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是學生的標準, 在校的中學生對校服恨之入骨,但畢業后的學生卻每每懷念,而深圳校服卻能做到,無論是中學生還是大學生,都被它的顏值折服。
看似簡單的白藍配色,實則卻是校園青春最好的代名詞,這身校服不僅捧紅了許多還在上高中的女同學,還順帶吸引了不少已經畢業的大學生。
看著這些穿著簡單,扎著馬尾的女高中生,筆者也不禁感嘆: 不知道這些女同學,又是多少男孩子高中時期的白月光,下面帶大家欣賞一下,那些靠深圳校服火出圈的女高中生。
深圳校服「出奇跡」,成就多名女高中生,是哪位男同學的白月光?
女高中生和女大學生,放在一起對比,雖然各有各的美,但由于區別顯著,因此更能證明 「高中時期的白月光,是多少女大學生也無法打敗的」。
男同學身處大學教室就更能體會到,高中生活的可貴。高中時期,一個班級的同學們,無論男女,也無所謂性格差異, 都坐在同一間教室上課學習。
而同學們最期待的,無疑是每次考試結束后的換座位,哪個同學在高中階段沒有產生過好感的異性同學呢,因此也自然更希望, 自己的座位能離對方更近一些。
最好的結果, 除了同桌就是前后桌了,如果男同學喜歡的女孩子坐在自己的同桌,那家長就要為他的成績發愁了,畢竟看上去是向前看黑板,實際上余光都在飄向旁邊的女同桌。
但如果女同學坐在前面,那家長就可以放心了,因為坐在前面,男同學上課自然全神貫注地往前看,有時為了找機會喊女同學轉身, 還會費盡心思地找出不會的錯題詢問。
除了上課學習,教室還是同學們休息的地方, 課間休息十分鐘,是同學們寶貴的社交時間,但這個時候比較混亂,為了避免被老師抓包、同學們說三道四,多數同學不敢在這個時間和喜好的女同學講話。
只會等到午休或者體育課前后,趁著其他同學不注意,或者人少的時候, 才敢悄悄給喜好的女同學遞上一張小紙條。
校服是校園的記憶,更是青春的代表,穿校服的高中生就是最美的人
那個時候, 男同學和女同學都有愛美的心,也希望能在同學面前展示最好的自己,也為此費了不少心思。
有的男同學會頻繁更換名牌球鞋,而有的女同學則是偷偷修改褲子, 改校服是每個學生都會經歷的青春回憶。
而到了運動會,是同學們最期待的時刻,這段時間參賽的同學會獲得短暫的自由, 可以脫下校服,穿上喜歡的衣服。
但回首才發現,換來換去, 也不過是把熟悉、常穿的運動服,換成另一件不常穿的運動服罷了。
不過這對于當時, 一套衣服穿三年的同學們來說,也足夠新鮮有趣,不僅是展示自我的機會,也是為班級爭取榮譽的時刻。
等到了畢業,一部分學生選擇迫不及待地脫下校服, 另一部分學生則選擇在高中國生涯的最后一天,再穿一次自己最熟悉的校服。
在這一天,多數關系要好的同學,會寫同學錄互送禮物,有些同學還會選擇, 在彼此的校服上簽名字,寫上祝福的話語。
而這件校服,也將從此刻開始,變成校園的回憶、青春的代表,時隔多年,會有同學們把它從衣柜的最底層拿出來, 然后想起高中時期,最想見的那個人。
到現在, 很多私立學校為了迎合學生的審美,把校服從寬松的運動服,換成了和日本、韓國學校類似的格子裙。
寫在最后:
雖然校服變得更漂亮了,但穿著格子裙的女同學,沒辦法像之前一樣隨意跑跳,上體育課也要單獨換衣服, 總感覺青春變了味道。
不少家長也表示: 現在的校服太花哨,擔心學生早戀,把心思都放在裙子上,影響了成績,給家長平添了許多煩惱。
筆者認為:校服雖是青春的回憶,但也應該以實用性為主,校服不僅保暖、寬松,還耐穿、高性價比,為校園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時, 還能避免同學們因為虛榮心造成的攀比。
而那些看著漂亮的格子裙, 不僅實用性差,而且性價比低,不少家長反應這類校服價格高,卻穿不住三年,因此,筆者的意見是,中國校服應該保留最初的特色,他國的青春再精彩,也不是我國的風格。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