情因素。

●孩子隨母姓,也可能會影響到孩子本人的心理健康。
在現代社會,男女平等被廣泛提倡,但是仍然存在著一些思想觀念上的保守者。 孩子在學校、社會交往中可能會因此事而遭受到歧視、嘲笑,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會帶來一定的威脅。
我的身邊就有一對兄妹,哥哥隨父姓,妹妹隨母姓,每當別人問到妹妹的名字時,一聽到兩個孩子的姓不一樣,她的父母都要解釋一番。
但是朋友鄰居們在私下聊天的時候,常常懷疑這個妹妹不是親生的,閑言碎語,一傳十十傳百,妹妹的同學們也常常對她嘲諷和冷眼。
雖然自己心里知道事實并非如此,但是在妹妹的心里,多多少少也會有點不舒服。
家長必須要注意的是, 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每個家長都應該關注的問題。

●孩子隨母姓,還可能會造成家庭資源的浪費。
由于孩子隨母姓,孩子的姓氏與父親不同,那麼,對于一些保守者來說,在父親的財產、資源、遺產方面,隨母姓的孩子往往會比較的吃虧,不占優勢。

辣媽語錄:
在這個多元化、包容性的社會中,人們需要在轉變傳統思想的同時,更多地關注到家庭和孩子的幸福感。
因此,在孩子的姓氏選擇上,家長們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合適的選擇做決定。切勿為了自己的面子、自私而影響到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
家長們,你會選擇子隨母姓嗎?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