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女兒每個草莓只咬一口,媽媽卻說這是富養,網友:真沒教養

女兒每個草莓只咬一口,媽媽卻說這是富養,網友:真沒教養
2023/03/03
2023/03/03

春季草莓大量上市,成為了家家戶戶餐桌上必備的水果,草莓酸酸甜甜,嬌艷欲滴,讓人一看到就忍不住想要咬一口。 它不僅深受大人的喜愛,更是大多數小孩的心頭愛。

春季草莓價格比較便宜,一般是10-30元一斤,但是冬季價格就比較昂貴,40-100元不等,所以普通家庭想要吃草莓也確實很奢侈。

最近,福建一名媽媽發布了 女兒只吃草莓尖的視訊,還稱女兒要富養,就要吃最好的。 卻引來了大多數網友的吐槽, 看著一大個草莓只被咬了尖尖上的一點點,其他的都不吃了。

而且這個女孩看起來不小了, 并不是一兩歲的孩子,草莓剩余的部分要被丟掉,網友開始不淡定了。

「這就是富養?」

「你繼續嬌慣孩子吧。」

「你是覺得自己教育很成功?」

「這不是有沒有錢的問題,而是教養問題」。

網友們七嘴八舌評論了一番, 大部分人覺得即使是有錢,即使是富養女孩也不是這樣的方法,這位媽媽的方法有問題,這純粹是浪費食物。

當然我們即使看不慣也無法參與別人的教育中,畢竟每個人有自己的認知,我們也不能綁架別人接受我們所謂的價值觀。

其實這不是個例,一位媽媽吐槽自家孩子吃草莓咬一兩口剩下的就不吃了。孩子大概3、4歲, 她給家里洗了一大盆草莓,誰知孩子拿起一個咬一口,再拿起一個咬一口,一會會功夫,一大盆草莓被他都嘗了一遍,剩下的慘不忍睹,這位媽媽氣得拉過兒子就是一通教育。

還有媽媽也抱怨, 自己家2歲的女兒也是吃草莓只咬一口,還說其余部分太酸了,不喜歡吃,于是一口氣霍霍好多只草莓。

還有一個未來婆婆向未來兒媳宣戰的話很火: 我兒子也是吃草莓尖尖長大的,未來的那個女孩,草莓沒有了我可以買,但如果你讓我的兒子吃草莓pp,我就讓你滾。

草莓尖尖是草莓里面口感最好,是精華部分,自然最好吃,因此吃草莓尖尖也被定義為是幸福的事,被寵愛的表現。

對于3歲前的孩子來說,他們愛吃草莓尖尖是因為好奇, 覺得味道好,我們沒必要直接上升到道德高度去批評,只需要家長適當引導。

但是我們不提倡家長過分溺愛孩子,覺得要富養孩子就是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卻把最好的給孩子,比如很多父母讓孩子吃草莓尖尖,自己吃孩子剩下的部分。比如把魚肉給孩子,自己吃魚頭,唯一的雞腿給孩子,自己卻說不愛吃。這當然也是一種愛,但父母無底線的愛卻是一種綁架,對孩子的愛無底線,孩子反而不孝順,長大了還會有一種負罪感。

如果草莓尖尖被孩子吃了 ,父母不進行教育,也會造成一定的問題。

1、孩子不懂得感恩, 認為最好的東西就該是我的,父母只能吃自己吃剩的,久而久之養成自私自利的毛病。

2、孩子不懂得分享。 孩子有好東西首先想著自己,而不是與別人分享,這種孩子進入社會容易被排擠,人際關系較差。

3、孩子容易浪費食物。 如果父母總教孩子只吃草莓尖尖,其余部分不愛吃可以丟掉,那孩子浪費食物會覺得理所當然,不會感覺絲毫愧疚。

對孩子來說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一、每次洗水果不要太多,太多孩子容易浪費, 物以稀為貴,對于孩子來說每次洗幾個,等他吃完再給,這樣他會覺得水里拿的草莓也很珍貴,一定要吃完。

二、告訴孩子不能吃一半扔一半,一定要吃完,要節約,不能鋪張浪費。 吃完一個再拿另一個,而不是一口氣拿好多個。

三、孩子,爸爸媽媽吃你吃過的草莓,是因為愛,但是你不能認為理所當然。 是想讓你你從中學到的并不是——誰都應該讓著我,好東西都是屬于我的,而是——好東西要分享給愛的人。

什麼是真正的富養女兒?

我們不要被「富養女兒」的表面欺騙了,父母一味地用物質去喂養她,當物質被啃噬干凈的時候,她們就會啃噬父母。

我們看到很多父母在「富養女兒」上走向極端,最好的都留給女兒,用物質去堆砌她的成長。結果女孩子蠻橫無理,出口成臟,頂撞父母,甚至動不動離家出走,頂撞父母。

如果我們一味用物質富養女兒,而忽視精神富養,而她們,就像是一顆定時炸彈,當她們爆炸時,最先傷到的,一定是慣著她們、緊握著她們的父母。那時候這些口口聲聲說「富養女兒」的父母們覺得自己不該這樣,卻發現已為時已晚。

很多家庭富養女兒,可是他們卻把「富」完全搞反了。先給予最好的物質,享受最好的條件,然而最后精神上的「富」卻完全裝不進去了。 我們愛孩子不可恥,但過度溺愛就出問題了,說到底是無知和自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