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家人的認知關乎著孩子的健康:3種習慣,孩子很容易生病

家人的認知關乎著孩子的健康:3種習慣,孩子很容易生病
2023/02/07
2023/02/07

出院不到一周,肖肖5歲的女兒又住院了。聽到這個消息時,我有些震驚,反倒是一邊的同事小李有些不以為然:「就她家那個生活習慣,孩子想不生病都難。」

小楊也附和道:「可不是嘛,知道的是養孩子,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在養蘭花。」


馬姐也說:「像她那樣養出來的孩子,體質真的好不到哪里去,大人辛苦,孩子也可憐,你們沒見她家小孩三天兩頭生病嗎?」

那麼,到底是什麼習慣,使得大家都對肖肖的帶娃方式不看好呢?

過分追求干凈

現代社會,生活條件變好了,保持家庭環境干凈、整潔也變成了常態,即使家里孩子調皮,無法保證整潔。但是,保持干凈肯定是沒問題的。

但是,肖肖對「干凈」的理解卻和一般人不一樣,她認為的「干凈」不只是地板光潔如新,也不只是廚具光澤亮麗,她認為的「干凈」更偏向于 殺菌是否到位,除菌液、消毒水是否足量


據肖肖自己說,孩子出生后,尤其是孩子會爬以后,為了減少病菌侵襲、避免孩子生病,她 每天都要用 除菌液仔細地涂擦地板等任何孩子可能接觸到的東西,即使是最小的角落也不會落下。

至于孩子的玩具、衣服就更不用說了,開水燙泡都不放心,一定得用足量的除菌液徹底浸泡,否則,她就覺得心里難受,總覺得孩子會生病。她說,要不是孩子的奶瓶和碗勺不能使用消毒液,要不然,她一定早就下手。


對環境尚且如此,對于和孩子接觸的人,肖肖更是小心再小心:再三交代孩子,不能和別人握手,不能距離太近,要是遇上同事朋友看孩子可愛,想要抱一抱,她更是如臨大敵。

肖肖對「干凈」的追求太過,漸漸地,大家也就不自找沒趣了,孩子外出也大都只是自己一個人,沒人愿意和她玩,都有些有意無意地孤立她。


缺少體育鍛煉

按理說,小孩子精力充沛,最是喜歡跑跳玩鬧,再文靜乖巧的孩子也有出門玩鬧的需求。而且,如果不讓孩子把過多的精力發泄出來,無論是吃飯還是睡覺都不會太安生。

偏偏肖肖不這麼想,她固執地認為:孩子本來就身體不好,再去跑跑跳跳,更容易生病不舒服。


有了這樣的認知,肖肖看護孩子就有些過分緊張,輕易不同意孩子出門,好不容易松一次口,一面狂加衣服,一面再三告訴孩子「你的身體很差,一不小心就感冒咳嗽,不能多動」。同時,她還會嚴格監控孩子的行動,多跑兩步、多蹦跶幾下,她就會趕忙制止。

如果孩子回家后真的出現了感冒咳嗽的癥狀,肖肖就會又急又氣地自責+責備孩子「都說了你體質差,不能多動,偏不聽,這下生病了吧」。


別家同齡的孩子大都能跑能跳,能吃能睡,膚色也是太陽下曬出的正常的小麥色或者深小麥色,只有肖肖家孩子白得出奇,連皮膚下的血管都清晰可見。

同時,小家伙也長得細胳膊細腿的,不但沒有同齡孩子的嬰兒肥,甚至連圓嘟嘟的蘋果臉也沒有,反而是蒼白的巴掌小臉,臉頰上連多一點的肉肉也沒有。

偶爾遇到肖肖母女倆在廣場玩,她家的小家伙也大都是默默站在媽媽身邊,羨慕地看著別的小朋友跑得肆意、笑得歡快。


私自削減藥量

如果說過分追求「干凈」,把孩子看得太緊是因為太愛孩子走了岔路,那麼,私自削減藥量就實在不能理解了。

以往就經常聽肖肖批判兒科醫生不靠譜,看病拿藥總有些不放心,我們都以為她只是簡單吐槽,沒想到,她居然會發展到不遵醫囑、私自削減藥量,讓孩子白白受了很多罪。


第一次是肖肖女兒1歲多時扁桃體發炎,醫生給開了緩解的藥和美林,叮囑肖肖,一定要按時按量給藥。結果,肖肖怕醫生給的劑量大,美林用得少,退燒效果不好,孩子整夜持續發燒。

之后,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咽頰炎成了常見病,上火了會發炎,感冒了也會紅腫,無論醫生怎麼交代,肖肖總要把藥量降一降,還時不時給大家科普:醫生就是危言聳聽,根本不用那麼大的劑量。結果就是,孩子扁桃體肥大,正常情況下都比一般孩子大一圈。


而這一次,孩子出院不到一周又住院就更讓人無語了。

事情是這樣的,肖肖女兒上次住院是因為肺炎,孩子高燒、咳嗽,住院持續輸液了5天才康復,出院前,醫生給開了一點藥,叮囑肖肖要讓孩子把藥吃完。同時交代,出院一周左右一定要拍片復查,避免復發。

肖肖可倒好,完全沒把醫生的話聽進去,轉身就把藥扔哪個犄角旮旯去了,更別提讓孩子吃了,等到孩子又出現了持續高燒、咳嗽的癥狀,才想起復查這回事,進醫院一查,得,又住進去了。

4、

有人說,肖肖這是太愛孩子,又是第一次當媽,難免小心過頭,就怕孩子磕著碰著,天天一門心思都在孩子身上,這才出現了這些別人難以理解的表現。

可是,也有人說,媽媽愛孩子不假,出發點也確實是好的。但是,這都什麼年代了,各種育兒書、育兒知識,自己就不能多看看、多學學嗎?總是異想天開、自作主張,這真要不得。


在我看來,養孩子就像帶著一只蝸牛去旅行,蝸牛雖然懵懂、雖然慢,但是,蝸牛也有自己的成長規律,作為牽著蝸牛的人,或許更應該多從蝸牛的角度去看問題。

畢竟,我們都是媽媽,作為理智成熟的家長,更應該有前瞻性。因為,我們都希望讓孩子踩在我們的肩膀上去看世界,而不是把他禁錮在自己身邊。


保持干凈、整潔,并教會孩子整理物品,而不是妄想消滅所有細菌;帶孩子在陽光下盡情運動,而不是把他關在空蕩蕩的家里;不懂的事就聽從專業人士的意見,而不是自以為是、想當然。

先做好自己,再影響孩子,讓他變得更好,大概,這就是為人父母最開心的事了吧。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