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媽談育兒
沒有風浪便沒有勇敢的弄潮兒,沒有荊棘也沒有不屈的開拓者,若沒有「竅門」可能也不容易培養出主動學習的孩子
新學期第一天,老師就在群里發布班級通知
通知的主要內容,就是經歷了一個假期后很多孩子都不在狀態,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和書寫質量低下…
總而言之,新學期的第一個周就是要抓緊時間幫助孩子扳回學習狀態
而關于孩子的學習狀態表現,我認為任何 高級學問都是從苦根上長出來的甜果,想要學到很多東西的訣竅,也就是不要一下子學很多
同樣道理,孩子的學習態度也是在 一點一滴的體驗中逐見分曉,更需要家長耐心一點、細心一點培養
因為主動學習的孩子也是要靠培養的,那些 與生俱來的學霸天賦真的是極少數,什麼樣的 成長氣氛、學習環境,這對孩子的學習領悟都大有影響
所以,想讓孩子在學習中表現得積極主動,那麼家長就需要起到一定的培養作用、懂得運用一定「竅門」
比如,以下4種培養技巧就有著不錯的引導和推動效果,家長現在知道還不晚:
竅門一:
強化外界認可
池塘里住著一只脾氣急躁的烏龜,它和經常來池塘的兩只大雁成為好友
可有一年突遇干旱,池塘里的水已經干涸了,大雁打算南飛,烏龜卻無處可歸
烏龜很想跟好友到南方生活,可是它不會飛,也爬得太慢了
于是,兩只大雁想了一個辦法
它們找來一根木枝各執一頭,讓烏龜咬著中間,起飛前還特意叮囑「不要開口說話」
本來 萬無一失的事情,可半路上被一個小孩發現了,小孩覺得特別有趣,然后便追著嘲笑說:「這只烏龜真狡猾」
本來是比較開心的「飛行」體驗,烏龜一聽到這里就發怒了,它很想開口罵幾句小孩
結果,剛張嘴、還沒罵出口就從空中摔落,一命嗚呼
這個小寓言故事就告訴我們,真正的優秀不只是自我感覺良好,還要經得起外界的考驗和挑戰
寓言故事如此,孩子主動學習的態度培養也是如此
而一個真正能做到 積極主動的孩子,他們身上往往散發著外界認可的閃光點
尤其是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可塑性比較強,從小讓他們知道「我能行」,比總想著如何讓別人說「你真棒」更有成長意義
比如,把「挑毛病」轉化為「找優點」就是一個特別不錯的培養竅門
有一個女孩寫作業特別慢,從放學寫到半夜,作業本上還沒有寫幾個字
正在媽媽崩潰大罵時,女孩 忍無可忍地怒懟道:你能不能不要一直挑毛病,我根本就沒有辦法寫作業了」
原來,女孩從寫作業開始就一直被媽媽挑刺,不是字寫得不如其他同學,就是姿勢坐的不夠端正
一路嘮叨挑刺下來,原本寫完的作業就在情緒低落下擦了重寫、寫了又擦
其實,每一個孩子身上都有不同的 閃光點,只有先學會發現閃光點、才能發揮優勢
如果孩子寫字差、坐姿不端正了,我們可以夸夸他們的「懂話」積極呀
比如,我們說字跡潦草時孩子擦了重寫,這個時候夸夸他們態度的積極端正,你會發現孩子寫字的時候更能一筆一畫
所以,不要總是拿自家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
竅門二:
獲得自我認可
鄰居有個女兒叫小蓮,她就是傳說中的三好學生:學習好、習慣好、品德高
上學第一天,別人都撒嬌要爸爸媽媽接送,或者從家里拿些零食邊走邊吃
小蓮卻 一如既往地背著書包、手里拿著一本書邊走邊看,那種 積極主動的學習精神,路邊看到的家長們都 不知覺贊嘆,并拿出來和自家娃對比
還有一次放學,小蓮拿著一本作文書看得 津津有味,我和女兒在身后喊了好幾遍都聽不到
直到追上后才發現,原來小蓮正在看優秀作文書,而所看到的那篇作文,剛好是才進行語文測試的作文題
這大概就是現實版的「書中自有黃金屋」了
開學第一天,我向鄰居請教「如何幫助孩子扳回學習狀態」,她卻告訴我:「永遠不要指望一個孩子可以自己自律、自覺」
原來,小蓮并不是一開始就如此 酷愛看書、積極學習,之前一到學習的時候不是餓了、就是渴了,心思完全 不在狀態,學習自然也是 一塌糊涂
眼見著 自由散養不起效果,鄰居才發現指望孩子 自覺學習根本就是個笑話,尤其是在孩子貪玩的年紀里散養,更是為人父母的失責
從那次之后,鄰居便開始注重小蓮的 自我認可培養,因為在多次輔導中發現,越是自我認可的事情孩子越是有激情
就比如說,小蓮寫作業總是心不在焉的時候,鄰居是這樣嘗試改變的:
首先,需要改變目標
缺乏主動學習也是在于自身缺少動力,先培養孩子善于動腦、動手,還有傾聽習慣
比如,小蓮手里拿著作業本,眼睛卻朝著其它方向時,鄰居會用欣賞的口吻說「阿蓮,你現在寫的字是越來越端正了,看你寫作業真的是一種視覺享受呀」
說完之后,小蓮的嘴角便不知覺上揚,并更加認真地書寫
其次,需要循序漸進
不要想著一下子讓孩子能拿多少高分,先幫他們制定一些小目標,從 一點一滴的成功和體驗慢慢感受自信,獲得成就感
比如,小蓮閱讀總是走神、無法專心閱讀時,鄰居會從小目標開始慢慢管理,從繪本繪畫開始激發學習的 想象力、和 描述力
要知道,成功就是一種感覺、是一種習慣,它們是可以被塑造的
所以,好的主動學習狀態請讓孩子從 興趣體驗、和 目標規劃慢慢培養
慢慢地,那些 脫穎而出的知識將會成為孩子最大的成長底氣-自我認可
