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探長(共1677字,閱讀約4分鐘)
前幾天和孩子同學的家長們聊天,說到給孩子帶保溫杯還是塑料杯的話題時,有個媽媽說:
「保溫杯買的時候可要小心了,我上次在網上給孩子買了一個保溫杯, 才用了1個星期,杯口還有內部居然出現了銹點,而且放水時間長了,杯里面還有鼓怪味兒,嚇得我趕緊給扔了。」
另一位寶媽說:「 水杯可不能亂買,買不好就是在喝毒呢,有的水杯重金屬超標,這可不是鬧著玩兒的。」
央視曾多次報道保溫杯的質量問題,也有機構進行過檢測,對19種保溫杯樣品抽查,結果不合格。
還有一類保溫杯,打著304不銹鋼的廣告, 但實則為201不銹鋼甚至是更為廉價和劣質的材料。
201不銹鋼,主要用于工業及一些裝飾等用途,不能長期與食品或飲品接觸;
而劣質的材料,內部更是含有多種重金屬,如鎳、錳和鉻等,一旦超標,析出到水中,長期飲用這樣的水,那麼對身體健康的危害可想而知。
水杯是孩子日常用品中使用頻率非常高的,每天喝水都離不開它,特別是上學的孩子,保溫杯更是每日必帶。
如果買錯了杯子,杯子的質量不合格,那麼長時間使用的話,對孩子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尤其是重金屬超標的保溫杯,對人體的健康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因為重金屬具有毒性和蓄積性,長期接觸可能增加患病的風險。
鉛中毒:
鉛是一種廣泛使用的重金屬,長期接觸可能導致心血管、腎臟、神經系統等多種健康問題。
汞中毒:
汞是一種有毒的重金屬,長期接觸可能導致肝腎損傷、神經系統受損等健康問題。
其他健康風險:
其他重金屬如錫、鉻、鎢等也可能對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例如呼吸道感染、皮膚過敏等。
為了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建議選擇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保溫杯,并且按照說明使用, 注意以下細節為好:
選擇知名品牌:
選擇信譽好、口碑好的知名品牌,這些品牌有一定的信譽度,并且有更嚴格的質量控制和檢測,更容易讓消費者放心選購。
選擇符合標準的產品:
選擇符合國家相關質量標準的保溫杯,如GB/T 29606-2013為《不銹鋼真空杯》的執行標準,這些標準有嚴格的重金屬限制,購買符合標準的水杯,更放心。
注意保溫杯材質:
不建議選擇使用回收塑料、低成本、不適合食品接觸材質制作的保溫杯,因為這些材料可能會釋放出有害物質,質量不達標。
注意產品合格證等信息
家長在買水杯時,要選擇質量好的,品質有保證的,尤其要看合格證等產品信息。比如水杯每個部件的材質是什麼、不能放哪些液體等,這些都要有明確的說明。
常規清洗:
使用前和使用后應該對保溫杯進行清洗,避免污染和滋生細菌。
倒入的液體
每款保溫杯對于能夠裝入的溶液,也有一定的要求,如有的保溫杯不能放入牛奶、酸性液體等。按照正確的使用方法,才能更安全的使用保溫杯。
★那麼,對于兒童水杯的選擇,家長們需要注意哪些注意事項呢?
選擇安全材質:
選擇不含有害物質(如BPA、DEHP等)的材質,例如PP、PE、玻璃等,保溫杯選擇食品級的304、316材質的更放心,避免影響孩子的健康。
容量適當:
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型選擇適當大小的水杯,避免過大或過小影響飲水。
零件部分盡量少:
避免兒童誤吞小零件,或者被水杯突起部分磕到,造成危險。
防漏設計:
選擇防漏設計的水杯,避免孩子在使用時弄濕衣服和書包。
容易清洗:
選擇易于清洗、無死角的水杯,避免因清洗不到位而滋生細菌。
在購買水杯時,除了認準品牌以外,還要看價格。
過于便宜的水杯,那麼對應的質量并不會太高,畢竟一分價錢一分貨。
比如,有些保溫杯雖然印有304的標識,但實則為201材質,價格低廉,這類水杯,家長要格外注意。
很多網購的水杯,除了一個包裝盒,沒有其他的合格證等信息了,那麼這類水杯,家長也要謹慎使用和購買。
水杯看似很小,但卻是長期陪伴在我們身邊的主要物品,家長在購買時,要擦亮雙眼,不要讓「熱水」變成「毒水」。
辣媽語錄:
選擇合格的保溫杯和兒童水杯非常重要,能夠規避掉不應該出現的健康問題和安全風險。
家長應該仔細閱讀產品說明、選擇知名品牌、注意材質、容量大小、防漏設計等,購買適合自己和孩子的保溫杯和水杯,并定期清洗和更換,以保證飲用水的充足和安全。
家長們,你是如何給孩子挑選保溫杯的呢?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