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媽談育兒
「你們都討厭我,我也討厭你們」
女兒喊出這句話之后就沖出臥室,隨著「哐當」的關門聲響起,我一個人愣在原地
上個月的一個周五
大女兒午間放學回家對我說:「媽媽,我想要買個東西,就是能換裝的手工貼紙」
當時,我并沒有急著拒絕
而是以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態度對她說:「你家里的貼紙和玩具已經有很多了,買了又不珍惜它可不行哦,所以,你買什麼東西前,一定要想好是不是真的需要,能不能好好愛惜」
女兒急忙回答:「我會好好珍惜的,這次一定會」
看了急躁的女兒,再聽著不過大腦的話,我無奈地搖搖頭
因為,同樣的話不知道向我承諾過多少次
這次呢,我也沒有再縱容,態度強硬地告訴她:「不行,你到學校是去上學的,不是買東西去玩的,如果學習上有需求那肯定會應允你」
這句話一出,玻璃心的女兒當場就耍脾氣,一哭二鬧三耍橫,當威脅還是得不到滿足后就出現了開頭一幕…
看著動不動就哭鬧、耍橫,還 一言不合就摔門叛逆的孩子,我知道,玻璃心的孩子并不是長大就好了,有些心理問題如果不早注重,長大以后可真的是管不住了
01
自尊心理:當眾批評會讓孩子自卑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小視訊
視訊里,兒子正在哭著懇求爸爸「你能不能別總是當著同學的面批評我」
光是看視訊可能覺得這個兒子也太 玻璃心了
現在只不過是批評幾句就受不了了,那以后到了社會上該怎麼辦
實際上,每一個 愛哭愛鬧的孩子背后,都承受著不同的 心理問題
視訊里的男孩也是一樣
爸爸是一個 心直口快的性格,每次接兒子放學時一看到缺點就會當場批評指責
有些小毛病被同學聽到后,還經常拿著在班里 嘲笑他,這件事讓男孩的心理留下了很重的 陰影
視訊開頭那次,爸爸想送兒子去學校,但孩子說什麼也不肯
在父子倆 你一言我一語的爭執下,男孩開始哭訴說:「你總是當眾說我的缺點,我也是有面子、有自尊的人,要是我對你同事說你喝酒喝到說胡話,你是不是也覺得沒面子了」
兒子的一番靈魂反問,讓爸爸 語塞地說不出話
是呀,成年人有時把面子看得比 榮譽還重要,小朋友又何嘗不是呢,當眾批評會讓孩子失去自尊、內心也會逐漸自卑
而那些不懂得給孩子留面子的家長,最后也很難養出真正 內心強大的孩子,
所以,教育好玻璃心孩子的第一步就是:人前留自尊,嘴下留情面
當孩子所處的環境是積極、且充滿鼓勵氣氛時,他們動不動愛哭的脆弱自然會慢慢被樂觀取代
02
無助心理:遇到處理不了的事情就哭
之前,帶女兒去游樂場玩時,親眼目睹了一位媽媽對女兒的「玻璃心」教育
4歲女孩桐桐,本來在游樂場和小朋友們玩的特別開心,一旁媽媽時不時地看看手機時間,并不停地提醒桐桐:「時間快到了,你要抓緊時間玩兒」
為了能和朋友多玩一會,內急的桐桐便瞞著不說話,直到臨走時媽媽才發現桐桐把褲子尿濕了,周圍的小朋友們也跟著在一旁看笑話
看著 滿臉通紅、抽泣不止的女兒,媽媽又氣急地批評說:「哭什麼哭,你都多大了,需要尿尿不知道喊我嗎?就你這樣動不動就哭的玻璃心,以后再也不敢帶你出來了」
臨走時,我還看到了桐桐眼里藏不住的緊張害怕,那是一種不被理解的無助
孩子貪玩出現尿褲子的情況,說來慚愧,我的4歲小女兒半月前在親戚家也發生過一次
幾個孩子聚在一起 你追我趕別提有多熱鬧,正當 玩得起勁時女兒突然大哭起來,驚慌的幾個親友們連聲安慰,可女兒就是哭、什麼也不愿意說
那個時候我心里就有些 焦躁了,被大家捧著關心還越哭越起勁,這不就是 不知好歹嘛
本來想上前把女兒教訓一番,想了想女兒平時就有些玻璃心還是克制住了