竅門三:
要對事不對人
有位智者,每天要為 成百上千的人答題解惑,他從早忙到晚幾乎沒有一點空閑時間
恰巧有一天,這位智者打算出一趟遠門,可回頭看看,他又特別擔心自己走了之后,就沒人能為民眾解惑
正 愁眉不展之際,一位打掃庭院的清潔工前來 自告奮勇
他說「我每天在這里打掃庭院,聽您給那麼多人解惑,就算是聽也聽會了」
盡管智者還是有些不放心,但也找不到其它更好的替代方案,便讓清潔工代替
過了幾天,智者歸來,沿途看到很多民眾滿臉笑容地往回走
智者還以為是清潔工每天 耳濡目染,學到了真本領
不曾想,清潔工什麼也沒說、什麼也沒做
正當智者擔心會因此不再有民眾上門時,又來了幾個相約前來解惑的人,可是那些人直接無視智者 徑直朝清潔工走去
只見,那些人喊了清潔工一聲「智者」后,就開始 滔滔不絕地講著自己的事情,而清潔工則是認真地聽著、然后時不時地點點頭
最后,解惑人說完自己的事后便道謝離開,來的時候一臉愁容、走的時候滿臉笑容
自始至終,清潔工沒有說過一句話…
而智者在看得 目瞪口呆同時,他也總算是明白了,其實民眾不缺答題解惑的智者,而是需要有個善于傾聽的理解之人
民眾需求如此,孩子的學習成長也是如此
更多時候,我們需要的也不是孩子考出的分數有多麼高,而是始終保持一顆 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在這方面家長就應該多學學故事里的清潔工,學會做好一個 傾聽者
任何時候也要記住,不要把孩子跟他的具體表現放在一起,學習的時候做好積極培養,生活的時候做好習慣培養,必要的時候還要多做事、少說話,
比如,孩子回家第一件事打開電視、而不是作業本時,我們別吵別鬧,到孩子的房間里找幾本書津津有味地讀一讀,然后再提一些問題
哪怕這個動作是「裝裝樣子」,也可以很輕易地吸引孩子的視線
畢竟,有哪個孩子愿意拒絕一個當「小老師」的機會呢
尤其是平時對孩子過于嚴格的強勢家長, 突如其來的角色轉變會更容易起到積極調動作用
而當孩子的視線、和思路都轉移到房間時,電視里動畫片的 吸引力就會大大降低,那麼一個積極學習的環境氣氛,對孩子的主動影響也自是不凡
所以,不管任何時候都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是 齊肩共行的好伙伴,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掌舵者、批判者
在這樣對事不對人的情況下,孩子的「動手」和積極主動就會成為一件 自然而然的事兒
竅門四:
增強抗壓能力
一個主動學習的孩子,不僅具有良好的 生活習慣、還少不了頑強的 精神面貌,不管在什麼樣情況下經歷怎樣的失敗,他們都不會 輕易言敗地說放棄
因為,頑強的孩子理智會戰勝焦慮,在面對挫折時可以更好地了解問題的所在原因,并主動去掌握或突破困難的方法與技巧
有一個朋友,家里來客宴請大餐時她讓兒子去樓下買鹽
結果,男孩過了近30分鐘才回家,說是錢丟了,在路上來回折返著找錢
丟錢來就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但孩子回來之后就一直 悶悶不樂,甚至連飯都吃不下
這件事情給我留下的印象特別深,同時也體現了一個孩子在面對挫折時的 失敗消極,他們甚至整個狀態都是 糟糕、悲觀的
想要培養出一個主動學習的孩子,很明顯,抗挫折能力增強是 必不可少的一步
而這個時候,可以說幫助孩子營造 自信成長環境就是增強抗壓能力的最佳竅門
比如,當孩子受到質疑和否定時不要翻舊賬,問問孩子:「你覺可以怎麼做」,或者「這個方法可能還需要點什麼」
幫孩子 理清思路、改變結果,讓孩子先相信自己有能力提高成績,這才是他們是否優秀的先決條件
另外,孩子在學習以外方面,有興趣愛好并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當孩子能積極完成作業的情況下,鼓勵他們開展更多 興趣愛好,不僅可以從中找到更多自信、體會到更多成功樂趣,還能有效地將 勞逸結合發揮更好
請記得,讓孩子從此把學習當成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逃避、或厭棄學習,這才是每一位家長最應該做的事情
所以,孩子身上的 自覺自律需要良好的生活環境影響,更需要父母的正確示范和引導
也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天生就懂得自律的孩子,那些自覺又成績優異的孩子,與其說他們熱愛學習,倒不如看成 懂得自律、堅持上進
這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不要對孩子要求太高、家長也不能甩手放任不管
從以上四個培養「竅門」開始,包括:強化外界認可、獲得自我認可、支持興趣愛好、要對事不對人
把這些 好習慣、培養竅門提上日程,當孩子能夠在參與中找到自信,在自信中找到成就感時,他們自然就會把主動學習當成一種 自然而然的生活習性
那麼,關于孩子主動學習這件事情,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