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旅行風光
育兒分享
熱點新聞
娛樂明星
綜合推薦
装修
奇聞趣事
趣味測試
心靈語錄
生活小妙招
设计
軍事
動漫影音
酷車
明星
獅城資訊
科技遊戲
養魚
毛孩
情感百態
全部
    
「好好說話」是一個家庭的幸事,不具備這一點,孩子很難有安全感
2023/05/12

文/蘭媽談育兒

你和孩子的關系怎麼樣,其實從日常的溝通交流就能看得出

周末帶女兒去吃自助餐時遇到這樣一幕

只見,隔壁桌的一家三口還沒入座

媽媽就對著爸爸嚷嚷說「怎麼還不帶孩子去洗手,一天到晚,你除了玩手機還會干嘛」

被嚷嚷過后,爸爸有些不情愿地拉著旁邊的4歲兒子去衛生間洗手

特別是吃飯環節,本來是溫馨的干飯時刻又因為「洗手」掀起爭吵:

媽媽:「這怎麼回事,洗完手為什麼不知道擦干一下」

爸爸:「我擦了」

媽媽「你摸摸這濕漉漉的手,真是懶人干懶事」

爸爸「我都說擦了,那孩子總是動來動去,我有什麼辦法」

媽媽「哦,你還有理了,連個孩子都看不住,說出去也不怕笑話」

爸爸:「你行,那就你來吧」

而旁邊的男孩呢, 大機率是擔心負面情緒會發泄在他的身上,所以一直在悶頭干飯

尤其是吃雞蛋羹吃到干嘔的模樣,我不禁產生疑問:「遇到問題通過爭吵能解決問題嗎」

親子僵局,多數是從錯誤溝通開始的

前幾天,表嫂一臉無措地向我哭訴說:

「我受不了那小子了」

「我真是失敗呀,不知道怎麼養的,他現在就是把我當成了仇人」

「昨天還對我嚷嚷,讓我別管他,說我太煩了」

「我們現在根本就說不成幾句話,我現在都想把他放棄了」

……

因為管不了,所以想放棄孩子

聽起來好像是管不住的無奈,其實是失敗中的錯誤溝通

印象當中,表嫂就是一個 精益求精的女強人性格,做什麼事情都 勵志做到最好

特別是在教育方面,她對自己的兒子陽陽要求就相對于比較嚴格

比如,寫作業的時候一個字沒有書寫標準,就會立馬提醒說「這個字不行,擦了重寫」

又或者,背課文的時候又喜歡 咬文爵字,出現 漏字、錯字又直接否決說「你根本就是不會背,趕緊拿去多讀一讀,等背熟了再來找我」

也許是太嚴格了,以至于陽陽長大后對媽媽的 語言反響比較應激,很多時候話還沒說句話就開啟了爭斗模式

其實,和孩子無法溝通的 親子僵局并不是一開始的結果,一般都是由溝通態度 反射出的溝通結果

還是拿表嫂來說吧

對孩子 精益求精、咬文嚼字,沒有錯

但,我們在和孩子溝通這件事情的時候是不是需要注意方式呢

當你把孩子當成一個 有自尊心的平等伙伴去看待時,考慮的東西多了,和孩子的說話方式也會變得和氣友好

所以,每一個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保護自尊心的正確方法,也是不過度打擊、不過度順從,讓孩子按照自己的節奏去慢慢成長

家長呢,只需要做個台下觀眾 認真欣賞、適實提點即可

家庭氣氛,吼罵下孩子很難有安全感

昨天晚上,女兒吃了一個小時的晚飯

看著邊吃邊玩并且說了還不聽的女兒,我終于忍不住了

我朝著她大聲吼道「都幾點了,你是不是想把飯吃到結冰呀,明天不上學了嗎」

大分貝聲音,很明顯把女兒嚇得一驚

她撒嬌地一把沖進我懷里,然后帶著委屈的聲音說:「你差點把我的心都嚇碎了,媽媽,你能不能小點聲音呀」

本來還是比較煩躁的心情,一句「把我心都快嚇碎了」,立馬引起我的 反思

明明是在說吃飯的問題,可隨著抱怨的聲音、焦躁的心情失控后,對孩子的吐槽就越發喜歡鉆 牛角尖

有些時候呢,甚至還不停地「翻舊賬」,恨不得一口氣就把女兒身上所有的缺點都一一數落出來

而在這種比較負面的狀態下,一般也不會給孩子 太好語氣、友好態度

之前看過一條視訊,是關于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的

只見,媽媽每輔導一道作業題都會吼著嗓子去讀題

讀完題后,又會直接反問孩子「能聽懂嗎?知不知道什麼意思」

那種比較強勢的氣勢隔著屏幕都感到緊張

如果孩子搖搖頭,會罵罵咧咧地吐槽「上課都干嘛去了,這麼簡單還不會,真笨」

如果孩子點點頭,但到做題的時候又掉鏈子了,媽媽每說一個字就加大音量,直到把孩子吼得連點頭、或者搖頭都不敢

我們輔導孩子寫作業的目的,無非是希望孩子能夠把當天的知識掌握消化

可如果孩子連「會」還是「不會」的想法都不敢表露了,那輔導還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好的家庭教育少不了好的家庭氣氛,特別是在吼罵下成長的孩子很難有安全感