我蹲下和女兒保持一般齊的距離,并輕輕地拉住小手問了一句:「怎麼了,為什麼突然哭得那麼著急」
姑娘有些不好意思地對我說:「我不小心尿褲子」
能感受到女兒滿臉的 尷尬,這件事我并沒有 大張旗鼓,而是把它當做小秘密,給足安全感后再帶著女兒回家換褲子
在告別親友走在回家的路上,小家伙突然湊過來抱著我說:「媽媽,謝謝你,我以后再也不貪玩忘記上廁所了」
我知道,尿褲子對孩子而言是一件丟人的事兒,他們哭,或許并不是玻璃心、也不是不知好歹,而是不知道如何處理突發情況
這個時候孩子最需要的也是 理解、尊重,你能走進孩子的需求和擔心,玻璃心的問題自然就會得到妥善解決
所以,當孩子突然大哭問什麼都不要說時記得先安撫他們糟糕的情緒
我們可以抱一抱、拉拉小手,也可以通過和孩子平齊溝通等方式產生信任,當孩子不再那麼敏感時自然就不會 只用哭代表無助了
03
倔犟心理:一聽到批評就爭對錯
說起玻璃心的孩子,很多家長第一反應就是:「這娃太脆弱了」
其實,玻璃心孩子也有倔強的一面,他們的暴脾氣一般是源自于:被否定后的不服氣
我的大女兒就是這樣
繼「你們都討厭我,我也討厭你們」之后
為了改善女兒身上的倔犟問題,我不斷嘗試了很多新方法
有語言激烈、進步表揚,還有給孩子零花錢讓她自己去買需要的東西
但多次嘗試下來,我發現 倔犟心理的孩子就是缺乏被認同感
特別是一聽到批評就爭對錯的抬杠,只不過是他們為自己的想法力爭位置罷了
就拿開文提到的「女兒要買換裝貼紙」來說吧
這件事倔犟了一個星期之后,女兒還會時不時地到我身邊來吹 耳邊風:「媽媽,你就給我買嗎,我保證這次一定會好好愛惜的」
當問及為什麼對換裝 情有獨鐘時,女兒 毫不掩飾地說:「里邊的古裝服飾太漂亮了,我就想過過眼癮」
事情到這里也就捋清楚了,女兒喜歡玩「換裝游戲」是因為愛美心,而我的不允許是擔心會影響學習,但就因為如此就該剝奪孩子的興趣嗎
不,讓教育換一種態度后,你會發現倔強的孩子也有不一樣的風采
得知女兒喜歡玩換裝游戲,我就答應她「你每天要是能按時把作業完成,我就給你當模特,你想怎麼打扮就怎麼打扮」
而經過一段試行之后,我發現 投其所好的建議真的可以 藥到病除
自從成為女兒的換裝模特之后,她身上的無理要求越來越少了,哪怕是遇到不敢提、或者特別 倔犟的事情,經過一番商議后也很快就能回歸和諧場面
所以,好的親子關系從來都是「處」出來的,而不是孩子倔犟、你也倔犟
當兩個人都多少能朝對方聚攏一些時,哪怕再難的問題也會得到解決
04
討好心理:迎合別人而委屈自己
玻璃心孩子比較明顯的特點就是一說就哭、害怕批評
而長期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也難免會出現討好心理,特別是多胎家庭下孩子的 迎合心理就很強
我認識一位媽媽,她今年剛生了第四胎
說實話
在一胎接著一胎的比拼里我羨慕她的勇氣,也特別好奇一雙手是怎麼帶得動四個孩子
一次偶然的機會,這位媽媽帶著剛出生不久的小寶寶到我家里做客
那天,大寶、二寶、和三寶都去上學了,就剩下襁褓的女嬰隨身抱著
小baby剛進家就哭了好幾場,正在廚房做飯的我也忍不住 一探究竟
結果我發現一雙手抓四個娃的帶娃方式確實很特殊
只見,小家伙躺在沙發上不停地扭動、哼哼,媽媽只坐在一旁用腿堵著玩手機,對于寶寶的反抗和哭鬧卻完全 視若無睹
見此一幕,我提醒說:「把孩子單獨放一邊還是不太安全吧」
媽媽卻一副很有經驗的模樣告訴我「沒事,她現在還不會翻身,哥哥姐姐小時候不知道摔了多少次床,現在不也是照吃照喝一點事都沒有」
再後來,吃飯時襁褓里的嬰兒怎麼也哄不住
本來以為媽媽會先哄娃再吃飯,沒想到脾氣有些急躁的她直接開吼:「你有完沒完,再哭哭,就把你給扔了」
