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眼瞎式」招聘,把00后大學生整不會了:難道我是第三種性別?

「眼瞎式」招聘,把00后大學生整不會了:難道我是第三種性別?
2023/03/16
2023/03/16

又是一年畢業季,作為大四同學本科階段的最后一個學期,充實而又忙碌,不僅要和朝夕相處四年的同學作別,還要準備畢業論文。

保研的同學自然最輕松,只需在寒暑假找份實習,就能美美等待9月份的開學了,考研一戰不理想的同學,多半會選擇再考一年。

而沒有提升學歷想法的同學,則必須抓緊時間,為自己畢業后的工作盡早打算了。多數高校已經結束了春季校園招聘,但并非所有同學都拿到了滿意的offer,無奈之下,只能選擇看招聘軟件。

「眼瞎式」招聘,把00后大學生整不會了:難道我是第三種性別?

但招聘軟件畢竟不似校招,學校有專門負責就業的指導老師,會對參加校招的企業進行篩選、核查,以保證校招的質量。

因此大四的同學一旦錯過校招,而選擇走社招的話, 就很容易遇到奇葩的HR,比如溝通不認真,連性別都看不仔細的。

也有沒有禮貌,不尊重人的。不過HR的素質和水平,反映的是一家企業的文化底蘊,因此如果同學遇到不靠譜的HR,就可以直接略過,去投遞下一份簡歷了。

校招和社招的區別,仍有很多同學不夠了解,這也是有些學生大學四年,都對校招不管不問,甚至快畢業了, 也不積極參加校招的原因所在。

校園招聘和社會招聘,對畢業生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校園招聘,企業看重的是學生的學歷水平,說白了,院校越好,能吸引到的企業越優秀。

學歷是放在首位,其次就是大學生在校期間的經歷,比如實習經歷、社團經歷、學生會經歷以及學生的個人成績。

這些都是畢業生能力和實力的證明,當然,聰明的大學生都會懂得如何在簡歷上「包裝」自己,適度美化自己的簡歷,也是校招的必修課之一。

而社招則完全不同,學歷不再是首要考察因素,工作經驗才是應聘者最關注的內容。

所以大學生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尤其重要,它奠定了你工作的發展方向,其決定性作用,遠高于工作本身。

校招是進大廠的好機會,但也要謹防這幾個「坑」

因為錯過校招,而只能選擇和自己專業毫無關系的工作,或者自降身段,去選擇大專生也能從事的工作,這樣的真實事例不在少數。

因此希望還沒踏出校門的同學們, 一定要珍惜校招的機會,錯過本次校招的大四同學也不必驚慌,可以聯系導員或者參加了校招的同學,索要企業的信箱,發送個人簡歷,以自薦信的方式主動出擊,也許會有意外之喜。

不過同為校招,資源的珍稀程度也是有差異的,校招進私企是最不劃算的,最好的選擇是國企,最需要慎重考慮的是大廠。

同樣是招聘應屆畢業生, 國企和大廠的出發點完全不同。國企招聘應屆生,是因為作為國有企業,他必須承擔這份責任,幫助大學生完成就業指標。

換言之, 有些國企就算不需要那麼多人,也只能為了這份責任去招夠人數,因此國企的工作,工資不低但工作強度卻很小。

大廠則不同,他招聘畢業生的目的是需求,有需求才會頻繁招聘,同學們都知道,大廠的畢業生,流動性很強,因此常年都在招聘。

但如若,一家企業常年校招,且每次校招的人數,都能達到幾十上百人,那同學們就要小心提防了, 他很有可能根本不需要那麼多人。

而是為了優中選優。就比如,實際的崗位需求只需要10人,而他會選擇招聘100名應屆生,然后用幾個月的時間培訓,選出最好留下。

寫在最后:

沒留下的學生,不僅丟了工作,更丟了校招期間,再去選擇其他企業的機會,因為某些大廠,會故意拖到校招全部結束,才會放這些本就不可能留下的學生走。

目的就是為了, 通過讓同行招不到優質應屆生的方式,打壓同行競爭。自己的目的是達到了,但搭上的,卻是很多無辜畢業生的前途。

所以在校招中, 該是能選擇國企的,盡量規避大廠。但很多同學都會做出相反的選擇,導致國企在招滿人后,被個別畢業生爽約。

這個時候就是撿漏的好機會,錯過校招的同學可以通過官網、APP等途徑,多聯系幾家國企,如果恰好對方有空缺名額,被錄用的機率比校招還要大許多。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