好好說話,才是你跟孩子的正確溝通

和孩子好好說話,是每一位家長對孩子的最正確態度

5歲萌萌,是個 古靈精怪的小丫頭

有一次,被媽媽大罵一頓吼后直接說:「媽媽,你要對我好好說話,別人跟我說話都那麼溫柔客氣,你要是太兇了,就會沒人理你了」

而憤怒氣氛上升的媽媽呢,也在萌萌丫頭的「好好說話」提醒下意識到自己身上問題

也可以說,改變情緒態度的最直接方法,就是情緒到達冰點有個理智的人提醒,又甚至需要一個「護短」的人去暖人心

有這樣一個視訊

一位爸爸開車停在路邊,正在責怪不小心把手機弄丟的媽媽

女兒聽到后,立馬挺身而出用「護短」成功化解一段可能陷入爭吵的僵局:

女兒「別說我媽媽,行不行」

爸爸:「那你媽媽把手機丟了」

女兒「手機丟了就丟了嘛」

爸爸「你,你掏錢買呀」

女兒「你,你的口水都吐我臉上了」

……

呆萌的聲音再配上「護短」的情調,想必有情緒也發不出來,哪怕有委屈也覺得好受多了

所以,「好好說話」就是緩解關系的最直接方法,父母和孩子的親子關系也是一樣

不過,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護短」可不是 一個罵著、一個寵著,是通過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讓孩子感到被重視的安全感

比如,孩子寫作業的字跡比較沖時我們可以「護短」他們的態度

告訴孩子「瞧,你今天寫作業的坐姿就比昨天端正多了,所以你的字也越寫越漂亮了」

而在這種「護短」效果下得到認可的孩子會 積極樂觀,當坐姿越來越端正了,寫出的字自然也 越來越認真、越來越端正

親子溝通,父母和孩子也要以禮相待

和孩子「好好說話」,看起來是屬于情緒、和態度的事

其實,親子溝通的語言表達也是需要以禮相待的高眼界

有這樣一位女孩

每天都會從家里拿好吃的、好玩的到學校送給同學

媽媽發現后問女孩「那些東西你都不喜歡了嗎」

女孩說「喜歡呀」

媽媽又問「你還喜歡的話,為什麼要送給同學呢」

女孩答「因為他們會對我說謝謝,這些話我平時從來都沒有聽過」

聽到這里媽媽一愣,原來「舍不得」還要 相贈的背后,竟是對「謝謝」這句話如此 執著

而這位女孩的故事也告訴我們,家庭的 語言溝通也需要父母和孩子以禮相待

可惜的是很多長輩都沒有 領悟到這一點,他們覺得「我們是親人,那麼客氣干嘛,太客氣了顯得見外」

而我卻認為,這種「客氣」不叫客氣、而是冷暴力

就拿親人不需要「客氣」這件事來說吧

那些覺得「自己孩子要說什麼謝謝」的家長,他們現實中就是屬于兩副面孔

即:1、在家說罵就罵,2、在外輕聲細語

我認識一位男性朋友,自從結婚后就很少跟家里面的父母聯系

很多人都說,這就是典型的娶了媳婦忘了娘,可真實情況卻是「和父母沒有辦法友好溝通」

朋友說:

「每次打通電話,我爸媽就問:有啥事呀」

「難道沒啥事就不能打電話了」

「有時候明明想打電話聊聊天,他們一問有啥事呀,這就把聊天的路給堵死了」

……

如果說這類潑涼水的父母就是不會聊天,可他們到了外邊熱情地逮人就拉手閑聊,甚至還腔調嗲嗲地說:

「你怎麼如此棒呢」

「哎呦呦,我看到了,你可優秀了」

「呀,這是哪家的小朋友,太可愛了」

……

這種 「在外是客氣、回家是冷臉」的態度,在我看來完全就是一種冷暴力

特別是你上一秒還夸別人優秀,而下一秒把孩子劈頭蓋臉大罵時,那種變臉比翻書還快的冷暖不一,又如何讓孩子內心平衡呢

或許你覺得「都是自己人,不會計較那些的」

可從心理角度來說,子女對父母的領域感特別強,你帶給孩子的是依靠、也是安全感

如果每天對外人客客氣氣、回家就黑著臉,那不是冷暴力是什麼呢

所以,會聊天的父母要比教育孩子更重要

如果孩子平時在家里沒有被「謝謝」,又或者沒有被父母和親人以禮相待,隨著后期的年齡增長,當孩子有了自己的社會圈子、生活居所后,不會聊的父母和孩子會越來越陌生,也會越來越冷漠

態度決定結果,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跟孩子「好好說話」

那麼,關于「好好說話」是一個家庭的幸事這件事,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心要隨風而動、隨雨而下,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
2023/06/04
另類的宣傳?日本巖手縣吉祥物《長腳的小拳石》激起網友惡搞創作魂!
2023/06/04
小孩子都比你強!《寶可夢卡牌價格被炒翻》小學生嗆黃牛:丟臉的大人!
2023/06/04
網友爆料《寶可夢蚊香蝌蚪真實身份》,原來蚊香的靈感是「腸子」的形狀?
2023/06/04
高達1840套!日本議員《公開家中任天堂收藏》網友驚:簡直是DS卡帶圖書館!
2023/06/04
大雄丟的?神奈川潛水客發現《被遺棄的哆啦A夢》白眼模樣好陰森!
2023/06/04
這一次,與柳州梁局長有染的藍女士,「底褲」都被扒掉了
2023/06/04
母女被撞身亡后續:女兒兩天后生日,媽媽始終沒有松開過女兒的手
2023/06/04
巔峰時期的衛青家族,到底有多牛?為什麼衛家被稱作最強外戚?
2023/06/04
大唐楊貴妃,與反叛臣子安祿山的愛恨糾纏,是如何開始與落幕的
2023/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