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毒·品],大家應該都了解,畢竟我國的禁毒力度是相當大的。而[毒·品]的危害,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一個沾染了毒癮的人,幾乎就已經成為了「廢人」,沒有志向,只想躺平,敗家不說,有些人還會因此走上犯罪的道路。
不過,很多人都覺得[毒·品]離我們的生活很遠,但是有些家長可能不知道,你的孩子也許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吸食了「精神鴉片」,并且已經無法自拔了。

你的孩子正在吸食「精神鴉片」!你不僅視若無睹,還當幫兇
「精神鴉片」,其實指的就是一些低級快樂,而目前 最為典型的「精神鴉片」即為電子產品。
比如手機、平板、電腦等。我之前就親身遇到過吸食「精神鴉片」之后的孩子有多麼「恐怖」。
第一次遇到類似事件,是我在餐館吃飯,而在不遠處,一位媽媽帶著一個看似小學生的孩子,也在餐館吃飯。
但是這對母子坐下之后,孩子就不停的向媽媽要手機玩,不過當時媽媽可能有事, 不能夠將手機給孩子,孩子就開始「發狂」,甚至要搬起凳子砸媽媽。
而媽媽發現孩子的行為之后,也只是擋了一下,然后將手機交給了孩子,孩子才停止自己的行為。

而更可怕的是,孩子在拿到手機之后,臉上的表情瞬間變得「喜笑顏開」,與之前判若兩人,這和那些癮君子得到[毒·品]之后的表現是何其相似。
第二次遇到類似的事件,是我去一個老友家里拜訪,到了朋友家之后,一直沒有看到朋友的孩子,剛開始我以為朋友的孩子可能不在家,不然的話就算是不出來打招呼,怎麼也會有一絲動靜吧。
但是我錯了,到了吃飯的時候,朋友打開一間臥室的門叫孩子吃飯,這時候我才發現,朋友的孩子斜靠在床上, 手上捧著手機,手機上還插著充電線,一臉的專注與陶醉,對于父母的話置若罔聞。

在看到孩子的那一剎那,我似乎又看到了一百多年前,那些癮君子在鴉片館斜靠著床椅抽鴉片的場景。
第三次遇到類似的事件,是我某一天下班回家的時候,發現同棟樓的一位 鄰居,正在被自己的孩子打,孩子撕扯著鄰居的頭髮, 似乎有什麼深仇大恨似的。
于是我馬上上前阻止,但是令我意外的是,鄰居家的孩子對于外人的介入也非常存有敵意。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是鄰居沒有給孩子玩手機,孩子就「暴走」了。
這讓我不禁想起,那些毒癮發作的癮君子,不也是這般發狂與暴走的嗎?

諸如此類的事件,我遇到的其實很多,并且多次在網絡、電視上都見到過類似的新聞和社會事件,這足以說明「精神鴉片」已經深入我們的生活,家長們要注意警惕了。
「精神鴉片」對于孩子有何危害?
危害一: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
「精神鴉片」對于孩子發育的危害,是全面性的,不僅危害孩子的智力,還會危害孩子的健康等。
智力方面:據美國衛生研究機構顯示,過度使用電子產品的孩子,其大腦皮層將會出現異常,大腦皮層會變得更薄,大腦結構會出現「萎縮」,也就是在「硬件」上,吸食「精神鴉片」的孩子已經開始「弱智」了。

另外,一位心理學家也做過為期十年的長期調查統計,結果顯示,在調查對象中, 不玩手機的孩子,有94%考上了大學,而玩手機的孩子,只有4%考上了大學。這樣的結果簡直太可怕了。
健康方面:吸食「精神鴉片」的孩子,都具有一個特點,就是會長期的保持一種姿勢,并且這種姿勢并非健康姿勢。
比如躺在床上拿著手機、斜靠在沙發上看手機等等,長期的不健康姿勢加上不運動,孩子不僅健康會出現問題,甚至發育也會出現問題,比如骨骼變形、視力受損等等。

危害二:影響孩子正確觀念的形成
吸食「精神鴉片」的孩子,由于癮性極大,在癮性發作的時候,可能會喪失多種做人的原則,久而久之就會形成錯誤的觀念。
比如毆打父母、耽誤學習等等,沒有了正確的價值觀、是非觀、道德水準等。
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成了一個「廢物」,一個「敗類」。不要覺得話不好聽,事實可能就是如此。

危害三:讓孩子接觸諸多不良信息
現在的網絡通訊非常發達,網上各樣的信息都有,其中自然也不乏一些不適合孩子接觸的信息。
比如「黃、賭、毒」等,孩子很有可能會在網絡中接觸到這些危害青少年成長的信息,從而耽誤孩子的成長,讓孩子走向「毀滅」,成為社會的「毒瘤」。
那麼,家長該如何避免孩子吸食「精神鴉片」?
①家長以身作則,做到自律
孩子并不是天生會玩手機的,這一切的源頭還要看家長。我們能夠發現,很多吸食「精神鴉片」的孩子,其家長也是「手機粘在手上」的。

所以,想要避免孩子吸食「精神鴉片」,家長就需要做到自律,給孩子做一個健康的榜樣。
②讓孩子的生活更加充實
孩子吸食「精神鴉片」的背后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空虛」。現在很多家長打著工作忙的口號,逃離陪伴孩子。
對孩子的陪伴少之又少,有時寧愿在家里躺平刷手機也不愿意陪孩子互動玩耍,這就導致孩子的生活變得很單一無趣。
而電子設備卻能夠讓孩子輕松的獲得「低級快樂」,讓孩子生活變得「充實」,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逐漸依賴上電子設備。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家長要注意陪伴孩子,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多陪孩子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讓孩子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變得充實,這樣孩子才會不屑于「精神鴉片」。
寫在最后
「沒有任何人可以毀掉下一代,除了上一代」,所以,孩子究竟會不會吸食「精神鴉片」,其實決定權都在父母手上,你忽視孩子,孩子就會從「精神鴉片」中獲得存在感,你貶低孩子,孩子就會在「精神鴉片」尋找成就感……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