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那些不生孩子的女生,20年后活成什麼樣?現狀讓人唏噓

那些不生孩子的女生,20年后活成什麼樣?現狀讓人唏噓
2023/03/07
2023/03/07

作者 |探長(共1793字,閱讀約4分鐘)

網絡上關于一段上野千鶴子老師的訪談,讓不少網友對于 自由、丁克、生子又有了重新的認識。



上野千鶴子老師對于女性生孩子的觀點是, 女性在面對選擇時,應該遵循自己的內心

不論做何選擇都應是自由的,而不是為了迎合別人的想法被迫去做出決定。



●結婚生子,應該是自己想要進行的,而不是被人強迫的。

對于這樣的觀點,不少女性給予了支持, 認為女性并不是生育工具,自己想要做丁克,也有自己選擇的權利。

而有的女性卻給出了不同的看法, 生孩子是結婚之后必做的一件事,剛結婚的時候年輕、魯莽,做出丁克的選擇不一定就是正確的,年老后悔都晚了。



孩子是維系生活、婚姻的紐帶,也是家庭得以延續的基礎,孩子這個角色還是要有的。

而上周五,我所在的一個朋友群里,一位寶媽吐槽她家孩子考試又不及格,一頓抱怨吶, 然后,她被問了一個問題:「你為什麼選擇生孩子呢?」

她說:「當時意外懷孕呀,我只能生下來了。」

另一個朋友問她:「那你當時打掉不就行了嗎?」

她停了好久才回答:「還是得有一個孩子,要不然晚年太孤獨了。」

之后她說:「我想明白了,孩子考試雖然不及格,但是他孝順、聽話,這已經是我最大的福氣了。」



雖然孩子是婚姻的調和劑,也是母親生活的動力, 但有的女性卻在婚后,不顧任何阻撓,毅然決然的選擇不生孩子,做丁克。

這些丁克族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是 倔強的、是會后悔的、是不成熟的,但是作為丁克的她們,內心會是什麼樣的想法呢?她們的生活又會過成什麼樣子呢?



★那些不生孩子的女生,20年后活成什麼樣?現狀如何?

我有一個阿姨,今年57歲了,她當時婚后一直沒有要孩子,因為她和丈夫并不是特別的喜歡孩子,感覺養起來太麻煩了,最重要的是, 她認為教育孩子需要智慧和能力,而自己又沒有足夠的本事做好這件事。

她說前幾年有一次她生病了,而丈夫正好出差,當一個人躺在沙發上時, 她第一次有了無助和失落感,同時想到了別人說丁克的晚年會很凄涼等等的話。



不過,她立刻又想到了身邊朋友們為了養孩子操勞、心累的畫面,想到了自己熬過這幾天就又能自由的出去旅游的時候,瞬間想開了。

她說:「沒有孩子的人生和婚姻也可以是完整的,丁克的晚年也并不就會凄涼, 得看自己的心態以及真正想要什麼樣的生活。雖然我沒有體驗過母親的感受,但我依然快樂、開心、完整,雖然身邊質疑的聲音不斷,但我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可能晚年的我會孤獨和無助,但 我用余生十幾年的孤獨換以前三四十年的快樂、瀟灑,值了。

當一個女性選擇不生孩子的那一刻開始,身邊便會陸陸續續出現很多質疑的聲音。



而做丁克也并沒有大家表面上看到的那麼風光, 他們承受了非常大的心理壓力,比如需要用自己的積蓄為年老的自己存養老錢、也要讓自己的身體更加的硬朗等等。

女性往往被看作是有責任去生兒育女的,只有生了孩子,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女人,但,卻很少有人想自己的人生到底怎樣才算完整、幸福。

有的女性不生孩子,但自己的每一天都是快樂的、有意義的;

有的女性生下孩子,但沒有擔任好作為母親的職責,沒有教育好孩子。

這兩種人生,哪種能說是完整的、幸福的呢?



★「生」與「不生」,到底幸福與否,還得自己親身經歷才能做出判斷

近幾年來,大家對于丁克的爭議一直非常的大,而大家糾結的點往往是「 養娃育兒過程中的難熬、心累與疲憊」。

有了孩子之后,有些寶媽和全家「樂在其中」,也有些寶媽似乎陷入了全年無休的生活當中。

如果是職場寶媽,不僅上班需要忙碌,回到家之后依然要忙孩子、處理家務甚至要維護婆媳、夫妻感情;

如果是全職寶媽,那麼不僅要做家務、處理家中各種的瑣事、最重要的是要帶孩子教育孩子輔導孩子,孩子便成為自己生活的重心。



這些養娃路上的種種困難,也是不少女性糾結是否要當丁克的主要原因。

但是,有多少母親在體會了生活的艱辛、每天睡眠不足之后, 看到孩子甜蜜的微笑,聽到孩子說聲謝謝媽媽時,又像打了雞血一樣滿血復活,覺得一切的付出是值得的。

養娃過程中的艱難,有時確實很難熬, 但孩子帶給家庭的快樂卻是沒有孩子的人無法體會到的。

不生孩子的人生,可以是瀟灑的、可以是不受約束的、可以是沒有壓力的,但又缺少了陪伴一個小生命一點點成長的復雜情感。



辣媽語錄:

生孩子好還是不生孩子好,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歷和體會。

對于每種人生,都有它的難和笑,只有真正經歷了,才有發言權,才能體會到其中的意義。

希望我們能夠做出自己內心的選擇,讓自己真正的幸福、快樂起來。

寶媽們,你有后悔過生孩子嗎?

(圖片源自網絡)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