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內本科的「鄙視鏈」:第4檔望塵莫及,倒數第2檔受盡委屈

國內本科的「鄙視鏈」:第4檔望塵莫及,倒數第2檔受盡委屈
2023/03/18
2023/03/18

我國的教育發展分為兩個大方向:基礎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提高。現如今,這兩者都有了比較卓越的成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高等教育的蓬勃發展: 目前我國的高等學校共有3013所,其中本科院校共有1270所,大學生越來越多,不罕見的背后,其實是教育發展的必然結果。

在報考選擇時,家長最喜歡參考的就是院校排名,但現在的排名紛亂復雜, 官方的排名含糊其辭,民家的大學排名又注水嚴重,因為排名問題而引發的大學之間互相歧視的現象,反而形成了一種「歧視鏈」。

國內本科的「鄙視鏈」:第4檔望塵莫及,倒數第2檔受盡委屈

食物鏈有頂端,大學的鄙視鏈也同樣如此,位列頂端的,毫無疑問是藐視一切的清華和北大兩所高校。作為公認的最高學府,清華北大居于榜首,但到底誰是第一,還真不好下定論。

雖然位居頂端的清北可以藐視一切,但他們彼此之間卻并不和諧,清華和北大之間的愛恨情仇,從學校眼神到了學生,相互之間的「不對付」,也是深入人心,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得了的。

但有競爭才有有壓力,有壓力就有進步的動力,清華北大在你追我趕的過程中,為教育做出了卓爾不凡的貢獻。

位列于第二檔的院校,是超然世外的華五、人大、國防科技大和北京協和。雖然這幾所院校的分數,和三四檔院校的分數差距不甚明顯,但其院校的真實實力,也并不是分數能夠完全展現的。

位列與第三檔的,是北航、同濟、南開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不過筆者認為,國科大的貢獻和實力,放在第三檔有些受委屈,放在第二檔顯然更加合適些。

位列第四檔的是中堅12校,這些就算不是前列的985,也是風頭正盛的優質雙一流。個別院校經費充足,硬件設施和教學資源都惹人羨慕,學生畢業后接觸到的機會,也是其他院校的畢業生可望而不及的。

位列第五檔的高校,是中等的985和高檔的211,而第六檔的院校則是末流985、中檔211和熱門一門,位列第七檔的是普通211和重點一本,第八檔是末流211、普通一本和深職院。

末流211比不過普通一本?走下坡路后淪為萬人嫌

這樣的排名讓很多同學都難以接受,末流985=中檔211就算了, 為什麼末流211不如重點一本?甚至和普通一本并肩?這未免太不公平了。

實際上從這幾年呢各雙一流院校的發展來看,中等偏上的985勢頭最強勁, 而末流985和位居前列的211,則是穩扎穩打地緩步發展。

但看那些末流211,雖有著211、雙一流的名頭,可發展的的確確是在走下坡路,不是保不住學科評估僅有的A類,就是把主打專業搞得烏煙瘴氣、平平無奇。

論資源,211的資源照985院校差了一大截,論發展,偏遠地區的末流211真比不過一線城市的重點一本, 但如何抉擇,還要看學生自己的喜好了。

說到底,985和211的稱謂已經成為過去式了,如今在大學聯考填報時,專業的重要性遠大于學校本身,與其執著于211的名頭,倒不如選擇一個學科優勢明顯的普通本科。

不過就算末流211發展走下坡路, 也不至于和深職院排在一起,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211大學再不濟,在當地的知名度和認可度擺在那里,師資力量也不是深職院能相比的。

排名畢竟是個參考,沒必要太較真,在實際的報考中,仍需要明確一點, 學生考大學為的是什麼?是希望成為科研和硬核技術的高端人才,還是只希望得到一份文憑,畢業后考公、考編,進國企,再或者從事簡單的工作?

很顯然,不是所有學生都有做科研的雄心壯志,如果只是為了擁有一塊學歷的敲門磚,那選擇末流211也未必不是好選擇,至少在進入國企面試時,具備一定的學歷優勢。

筆者寄語:

若對專業有自己的喜好,但分數不高,夠不上好學校的好專業, 末流211也是個撿漏的好選擇,同學們可以報考211的服從調劑。

邁進211大學的門檻后,同學們需要做的是努力學習,保證自己的成績, 一學期結束后,如果成績達到要求,就有機會申請更換專業,以低分實現自己的夢想,何樂而不為呢。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