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探長(共1683字,閱讀約4分鐘)
「我一定要把孩子培養成才。」
「我的孩子一定要是最優秀的那個。」
很多父母有了寶寶之后,在內心深處往往會有一定的期望:想讓孩子優秀,想讓大家都羨慕、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等等。而孩子被別人夸獎了,父母也會非常的有成就感,認為自己付出的一切都值得了。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如何培養出優秀的孩子」也是父母尤為關注的話題,而且在很多父母的心里,自己的終極目標就是 「將孩子培養成才,更優秀。」
然而,有一位老母親,卻后悔把自己的孩子培養的太優秀了,她在晚年時對于「優秀的孩子」有了新的感悟,于是便將自己的經歷說了出來。
而王奶奶的這段經歷,也值得我們尤其是家長去深入的思考。
★春節得新冠后,兒子一席話讓母親崩潰
王奶奶的兒子就是大家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從小成績優異,老師對他的評價也很高,妥妥的學霸。而且,王奶奶年輕那會兒總是教育孩子:
「一定要好好學習,為咱們家爭氣。你有出息了,才能走出咱們村兒,我和你爸就有出頭之日了。」
而這孩子也如愿考上了一所重點大學,之后又讀到了博士,畢業那年,又很順利的被一家世界500強的公司錄用。
雖然事業上在一路攀登,但是孩子的事業發展的越好,與家里的聯系卻越來越遠了。
平常兒子就很少給家里打電話,好不容易發個信息,也是兩三個字的回一句,但王奶奶并沒有看出問題,也沒有責怪孩子,反而是鼓勵孩子好好工作,干出一番大事業。
但是,大年初二晚上,老伴兒突然發燒了,渾身疼,得了新冠之后,老伴兒的身體特別的虛弱。而王奶奶因為腿腳不利索,無法照顧老伴兒,更不知道買什麼藥, 于是無助之下,只能打電話求助自己的兒子。
「兒啊,你爸現在咳嗽的厲害,家里沒藥了,你能不能想辦法寄點兒回來,我感覺我自己也有點不舒服了,怕照顧不好你爸。要不,你看能不能回來兩天,等我們熬過這幾天再回去?」
★面對母親的請求,兒子卻表現得異常冷漠:
「我這兒沒有藥,怎麼給你們寄?家里會有人賣的,我給你打1千塊錢,你買點藥和營養品吃,別舍不得花錢。我肯定是回不去了,明天要開會,我正準備資料呢,先掛了,有時間再說。」
聽了兒子的這番話,王奶奶突然淚流滿面,崩潰的對老伴兒哭訴:
「我后悔把娃培養的這麼優秀了,這幾年來,娃都沒有好好在家待幾天,不是學習就是工作,根本見不著人,聽不到他說一句話。我算是知道了,這娃的優秀,都是替別人培養了,咱倆這沒有得到一點兒好處啊。」
老伴兒像是突然明白了什麼,說道:
「我這一病啊,才想明白,你看咱家隔壁老胡的兒子,人家也是在城里打工,也離得遠,但是人家一個月都得回來看一次,每次都給爸媽帶好多東西。這不,前幾天過年,老胡那兒子又帶了好幾種藥回來,說留著備用。
這孩子啊,學習是得優秀,但是咱忘了培養孝順了。咱兒,心里就沒這個家,咱倆呀,也別指望兒子了,聽天由命吧。」
●孩子的優秀,離不開父母的教育,而孩子的冷漠與不孝,卻也是父母一點一點培養起來 的。
孩子優秀,他們便能飛得更高,走得更遠,那麼這也意味著他們離家越來越遠,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短。
但這并不代表孩子的心也要離父母越來越遠,更不是孩子自私、唯利是圖的理由。
曾經看到過一段話,那些能夠在父母身邊盡孝,伺候父母的孩子,往往是不那麼優秀,沒什麼出息的那一個。
但是, 優秀的孩子,其實也可以做到孝順父母:
抽時間回家看看、每天和父母視訊通話、給父母常買一些東西寄回去、聽父母的傾訴與嘮叨、替父母排憂解難等等,這些都是自己力所能及且能夠溫暖父母內心的小事情。
●孝順父母,和自己有沒有時間、工作忙不忙無關,而是與心里想不想去做這件事有關。
一個成績優秀的娃,可能很聰明,工作的很好,但是如果自私自利、連對自己的父母都沒有善心的話, 那麼不僅父母的晚年會很凄涼,孩子的人生路往往也會非常的坎坷。
辣媽語錄:
孩子優秀有出息,父母在別人面前也有光,但如果內心自私、黑暗的話,那麼父母心里的苦也只能往肚子里咽了。
孩子感恩、懂事、孝順、勤快,哪怕不那麼聰明,成績沒那麼好,但能夠溫暖周圍的朋友、愛父母,這便是父母晚年能夠幸福的基礎,也是每個孩子應該具備的優良品質。
家長們,你希望孩子優秀嗎?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