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少年時的貧困,中年的勞累,而是 晚年生活的無依無靠。
所以,我們從二十多歲的風華正茂,就該為自己的晚年做打算,養兒防老、房子養老,存錢養老,都是為了讓晚年生活過得更從容淡定一點。
中國人的養兒防老觀念由來已久,是不是多生幾個孩子就可以晚年生活高枕無憂了呢?當然不是,這還要看你的 孩子,是不是值得依靠。

張姐是一個單親媽媽,她離異多年都沒有再重組家庭,因為他不愿意兒子受委屈。一個女人獨自撫養兒子長大,這其中的艱辛是很難想象的,兒子將來能夠有出息,是張姐唯一的精神支柱了。
雖然生活是很難的,但是,張姐就是自己 縮衣節食 ,也從來都沒有讓兒子比別人過得差,只要是別的孩子有的東西,她都要 想辦法讓兒子也擁有 。
張姐經常說,兒子以后就是她永遠的依靠,但是,在我們這些外人的眼里,她的這個愿望未必就可以實現,因為這個孩子因為媽媽的 嬌慣 ,根本就 不懂得心疼媽媽 。

好幾十塊錢一斤的榴蓮,兒子每個星期都要買一個,如果媽媽露出不愿意的神色,他立刻就會 變臉、發脾氣 。
雖然是只有十幾歲的一個國中生,這孩子卻很懂得享受生活, 穿鞋子就只喜歡名牌 的,一千多塊錢的鞋子,穿半年就小了,也太可惜了。
我想說的是:雖然孩子是我們最疼愛的人,但是有些孩子卻未必懂得心疼父母。如果你家娃是一個從小不懂得心疼父母的人,不要說等他長大了就好了,大概他長大以后也不會心疼你。

俗話說「三歲看老」,如果孩子身上有一些不太好的習慣或者品性,也許就是將來沒有孝心的征兆,父母還是盡快引導孩子改掉比較好。
①孩子虛榮心強,不心疼父母
每個人都會向往高品質的生活,但是,也有句老話說,「吃飯穿衣看家當」,意思就是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來決定過怎樣的生活。
孩子的 吃穿用度 還是要看父母的收入情況。

但是,有的孩子就是喜歡追求虛榮,父母一個月賺三千塊錢的工資,還 不夠他買一件衣服 。虛榮心太強的孩子,自己又不會賺錢,這明明就是不懂得心疼父母,長大了估計也不會太孝順。
②孩子自私自利,不考慮別人的感受。
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熊孩子,他們看見別人吃好吃的,就 跑過去搶 ,只考慮自己的感受,不替別人想一點。所以,有的孩子雖然年薪百萬,卻 很少給父母買禮物 ,因為他的心里沒有父母的位置,也從來都不會考慮他們的感受。

孝敬不一定是給父母錦衣玉食,年邁的父母想要的不過是多一點關心和照顧,但是,如果孩子從小就很自私自利,又怎麼會舍得把時間和精力用在照顧父母上呢?
所以,自私自利的孩子,大多數也是不孝順的。
③孩子好吃懶做,不愿意獨立。
有一種孩子很聽父母的話,是父母眼里的孝順孩子,但是,將來卻 不一定有能力孝順父母。因為他們從小就依賴性很強,不愿意獨立起來。

等到父母老了,就收獲了一個「啃老族」的兒子,他都不能照顧好自己,又怎麼去孝順父母呢?
④孩子沒有規矩,肆意妄為。
孩子有很多錯誤的言行都會被父母自動原諒,火車上有吵鬧的孩子,高樓上有高空拋物的孩子,學校里也有打罵別人的孩子。
孩子的年齡小,就可以不遵守規則、肆意妄為,家長如果以為孩子長大就好了,那你就錯了。如果我們一直縱容孩子這樣成長,他長大以后,大機率也是一個三觀不正,素質低下的人,孝敬父母大概也是做不到的。

父母養育孩子的初衷,也許并不是讓孩子為自己養老,但是,一個優秀的孩子一定是具備孝順這個優秀品質的,父母應該從小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父母要特別重視,應該放在首位
孝敬父母是一個孩子思想品質的一部分,我們養育孩子,教育他成為一個有良好生活習慣,有高尚的道德品質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首先是孩子的榜樣,做一個溫暖別人,也愉悅自己的人,孩子也不會是自私自利的。

尊老愛幼應該培養成孩子的基本習慣,吃飯先請爺爺奶奶入座,不因為身體上的優勢而欺負弟弟妹妹,生活中的很多小細節會漸漸地形成孩子的價值觀人生觀。
也許我們的孩子并不能夠個個都成為天才,但是,我們希望有更多美好的詞語,在孩子的身上體現,比如溫文爾雅、知書達理、謙虛謹慎、發憤圖強、尊老愛幼……
你家孩子有這些不孝順的因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