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古語: 「夫孝者,百行之冠,眾善之始也」,意思是:「孝」是人們各種行為中最首要的,是各種善行的起源。
「孝順」自古就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我們這些當父母的,都希望自家孩子孝順懂事, 哪怕孩子學習不好、能力不強,只要娃懂得知恩圖報、厚道善良那就沒有大問題。
高級的炫富,不是跟風曬車子、房子,而是擁有品行善良,孝順父母的后代。
為人父母最大的悲哀,不是老無所依,而是拼盡全力卻養出了個白眼狼。
從古至今「孝順」都是衡量一個孩子品行的關鍵因素,古人從孩子很小時就開始教授「孝」。
古人相信,從小尊重長輩,體諒父母的孩子,長大以后會成為得體懂事、孝敬長輩的人;而從小就叛逆胡鬧的孩子,以后很可能成為目無法紀、不懂孝順的人。
當父母的,誰不希望孩子體貼懂事?那怎麼推測孩子以后是否孝順呢?
一般而言, 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通常有以下4個特征,若出現兩條以上家長就要關注了。下面這4條希望你家孩子一個都沒占:
征兆一:不分場合,頂撞父母
《論語·》中有段對話:「子夏問孝,子曰:色難。」
子夏問孔子,什麼是孝?孔子回答:孝順父母,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
如果孩子 從小就目無尊長,不分場合亂發脾氣,隨意頂撞父母,那他長大后基本就不會孝順父母。
之前帶優米去度假,區間車上碰到過一個5歲的小男孩。因為兒童不要票,他和媽媽只有一個坐,全程5個多小時,熊孩子一直自己霸占著座位。
媽媽站累了,想抱著他坐會,熊娃不僅以兩人坐不舒服為由拒絕了,還聲音很大的質問媽媽, 「你為啥不買兩個座?我爸沒給你錢嗎?」。
看著一路上忙碌的這位母親,真的有些無奈。父母一次次的妥協,造成了孩子如今的蠻橫無理。孩子其實知道自己才是沒坐的那個人,但非但不感恩,還對媽媽橫眉冷對,惡語相向, 公共場合尚且如此,又如何指望他長大之后能懂事孝順呢?
我們 可以大膽地推測,這孩子一定是在父母的溺愛中長大,當慣了「小皇帝」,認為一切就應該以自我為中心,把別人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這樣的孩子,壓根就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出了問題。
所以, 如果父母不希望孩子長大自私自利,一定不能供著他,要讓孩子知道,他不是家庭的中心,爸爸媽媽才是,不可以對父母惡語中傷、隨意頂撞。
征兆二:自私自利,怨恨父母
某問答平台上看到過一個問題: 你見過最可怕的人是什麼樣的?
有個答主寫到: 將自私自利進行到底的人,他們的人生中沒有真心,只有利益。
這樣的例子太多,很多孩子都是因為利益,最終與父母鬧得反目成仇。
老家鄰居家哥哥考了個不錯的大學,畢業后留在了成都工作。剛畢業那兩年,交了個女朋友準備結婚,女方要求在成都買套房,給10萬彩禮。鄰居阿貝表示:買房只能給40萬,老婆生過一場重病,一直在吃藥,他還得留點錢以防萬一,彩禮只能讓兒子自己想辦法。
這樣的回復導致女方直接選擇了分手,兒子從那時也記恨上了父親,好多年過年都沒回家。眼看著兒子年齡一天天變大,還沒交女朋友,阿貝開始有些著急了。
他打電話準備給兒子介紹對象,誰知兒子在電話里吼: 早干嘛去了,我的生活和你沒關系!當時要結婚的時候你啥都不管,現在搞馬后炮有什麼用!多10萬你都不出,現在跑來當好人,我的事你別管!
你看,自私自利的孩子從來不考慮別人的處境,即便是親生父母也沒他們自己的切身利益重要。
所以,如果孩子若從小就自我為中心,千萬別以為這是小事,要及時干預, 多帶他看看探討人性的紀錄片、書籍,別讓孩子陷入自私的漩渦不可自拔。
征兆三:不守規則,毫無底線
作家劉墉曾說: 家長不舍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會有人讓孩子長教訓。
深以為然, 一個沒有規矩的家庭,是孩子罪惡積累的源頭。一個無視規則的孩子,更容易制造災難。
每個小區總有那麼幾個不守規則,家長又無動于衷的孩子。我們小區的「壯壯」是個刺頭,每次別的小朋友湊在一起玩玩具,只要他看到喜歡的,就會上手搶。奶奶也只會在一旁象征性地說「不要搶弟弟、妹妹的玩具」,從未見她嚴肅地批評過,導致這孩子 搶別人東西已經成了習慣。
有次,幾個小朋友湊在一起玩滑梯,壯壯為了排第一,直接將一個孩子推下去了,小女孩受傷縫了兩針。女孩媽媽嚇得當場大哭,抱起女兒就往醫院沖。壯壯家長看孩子闖禍了,買了水果準備去看女孩,據說 對方爸爸連門都沒讓進,直接甩了張法院傳票。
這件事在小區媽媽群里轟動一時,不少娃被欺負過的媽媽們直呼舒適,表示這家人就得好好吃一次虧才長記性。
無規矩不成方圓,父母的無底線的放縱,會讓孩子看不到做人做事的邊界。不受規矩約束的孩子是把雙刃劍,不僅刺傷別人,早晚有一天也會傷到父母。
征兆四:沒有擔當,過度依賴
最近聽到一個詞—— 全職兒女,好笑的同時又替父母們感到心酸。舉全家之力供出來的大學生,還沒體驗人生百態,就直接選擇躺平。說實話優米如果將來這樣,作為媽媽我是接受不了的。
看過一個女孩曬自己躺平后的生活:每天睡到10點起床,刷劇、看小說、美容spa、活得如同貴婦。她說父母出門工作了,自己的職業就是「女兒」, 每天人美嘴甜就夠了。
評論區更是一堆表示贊同的年輕網友,無一不向外界傳達出當「全職兒女」的幸福。優米媽就有些好奇,現在的小年輕都咋想的?把啃老說得這麼清新脫俗,還沾沾自喜的樣子,真的是讓人醉了。
現在父母尚且能為他們遮風擋雨,一旦離開父母的保護,這些孩子又該如何立足于世呢? 沒有擔當的人,不僅扛不起千斤重的生活壓力,也接不住一丁點的雞毛蒜皮。
所以如果你也碰到正在啃老的孩子,請告訴他: 緩沖可以但不能賴在家里無所事事,命由己造,福自己求!
最后想說:若想孩子孝順,就不要溺愛,該經歷的風雨讓他自己去面對,我們護得了他一時,卻護不了一世,當家長的有時必須學會很狠心。你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