神奇的是一番吼過,小寶寶還真不哭了
媽媽還驕傲地告訴我,她的另外三個孩子平時可乖了,每個孩子放學回家都搶著干家務
聽著媽媽的話我遲疑了片刻「難道真有不貪玩的孩子嗎」
可看了看懷里似乎聽得懂被批評的小寶寶,我 恍然大悟:「襁褓嬰兒都害怕被批評,更何況是一天接著一天長大的大寶貝們呢」
那些不屬于同齡人的成熟和懂事,可不是因為懂事而搶著干活,而是害怕被批評所以才會刻意討好
而有討好傾向的孩子不是懂事,也更需要得到家長的關注和指引,如果從小養成討好別人委屈自己的習慣,將來也不會生活得幸福,甚至連自己都覺得失敗、沒有自我
所以,愛孩子記得從拒絕 討好心理開始,認真對待每一個孩子的不同性格,哪怕精力不夠,也要經常對孩子多一些耐心和反問式溝通
比如:「怎麼了,可以跟我說說嗎」,「遇到了什麼不開心的事兒,說出來看看爸爸媽媽能不能幫忙解決」……
05
任性心理:知錯不改、還愛推卸責任
家里有一個任性的孩子是什麼樣感覺
單位被公認「活寶」的同事小李,最近幾年就因為他女兒的任性一直愁眉不展
因為琴琴是獨生女的原因,平時就習慣在兩大家的寵溺下 為所欲為
琴琴媽媽就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女孩子天生就要富養,再說又是一個閨女,不讓她從小生活得跟公主一樣,就對不起你們一家五口人出去掙錢」
那過度滿足的富養模式,讓琴琴從一年級開始就花錢隨便,媽媽給了,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還私底下給
早年前,得不到就任性的撒潑打滾,在老人的眼里還是「長大就好了」
可在蜜罐里泡大的孩子,如果遇上任性心理還不注重引導,最后發展出的就是人品丟失
聽小李說,琴琴從初一開始就只穿名牌,甚至還經常嘲笑其他同學穿地攤貨
因為攀比心嚴重,身邊所依附的,都是那些企圖從琴琴身上得到好處的「毒友誼」
初一下半學期那年,琴琴回家朝媽媽要500元錢買鞋
媽媽一聽就有些不可信,畢竟才買的新鞋穿在腳上還沒有下水,條件再好的家庭也 招架不住如此敗家
思緒一下,媽媽拒絕說:「買鞋等周末帶你去買」
話還沒說什麼,琴琴就開始任性地發脾氣說:「你今天不給我,我就不去上學了」
被如此一威脅,媽媽的情緒就上來了,她開始不停地教訓說:
「你要那麼多錢到底干嘛」「是不是又跟那幫狐朋狗友沒干好事了」「要錢沒問題,但必須要用在學習上」「一看你就是謊話連篇,你是不是把我當傻子了,一個謊話接著一個謊話騙我」……
話說到這里,任性又倔驢脾氣的琴琴直接開始坐在地上哭鬧:我看你們現在就是嫌我煩,不愛我了」
看著知錯不改、還一個勁地推卸責任的玻璃心模樣,媽媽沒忍住,第一次動手狠狠胖揍了女兒一頓,同時因為太生氣還半夜犯病跑到急診科輸點滴
小李的家務事讓我深有感悟
而教育孩子呢,其實就是一個充滿未知的結果
正如小李的女兒琴琴,整個的「被寵壞」模樣,任性里還帶著叛逆
特別是撒潑哭鬧的威脅看起來是玻璃心,其實就是太好生活下的抗挫折能力太低,之前的生活有多麼 伸手即來,后續的挫折也就有多麼 難以接受
像琴琴之所以總說「你們現在就是不愛我了」,其實就是 前后落差太大形成的后期玻璃心
所以,為了讓孩子更健康、更茁壯地成長,請記得不要讓孩子從小泡在蜜罐里,該疼的時候疼、該養成好習慣的時候也不要縱容
讓孩子 健而有實地成長,能 穩穩當當地走好每一步,這便是家長送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禮物
那麼,關于孩子說哭就哭的玻璃心這個育兒話題,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