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旅行風光
育兒分享
熱點新聞
娛樂明星
綜合推薦
装修
奇聞趣事
趣味測試
首頁
旅行風光
育兒分享
熱點新聞
娛樂明星
綜合推薦
装修
奇聞趣事
趣味測試
首頁
»
真正的「放養教育」:放的是思維,養的是習慣
真正的「放養教育」:放的是思維,養的是習慣
小魚
2023/01/17
小魚
2023/01/17
「放養」教育,絕不是讓孩子沒有規矩,肆無忌憚,這樣的孩子沒有責任感,也不懂感恩。讓孩子有獨立的思維,成為規則習慣的自我遵循者,是父母對他們最好的一種教育。
如今,身邊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推崇放養教育,覺得現在的孩子壓力太大,童年一定要過的肆無忌憚,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放養教育,可能是部分家長懶惰的借口,他們不愿意花心思花時間高質量陪伴孩子,卻拿放養教育當作擋箭牌。
那麼,到底什麼是真正的放養教育?
事實上,能被我們注意到并奉為榜樣的優秀人物,父母在培養他們的時候,
更注重的是,讓他們學會對規則的理解和遵守,以及好習慣的養成。
前美國總統奧巴馬對孩子的教育,堪稱美國精英教育的典范。
他為孩子制定了九條家規,包括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承擔責任,為自己做的事后果負責;
不抱怨不嘲笑別人,不追星;課余活動要堅持做等等。
這些都是在告訴孩子,「無規矩不成方圓」,該遵守的規則,不能因為妳是孩子就逃脫。
而我們同齡人中,能一直保持優秀狀態的人,他們父母對他們的教育,從來都不是放任孩子,任由孩子野蠻生長的放養形式,而是親歷親為。
經過了必要的刻意培養,一面挖掘他們自身的優點加以引導,一面教會他們遵守社會運行的規則,適應社會。
這世間,從來就沒有「免費的午餐」,妳在孩子教育上偷懶,回報給妳的,只能是偷懶后的
苦果。而若妳能用心陪伴他們成長,帶給他們和妳自己的,將會是更多美好。
關于放養教育的幾點建議
放養教育本身是沒錯的,妳可以對孩子進行放養教育,但一定要有合適的度,有邊界有規矩。
如果妳真的希望孩子變得越來越好,妳真的不能一味松手,任由孩子釋放天性,而要做到以下幾點:
0
1
教會孩子懂得并理解規則
培養他們的敬畏之心
讓孩子理解規則,是教孩子認識世界的第一步,也是教會他們保護自己的重要一步。
就像告訴孩子,馬路上是不可以隨意跑動玩耍的,因為車很多,速度又很快,如果隨性玩耍,很容易被車撞到。
所以為了保護我們自己,走在馬路上的時候,要遵守交通規則,這樣人和車才可以在馬路上和平相處。
規則教育也是培養敬畏之心的教育。
孩子最開始是沒有敬畏之心的,就像他們只知道火可以做飯,卻不知道玩火是一件危險的事情,失控的火威力很大傷害也很大;
他們只喜歡可愛的小動物,對于他們不喜歡的小動物,可以隨意踢打,甚至殺死它們,如果不教會孩子敬畏生命,釋放天性的放養教育,只會成為讓孩子變成惡魔的訓導方式。
0
2
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教他們意識到分寸感和界限感
每個孩子都愛玩,天生排斥好習慣,可是一旦好習慣養成,對于孩子來說,將是畢生可用的財富。
學會長久的堅持,對孩子來說無比重要。
《刻意練習》這本書里講過:
心理學家本杰明·布魯姆曾管理一個研究項目,該項目研究不同領域和行業中許多杰出人物的童年。
結果發現,這些杰出人物在孩提時代,其父母曾想盡各種辦法防止他們半途而廢。
所以說,哪有什麼放養教育,不過是一些父母為了偷懶找的借口而已。
教會孩子們分寸感和界限感更是重要,人和人、人和物之間都會有各自的安全領域存在。
希望孩子快樂的父母們,請先讓孩子改掉自身的不足之處,建立自己的好習慣,意識到分寸和界限的存在。
0
3
父母的言傳身教
是教育孩子最有力的方法
盧梭說過,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
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妳希望孩子變成什麼樣,妳就要做到什麼樣。
如果妳做不到「放思維養習慣」的收放自如,不如踏踏實實教育孩子,給他們有質量的陪伴,不要用名義上的陪伴去代替;
不要再為自己的懶惰找借口,對于孩子的教育,妳必須做到「行動上的巨人」。
關于那些「不聽話的孩子」,家長該管的時候,是必須要管的,如果妳不想讓他們繼續「熊」下去的話。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但也隱藏著惡魔的一面,良好的教育就是要讓天使戰勝惡魔,才能讓孩子平安幸福的長大呀。
真正的放養教育,放的是孩子的思維,養的是孩子的習慣。
但卻被很多父母理解為對孩子的放任不管,冠冕堂皇的在孩子的教育上偷懶!
用戶評論
相關推薦
育兒分享
孩子說「沒什麼,我在學校沒朋友」,不同媽媽的回答,對孩子的「人生影響」不同
育兒分享
心理學:孩子身上有「這3個跡象」,說明父母的教育相當成功,請為你自己鼓掌
育兒分享
別把孩子養得「太老實」,教會孩子「2件事」,可以擺脫被別人欺負的困境
育兒分享
心理學:和媽媽「太親近」的孩子,長大后可能難有所成就?別拖累自己又害苦了娃
育兒分享
街上這「4種打扮」的寶媽,通常不是自己帶娃,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育兒分享
你常做的「3件事」,正悄悄讓孩子變成「軟柿子」,卻還抱怨孩子太「懦弱」
你可能會喜歡
育兒分享
小時候很疼媽媽的孩子,長大也會疼媽媽!從小有「這6種特徵」,媽媽有福氣啦
育兒分享
「睡枕頭」和「不睡枕頭」的孩子,長大后差距挺大,父母要多注意
育兒分享
有一種「愚昧」叫濕巾擦屁股,看似方便了家長,實則「害娃不淺」
X
檢舉
請使用真實的郵箱如無法和您取得聯繫我們將無法對您的檢舉進行處理
確定
×
用戶評論
正在加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