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常「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后,3個方面差距很明顯

經常「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后,3個方面差距很明顯
2023/04/20
2023/04/20


你喜歡帶孩子「出去浪」還是「宅在家」呢?


文文爸就特喜歡帶女兒「出去浪」,記得第一次帶她去三亞時,還不到半歲,身邊幾乎都是反對的聲音。


這麼小的孩子,啥也不懂,帶出去有啥用?」老媽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孩子太小了,可以大一點再去,現在去大人受罪,孩子吃苦」,老爸也反對。


事實上呢,那一次的特別旅行,給我們一家三口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直像明亮的光點閃耀在記憶中。

後來,孩子大一些,我們也一直保持著:周末周邊浪,寒假就去遠一點的地方浪。總之,不會讓孩子「宅在家」,得帶她出去見見世面。


文文爸一直相信: 行路多者見識多!帶她多出去浪,去看不同的風景、見識不同的人,對她一生的影響都是積極的。


網上有人說,經常「出去浪」的孩子,要比「宅在家的孩子,智力發育更好......事實真的如此嗎?


答案無從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經常出去浪的孩子跟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后,這3個方面的差距還是很明顯。


01、經常出去浪的孩子,大腦發育更快


兒童心理治療師瑪格特·桑德蘭博士認為: 假期經常帶孩子出去旅游,感受自然界的萬事萬物,能激活很多大腦的關鍵區域。

熟悉腦科學的朋友就知道: 6歲前,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期!想要孩子大腦發育更好,就需要接受多元化的刺激。比如多給孩子 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在內的五種感官刺激。


很顯然, 經常出去浪的孩子要比宅在家的矮子,更能接收到這些刺激


在去云南之前,女兒對于大象的認識、感知都來源于繪本、電視。去了西雙版納,她真正看到了大象的巨大、聽到了大象的叫聲,并騎到了大象身上...... 這種親身經歷的感官刺激,就會不斷反饋給大腦,加速大腦的發育

據調查顯示,孩子在幼年時期,對外界的語言、聲音、畫面等信息非常敏感,而這種敏感能有效刺激孩子的大腦細胞,使其高速運轉。


比如帶女兒去三亞玩時,她看到廣闊無邊的大海與沙灘,她就開啟了十萬個為什麼?


「大海為什麼是藍色的,是撒了藍色的顏料嗎?」


「精衛為什麼沒有把大海填上呢?愚公的山還沒有移完嗎?」

經常帶孩子出去浪,看到眼前的萬事萬物,就會自然而然的聯想到之前看過的、聽過的。而長期宅在家的孩子, 每天面對的是固定的人和事物,雙眼不離手機、電視......久而久之,大腦神經元、突觸也很難得到刺激


大腦其實跟我們所學技能一樣,越用越靈活,不用則會廢掉或忘掉。如果大腦中的神經元、突觸越來越少,那對孩子大腦的發育,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家長有時間就要帶孩子多出去浪,去見天地間的萬事萬物,從而刺激大腦的發育。


02、經常出去浪的孩子,更有見識


跟大家說一件特驚心的事:女兒5歲時,跟著奶奶坐捷運去圖書館。剛出門一會,我就接到奶奶的緊急求救電話。


奶奶哭泣的說: 孩子丟了,怎麼辦?捷運門一開,孩子迅速跑進去了,我沒來得及進去。

我聽完也是徹底慌了,萬一孩子走丟了怎麼辦?萬一遇上人販子了怎麼辦?十萬個為什麼就在腦海中盤旋。


我立即讓奶奶就在原地等,并馬上報警。可讓我沒想到的是,不到10分鐘,奶奶就打電話來說: 孩子回來了!


我又驚又喜,警察都還沒到,孩子咋就回來了呢?看到孩子后,我抱著她問。


原來她發現奶奶沒上捷運后,就淡定地站在車廂門邊,等下一站到了開門后,她就迅速地跑到對面,坐上了返程的捷運。


就這樣,返程坐了一站后,她又下車迅速跑回原地,找到了奶奶。奶奶看到孫女出現后,抱著她又哭又笑,直夸她聰明。趕來的警察也一直夸她: 這孩子真機靈!


這跟經常帶她出去浪有關,每次出門前,我們都會計劃、預想各種突發事件及應對策略。所以,當她發現跟奶奶走丟后,也能不害怕、不慌張,積極想辦法應對。


很難想象,一個經常宅在家的孩子,當發現與家人走丟后,內心會是如何的慌張呢?會不會想到坐返程回來找家人呢?還是只會哭呢?


03、經常出去浪的孩子,長大后職場更具優勢


跟大家講述一個我自己的經歷:大學畢業后,我跟朋友同時入職了一家公司,朋友比我學歷高,專業也更對口,實習期間同事們都覺得他留下來的機率更大。

半年實習期結束后,他仍然是普通職員,而我已經從普通職員晉升為部門主管了。朋友一直覺得委屈,不明白自己輸在哪里了。


對此,文文爸有觀察和對比過,比如工作,朋友一直縮在自己的工位上,崗位職責之外的事,他一概不管。而我呢,進公司不久,就用一杯奶茶與同事、上級打成了一片。

又比如公司聚餐,這其實是一個很好與領導打關系的機會。朋友總是默默地吃飯,也不去給領導敬酒;而我呢,性格比較開朗,與公司每個人都能找到話題聊,這也是朋友很羨慕我的一點。


其實,我倆的家境差不多,只是小時候,我父母經常帶我出門玩,周末就在家附近玩,長假就去鄰近省市。

在旅行中,父母會鼓勵我去跟不同的人交流,引導我去觀察和分辨人。而這些經歷,是經常「宅在家」的孩子無法感受到的。


經常出去浪的孩子,見過不同的人,看過不同的風景,視野會更開闊,與人交際的能力也會更強。這些,都是他們成年后,步入社會的底氣。

總的來說,經常出去浪的孩子,跟長期宅在家的孩子,還有有些差距的! 有人說,世界是一本書,不出去浪的人,就只讀了其中一頁。所以,父母要多大孩子出去浪,讓孩子去親身感受這個世界。

用戶評論
相關推薦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