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90%大學生放假回家遭爸媽嫌棄,最短記錄沒超3天?你挺過了幾天?

90%大學生放假回家遭爸媽嫌棄,最短記錄沒超3天?你挺過了幾天?
2023/02/24
2023/02/24

作者 |探長(共1796字,閱讀約4分鐘)

大學生們背井離鄉,經歷了一學期的兩地分隔,父母與孩子也因距離產生了美。

父母對孩子的牽掛、孩子需要獨自面對困難等等一系列的情緒,在放假剛回到家的那一刻便釋放了出來。



看到孩子安全回家、聽到父母慈祥的話語,彼此的心里都會有一種團聚的溫暖感。

于是父母便想要給孩子準備好吃的好喝的,再加上孩子路途的疲勞,父母也想讓孩子好好的休息休息。

然而,不少大學生們在開學之后卻紛紛感慨, 「吃香的喝辣的」、「母慈子孝」的畫面真是「轉瞬即逝」呀。







★90%的大學生放假回家遭爸媽嫌棄,最短記錄沒超3天?

「終于開學了,你知道嗎, 我被我媽數落了一寒假吶。」

我侄子昨天給我打電話,一頓抱怨呀:

「剛回家第一天,一桌子都是我愛吃的菜,我媽左一個乖又一個寶兒地叫我, 讓我有一種回到了幼兒園小王子的錯覺,心里突然的好感動,還是我媽對我好啊。



但是, 慈母的形象還是沒能超過72個小時,我就被打入了冷宮。每天都被催著干活,被子沒疊挨吵、碗筷沒刷挨吵、看手機挨吵、就連我5天沒洗頭都被說邋遢。

好不容易放個假,想休息放松都不行,我感覺能挺過這一寒假,真是太不容易了!」



聽著我侄子的抱怨,再想到剛過年那幾天,我嫂子發的牢騷, 真心覺得這家長和孩子都有難處呀。

「你說說,誰家的孩子天天睡到中午12點才醒?行李箱從打開到現在都半個月了,一直平開著放那兒不整理。我這過年得準備年夜飯、大掃除,他可倒好, 除了吃就是睡,要不就是找同學出去玩兒,一點兒活都不幫我干。你說他放假回來干啥,為了氣我呢吧!」



有一個網絡投票顯示,90%的大學生,都有過放假回家被爸媽嫌棄的經歷,而 從「母慈子孝」到「雞飛狗跳」,相信不少大學生們「豐富多彩」的假期生活,應該能成為他們一段難忘的回憶吧。



★不少大學生們在回憶假期生活的時候,禁不住感慨:

「能扛過3天的都已經是鉆石級別的了,我只享了12個小時的福,就被我媽訓了, 本來特別期待寒假好好玩兒一頓,沒想到,居然數著天數,盼著回學校。

「我在學校1星期不洗襪子沒人說我,在家2天不洗腳就被嫌棄臭;在學校吃完飯不用洗碗,在家里,吃完飯不擦桌子都被說懶蟲。我 沒想到爸媽居然這麼快就嫌棄我。

「回家第一天,我想吃火鍋, 我媽二話不說就去采購,回來我們盡情的飽餐了一頓;

第二天,我想吃醬牛肉,我媽居然來了一句想吃什麼自己做去。這臉翻的也太快了吧。」



總結了一下大學生們遭父母嫌棄的經歷,無非就是圍繞了一個「懶」字。

看著孩子不收拾家務,父母嫌棄;

看著孩子躺著玩手機,父母嫌棄;

看著孩子熬夜不睡覺,白天不起床,父母嫌棄;

看著孩子天天宅家里不運動,父母嫌棄;

看著孩子這麼大了還不會做飯,父母嫌棄;

看著孩子沒有人生追求,天天憋家里,父母嫌棄……

父母嫌棄孩子,并不是說不喜歡不愛孩子了,而是有一種「 恨鐵不成鋼」的感情在里面。



大學生都20歲了,已經成年了,如果還需要父母面面俱到的照顧,什麼都喊一聲媽就解決了, 那麼父母的心里其實并不會很開心,而是會擔憂。

他們擔心自己的孩子步入社會之后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擔心自己的孩子被養的懶了以后不會自己做事。看著孩子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 他們想得就會比較的遠,擔心的也會比較的多。







所以,看到孩子這不會做那不想做的時候,心里便會很著急,也會發發牢騷、抱怨一下,從而流露出嫌棄的眼神。

而大學生們作為父母的孩子、作為一個成年人、一個家庭的未來, 也需要接著父母遞出去的接力棒,成為家庭的第二大支柱。

大學生們在假期適當的放松休息,相信父母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每天都這麼虛度光陰、無所事事的話, 不僅父母會生氣,也是在浪費自己的青春。

假期可以幫助父母操持家務,讓父母省省心,找到自己假期的著重點,比 如看看書提升自己、做一些有意義的義務勞動、幫助父母大掃除、哪怕打打下手做做飯等等。

這些都是自己價值的體現,也能夠讓父母看到「孩子長大了」。



辣媽語錄:

放假并不意味著自己可以躺在床上無限制的刷手機、也不是將自己的生活按下暫停鍵, 而是能夠做自己一直做不到、想要去做的事情。

趁假期,可以好好的陪父母聊聊天、學學父母是怎麼做飯的、家務怎麼做更有效率,為自己的未來總結一些生活經驗;

也可以和父母聊聊自己未來的方向, 做一個人生規劃,為下一學期找到準確的奮斗目標。

這樣的假期,才算得上是一個健康的、充實的、有意義的假期,而父母看到孩子的變化,內心也會更欣慰。

家長們,你在這個寒假有嫌棄過孩子嗎?

(圖片源自網絡)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