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旅行風光
育兒分享
熱點新聞
娛樂明星
綜合推薦
装修
奇聞趣事
趣味測試
心靈語錄
生活小妙招
軍事
设计
動漫影音
酷車
明星
獅城資訊
情感百態
科技遊戲
養魚
毛孩
全部
    
心理學: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普遍過得好,人到中年才發現,太扎心
2023/04/12

Hello,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豆芽媽媽。

現在國家提倡普通家庭多生娃,很多有條件的家庭也是將二孩、三孩計劃提上日程。

同事曉曉剛生了二胎,還沒出月子,就聽說她已經打算要拼三胎了。

因為頭兩個孩子都是閨女,雖然家里老人不說啥,但是明顯感覺到他們的失望。

曉曉是個賢妻良母,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

小娃還沒滿月,一直心心念念地想著上班掙錢補貼家用。

為了照顧老人感受,還計劃要第三個孩子。

錯愕之余,我不得不感慨,她還是太年輕,到了我這個歲數,上有老下有小,家里家外一堆事纏身,她也許就會快速打消這個念頭了。

人到中年,多邊家庭關系很尷尬

《新家庭如何塑造人》一書中提到:一個家庭最基本的是 三角形關系 ,即 丈夫、妻子和孩子 ,這也是最穩定的關系。

當這個家庭中出現更多的角色,如老二、老三的加入,如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就會構造出更多的三角形。

這些三角形關系會產生很多的聯結,一個家庭中也會因此產生 很多的愛和矛盾

現在的年輕人壓力大,身上背負著房貸、車貸各種按揭貸款,一刻都不敢失業。

公司很多準媽媽都是從懷孕到生,一直堅守到工作崗位上,盡可能的將更多的產假時間留給快出生的寶寶,可以多些時間陪伴。

可是,休完產假后,又不得不重返崗位,家里的老人就需要常駐幫助照顧孩子。

從兩人世界一下子變成了四口或者五口之家,很多家庭矛盾不可避免的就產生了,但又不得不屈服現實、忍氣吞聲。

很多有娃后不得不離職親子照顧的,因為沒有了穩定的經濟來源,往往也無心打扮、給自己花錢,頭一兩年基本上都是圍著孩子的屁屎尿打轉。

好不容易把娃拉扯上幼兒園,想著可以舒口氣,干些自己想干的事。

這時候,再來個二胎,等于把老路又重新走了一遍。

好友心儀有一個小姑娘,上幼兒園了,當大家問她二胎計劃時,她明確表示: 沒人帶,不生了。

可不是,法學專業的她,本可以有一個光明的未來。但是為了閨女,犧牲掉最適合奮斗的時光。

現在30+再出發,重新進入職場,也只能做些最基本的行政工作。

身邊很多寶媽總是吐槽自己的婆婆,如何不會帶孩子,但是又不得不依賴老人。

一個娃、兩個娃,基本上孩子拉扯大,至少要和老人一起生活小十年。

這時候,在外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家,基本上也七十歲左右了,他們也習慣了城市的生活。

大機率以后是要一直生活在一起。

「你幫我帶小,我為你養老」這也是基本的人之長情了。

社會調查顯示: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普遍過得更好

傳統觀念都認為,一個家庭至少要有兩個孩子,即便前幾年過得艱難點,好日子在后面呢。

其實,不然, 據相關社會調查顯示:人到中年后,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普遍會過得更好。

身邊也有例子佐證:

有個高管姐姐,老公也是某知名企業的CEO,家里有一個男孩,婆婆給孩子帶到國中入學住校,就回鄉下老家了。

因為自己和老公自身都非常優秀、進取,孩子不僅在我們本地一所重點中學就讀,長得陽光帥氣,成績也十分優異,根本都不用這位姐姐操心。

她大部分時間都投身工作中,也在公司中身居要職。

而且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看她朋友圈曬晨跑、曬美食、曬感悟提升,總之日子過得瀟灑自在。

反觀自身,已到了不惑之年,雖進入職場小二十年,但是依然在基層打拼、受盡各種冷眼和不公平待遇,內心也是五味雜陳。

職場上不如意,生活中大抵也過得一地雞毛。

一邊育兒反省,一邊又忍不住朝大寶發飆,因為叛逆期的他總得成功的挑起我的怒火,找到我的軟肋進行「攻擊」。

老公在家的時候,總是因為教育觀念不和而爭吵、指責對方。

老公出差,自己下班之后說是帶兩個孩子,肯定要厚此薄彼。往往一邊吵著大寶,這邊要和妞妞互動。

前幾天家里就發生一場大戰,這也是屢見不鮮的事。

但是事后看到大寶寫的詩,才驚覺一身冷汗:孩子什麼時候就長大了?

說是「不忽視孩子的感受」,又怎麼可能「兩全」?

心理學也給出解釋

發展心理學家埃里克森將人的一生,從嬰兒期到成熟期,分為8個階段。其中,成年期(25—50歲)的最大矛盾在于,生育與自我專注的沖突。

尤其人到中年,隨著身體和精力的消散,會面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① 精力投注的問題

多一個孩子肯定多費一份心。絕不是所說的「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的說法。

現在生易、養難。尤其現在科學喂養、科學教育,父母在一個孩子身上投注的心血,非常人能夠體會。

② 贍養老人的問題

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不會出現所謂的「責任分散效應」。

責任分散效應源自一個 心理學現象 ,意思是隨著加入人員的增多,會對被「救助」的人員更加冷漠、袖手旁觀,等待他人施以援手。

同樣,在一個家庭中,更多的子女可以分擔贍養老人的義務,但是也容易出現「旁觀者心理」,把預期寄托到其他的兄弟姐妹身上,造成老人被互相推諉、無人照顧的現象。

而一個家庭中只有一個孩子,這個孩子會知道照顧父母的責任,并對父母的需求及時作出回應。

③ 家庭壓力的問題

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家庭關系簡單,一家三口,小康水平,對于家庭成員來說,不必應對復雜的家庭系統,無論是從心理承受還是物質生活水平來說,相對都更幸福些。

今日話題:你覺得一個家庭中只有一個孩子,好嗎?


🌟撞得太離奇 機車在貨櫃車底呈「翹孤輪」狀
2023/06/04
🌟轎車離奇「倒插魚塭」 七旬翁不幸身亡
2023/06/04
🌟轎車狠撞騎士!路過母子也鏟飛 女駕駛下車「這舉動」惹怒全網
2023/06/04
🌟獨/阿嬤你怎麼了!「滿臉血」搭車 嚇壞司機
2023/06/04
🌟誰家阿嬤超狂「逆向騎上快速道路」!車陣中狂鑽駕駛嚇傻 網驚:子孫發大財
2023/06/04
🌟心要隨風而動、隨雨而下,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
2023/06/04
另類的宣傳?日本巖手縣吉祥物《長腳的小拳石》激起網友惡搞創作魂!
2023/06/04
小孩子都比你強!《寶可夢卡牌價格被炒翻》小學生嗆黃牛:丟臉的大人!
2023/06/04
網友爆料《寶可夢蚊香蝌蚪真實身份》,原來蚊香的靈感是「腸子」的形狀?
2023/06/04
高達1840套!日本議員《公開家中任天堂收藏》網友驚:簡直是DS卡帶圖書館!
2023/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