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養兒」的教育觀念,不知害了多少男孩?
朋友曉燕兒女雙全,兒子九歲,女兒剛剛三歲半。兩個孩子的性格差很多,女兒是個妥妥的「女漢子」, 哥哥 就比較 內向自卑 。
哥哥正在拿著學習機讀英語,妹妹跑過來,一把搶過學習機,臉上做著鬼臉,哥哥急得眼眶發紅,爸爸卻板著臉說:「你一會兒再讀, 這點事值得哭 嗎?」
媽媽覺得自己很驕傲,說女兒是小棉襖,兒子也是貼心的暖男一枚,兒子很聽話,也知道處處讓著妹妹。
兒子從小喜歡下圍棋,學校在暑假組織了圍棋夏令營,當同學們去參加的時候,媽媽才知道兒子并沒有報名。
媽媽吃驚地問孩子:「你怎沒有報名?你不愿意參加嗎?」
兒子低著頭說:「我覺得報名費很貴,我怕花媽媽的錢。」媽媽瞬間又覺得自己非常感動了,孩子可真是懂事。
雖然家庭還是比較富裕的,但是,我覺得這個 孩子已經非常「心窮」 了。媽媽一直沉浸在孩子很乖的表象里,孩子的性格成長、未來的發展卻已經偏離了正常的軌道。
男孩也需要爸爸媽媽的愛,而不是因為他是男子漢就需要提前獨立,不能黏著爸爸媽媽,不能和爸爸媽媽一個房間睡覺,不能犯錯誤。
過度「窮養」,讓孩子沒有安全感而變得自卑、討好,如果你了解男孩子的成長規律,大概就不會這樣做了。
0~6歲,男孩也需要媽媽的高質量陪伴,別讓孩子缺乏安全感
孩子的0~6歲在身體的發育、性格的培養,以及智力開發等方面都是一個重要的階段。男孩在這個階段會比女孩更幼稚,更需要媽媽的陪伴和引導。
男孩活潑好動,可能會更調皮搗蛋,但是,媽媽不要以「 我不要你了 」這樣的理由經常威脅孩子,孩子依賴父母生存,媽媽的愛是孩子內心建立安全感的重要因素,媽媽的愛和關心能讓孩子更自信。
6~13歲,爸爸是孩子的榜樣,漸漸長成男子漢
男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爸爸的陪伴,爸爸是孩子逐漸長成男子漢的榜樣,爸爸的帶娃方式對男孩的成長也有很多的好處。
爸爸的行為習慣和媽媽有很大的區別,爸爸的 粗枝大葉 反而會讓孩子的獨立性更強,爸爸 喜歡冒險 ,讓男孩更勇敢。
爸爸的力量、勇敢會給男孩更多一點的安全感,建立男孩的自信心。
男孩13歲以后,媽媽要學會放手
一個優秀的孩子都是具備創造性的,孩子在進入青春期以后,父母的影響就不是那麼重要了,而父母對孩子的引導也應該以建議為主, 減少對孩子的命令和禁錮 ,學會逐漸放手。父母舍得放手,孩子才能敢于挑戰,才能成就未來。
每一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正確的教育方式更重要。男孩也沒有天生的勇敢,沒有天生的軟弱。
父母養育男孩,不要相信「窮養」定律,在以下幾個面更不能「窮養」
首先,關愛方面不能窮養孩子,得和女孩一樣多。
如果你的兒子很傷心,也請你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 不要讓他一個人扛著所有。
男孩可以堅強勇敢,但是,他們也需要父母的陪伴和關愛,特別是家里有兒子、有女兒的父母,不要讓男孩感覺到自己被冷落。
父母的愛是孩子最好的營養,父母有時間多陪陪孩子,孩子需要父母的關注,父母的愛可以讓他們內心充盈,健康成長。
其次在尊重和鼓勵方面,不能窮養男孩。
父母的冷落和打擊會讓孩子陷入自我懷疑,產生自卑、焦慮等負面的情緒。男孩的活潑好動是天性,但是,也有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太調皮,總是用各種方式打壓他們,親子關系緊張,孩子的自尊水平也很低。
家里有男孩的爸爸媽媽,我覺得更應該 對孩子多一點耐心 ,父母想要男孩積極向上,更應該學會 保護他們的自尊心 ,而不是傷害他們。
多給男孩一點尊重,成功的時候給孩子肯定,失敗的時候給孩子鼓勵,他們一定會勇往直前,成為越來越好的樣子。
最后在成長空間方面,不能窮養男孩。
如果說女孩是一盆花,男孩就是一棵樹,花朵可以在家里綻放,大樹卻不能在室內成材。
許多父母把孩子的未來規劃完整,不允許他出錯,不能有自己的想法,男孩最終也不會有出息。
男孩的成長需要更大的空間,父母要多帶孩子出去歷練歷練,給孩子多一點自己選擇的權利,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孩子有更大的自由發展的空間,他才能長成一棵大樹,而不是一株盆景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離不開父母的呵護、理解、支持,做睿智的父母,培養出優秀的孩子,是最幸福的事。
互動話題 :你覺得男孩應該如何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