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受指責時,母親態度很重要,這樣處理不會造成孩子心理陰影
2023/12/12

處于護犢的心理,母親雖然自己會教訓孩子,但是當別人教訓自己孩子的時候都會覺得有一些忿忿不平,想要保護孩子。當孩子在外面被人指責的時候,母親的態度非常重要,既要給孩子安全感,也要明察秋毫及時教育孩子不正確的行為。

首先是要判斷孩子是不是真的做了錯誤的事情。如果一時不能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在孩子有可能是被誤解的狀況下,先安撫還孩子的情緒,在過程中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最后如果孩子是無辜的,那麼就可以理直氣壯讓對方向孩子道歉,將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讓他感覺到自己是被尊重的。

如果事件一開始就是一些無力取鬧的事件,比如說對方一些調笑的語言,說孩子矮小的話語。也沒有必要和他們糾纏。母親只需要顧及好孩子的狀態,回家之后告訴孩子他并沒有做錯。

惡言惡語總是會投注到每一個人的身上,即使自己做的再好,母親應該教會孩子如何自己應對這一種狀況,逐漸變得強大起來。母親的責任并不是要無條件支持孩子的所有行為,而是要將孩子往一條正確的道路上指引。

但是如果是孩子真的做錯事情,就需要第一時間讓孩子道歉。不要進行包庇讓孩子覺得自己的錯誤行為是無關緊要的。在之前的一個社會新聞中,一名年輕女子在迪士尼游玩的時候被一個小男生摸了屁股。女子就和小男生的母親進行的溝通,沒有想到孩子的母親不僅沒有及時問清楚事情就一口咬定女子誹謗,甚至還動手打了人。雖然最后在警方處理之下這母親還是賠償道歉了。但是母親在當場的作為已經給了孩子非常糟糕的示范。

責任編輯: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