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為啥家長越輔導作業越崩潰?陪讀常犯的4種錯誤,你中了幾個

為啥家長越輔導作業越崩潰?陪讀常犯的4種錯誤,你中了幾個
2023/04/05
2023/04/05

一提起輔導孩子寫作業,家長就有一大堆抱怨。

閨蜜家娃才上一年級,閨蜜就因為輔導作業哭了好幾次,抱怨自從開始給孩子輔導作業,頭髮都白了好多。

有的家長特別羨慕學霸爸媽,覺得他們學歷高,孩子遺傳的基因肯定好,輔導作業也一定游刃有余。

然而看完網上的一群高學歷爸媽輔導作業的經歷,讓我們意識到, 孩子在寫作業折磨父母這件事上真的是無差別對待!

一位清華畢業的爸爸就因為給孩子輔導作業,氣得說話都結巴

一位博士媽媽因為孩子寫作業超級慢,氣得哇哇大哭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丁延慶,夫妻倆都是妥妥的高材生,在輔導女兒作業上也是無可奈何,丁教授稱,每天放學都讓女兒到自己的辦公室,學習寫作業,整個樓層都能聽到爺倆的怒吼。

就連明星劉德華也吐槽孩子網課期間輔導作業,讓夫妻倆人非常苦惱。

輔導作業可謂是親子關系路上的「絆腳石」,小時候看著娃有多可愛,現在看著娃就有多可恨。

閨蜜說孩子上學前,自己是小區出了名的「脾氣好媽媽」,孩子上學后,直接變成了變成「潑婦」媽媽,一到晚上,全樓都能聽見她輔導作業的怒吼聲。

為什麼孩子平時挺機靈,一到學習寫作業就「犯傻」,看到他們呆呆的樣子,真是氣不打一處來。

實際上,家長之所以在輔導孩子作業上感到有心無力,除去智商因素, 大多數家長都犯了這幾個錯誤,不但不能幫助孩子,反而會導致輔導作業變得難上加難!

1、孩子被你嚇「傻」了

每次給孩子講題,你是不是發現孩子都一臉「呆像」?眼睛發直,腦子不轉,反應遲鈍,問什麼都支支吾吾說不出來?

讓你不禁懷疑孩子的智商是不是不夠用。

其實這真的不乖孩子,因為孩子被你嚇「傻」了!

一看到孩子磨蹭,不會做,家長就怒火叢生,暴怒「為啥這麼笨」,腦子的火會迅速反應到臉上,兩眼一蹬,聲調不知不覺就高了起來。

所有和輔導作業相關的視訊,如果你仔細觀察孩子的表情,無一不是戰戰兢兢,惶恐不安,眼神閃躲,非常不自信。

家長看到孩子的窩囊樣,氣不打一處來,更加生氣。越憤怒,孩子越不會;越不會,家長越崩潰, 進入惡性循環。

大腦前額葉部分是負責思考的,可以幫助孩子高效完成作業。暴怒的父母讓孩子感到恐懼緊張,大腦杏仁核部分被激活,而杏仁核的激活,就會抑制前額葉的功能,導致大腦停止運轉,看著一副呆呆傻傻的樣子。

很多家長說:「我控制不住啊,真的想不通為什麼這麼簡單的問題他都不會做。」

凡是這麼想的家長,其實都犯了第二點的錯誤。

2、沒有換位思考過

「為什麼這麼簡單的題,他就是聽不懂」,「為什麼怎麼講,他就是聽不懂!」

面對孩子在學習作業中犯的各種錯誤,家長的第一個反應就「不可思議「這都不會!」

但是,家長們,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這麼簡單的題,你一看就會,孩子反復講就是聽不懂呢?

父母,作為過來人,懂得自然比孩子多!特別現在的家長學歷都不錯,本科,碩士甚至是博士,看小學的那點兒東西跟玩似的。

可是對于孩子來說,這些是從來沒有學過的知識。特別是孩子的大腦,是逐漸發育和逐漸形成認知的。

你覺得很簡單,是因為你學過,你都懂,而孩子不是,第一次接觸就是讓他感到迷茫和混亂。

你覺得抄寫是很簡單的事情,但是對于手部發育不完全的孩子來說,抄寫慢是很正常的;

你想不通英語中第三人稱單數很好理解,但是對于孩子來說他就是聽不懂為什麼要變形;

你鄙視孩子聽不懂體積和面積的區別,但是對于孩子來說,圖形思維剛剛形成,聽不懂很正常。

父母輔導孩子的作業,其實就是降維打擊。

所以,在輔導作業的時候,家長一定要避免「我覺得......」的心理,而是要換個角度,從孩子的位置看看這個知識點到底是怎麼回事

先學會理解孩子,體諒孩子。

3、不深挖問題的根源

在輔導作業中只知道責罵,呵斥的家長,只會制造問題,不會解決問題,結果越能越早。

視訊中,父親惱火為什麼孩子能聽懂10+2=12,卻不懂10+8等于多少,在他心里孩子笨的無可救藥,氣得直拍桌子。

他根本就沒有想過孩子的問題到底在哪里。如果這個時候他換個方式,用數棒演示給孩子看,允許孩子數一數,和實物聯系在一起,孩子可能很快就懂了。

曾經看過一個媽媽給孩子講超市買油買二贈一的問題,孩子就是聽不懂,其實孩子就是缺少生活經驗,沒有經歷過,他就搞不懂為什麼會這樣。

當我們對孩子寫作業暴怒的時候,不如先想想到底問題出在哪兒?

是不是孩子沒聽懂?

那就帶著孩子先將今天學的知識復習一遍,將不會的知識點搞清楚,然后再寫作業,在作業中找漏洞,再講清楚,捋順。

是不是孩子走神了?

那就培養專注度,保持安靜的學習環境,給孩子一張干凈的桌子,拿走手機,靜靜地陪著孩子寫作業

是不是你講題的方式有問題

坦白說,有時候真的不怪孩子。

有的家長確實在講題上比較笨,他會但是講不明白,孩子自然就聽不明白。如果是這樣,不妨求助講題軟件或者老師,再或者您先提高下自己的水平。

想解決問題,就要先找到問題出在哪里,只會暴怒是毫無用處的。

4、輔導方式有問題

在輔導作業的時候,有的家長話太多了。

一會兒說孩子字寫得不好,一會兒啰嗦孩子做題不對。如果是這中情況,請您做一個閉上嘴的家長,安安靜靜等孩子全寫完,在檢查的步驟在指出問題。

還有一種家長,講得口干舌燥、七竅生煙,結果孩子一做還是錯,為啥?因為你懂了不代表孩子懂了。你將學習的主角搞錯了。

遇到孩子不懂的時候,我們要讓孩子先講講,聽聽他的理解和思路,發現問題到底出在哪兒,然后再教孩子。

特別是講題的時候,不要一看孩子不會,就開始給孩子講,再加上憤怒的情緒,往往效果并不好。

我們要學會用 「費曼學習法」,鼓勵孩子多表達,多講解,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僅鍛煉了理解能力,,表達能力也促進了孩子思考,更利于主動地找到問題。

輔導作業,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這件事之所以不容易,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家長搞錯了方向,總是站在上帝的角度看問題。

對于孩子來說,也是第一次學知識,不會不懂很正常,我們要做的是幫助理順知識,越是犯糊涂,越是需要家長的幫助,而不是指責。

所以,想提高作業的速度和效率,首先要改變的并不是孩子,而是家長。當我們學會理解孩子,體諒孩子,找到孩子磨蹭不會的原因后,孩子系作業的效率才能真正提升上去。

用戶評論
相關推薦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