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西漢末期的劉氏宗親!王莽篡位的時候,他們為啥不反抗?
2023/09/27

王莽最初篡位的時候,老劉家的那些地方諸侯王,敢直接起兵反抗的極少極少!

因為在當時絕大多數老劉家的宗親眼里,王莽篡位這件事,其實和他們一點關系都沒有。王莽是否篡位,對于他們自身的利益來說,沒有任何影響。

而且,對于絕大多數的老劉家宗親來說,他們可能壓根就沒見過皇帝!雖然名義上西漢皇帝和他們是本家親戚,但實際上,雙方的血緣關系,可能已經早就出了五服。

所以對于他們來說,皇帝姓不姓劉,對他們其實沒多大影響。而且在這其中,會有很強的從眾心理。也就是說,很多老劉家的人會覺得,既然家族內部有很多比我更強的人,他們都不管,那我為啥要管呢?

但同時,在王莽篡位之后,隨著王莽開始進行改革,情況就不一樣了。因為王莽改革之后,直接開始從這些老劉家的地主手里,收繳土地,直接動了他們自己的蛋糕。

而且王莽登基之后,為了給老王家騰地方,曾經一口氣廢了上千個老劉家的爵位,拿走了他們的長期飯票。

這一下,老劉家人就坐不住了。

所以後來在史書上,我們就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王莽篡位的時候,基本上沒幾個老劉家的諸侯起兵反抗。但是等到王莽篡位好幾年之后,忽然有一大堆的劉氏宗親,不約而同地從各地起兵,然后開始瘋狂圍攻王莽。

至于說為啥會出現這種情況,那就得怪當年的漢宣帝了。

作為西漢中后期最重要的一個皇帝,漢宣帝當年在位時期,政績自然是沒得說。但同時,漢宣帝也給後來的漢朝,留下了一個大雷,那就是直系親屬不夠多!

這事其實也不能全怪漢宣帝。嚴格來說的話,其實還有一半責任,得算在他的曾祖父漢武帝的頭上。因為當年漢武帝在位時期,搞出了一個巫蠱之禍,導致自己大兒子家全家被殺,只留下漢宣帝這麼一個人。

所以,後來漢宣帝長大接班之后,就出現了一個很尷尬的情況:他不光沒有親兄弟,連堂兄弟都沒有!

當時和漢宣帝最近的同輩兄弟,應該是漢宣帝三爺爺或者四爺爺家的孫子。哪怕是在漢宣帝這個時代,這種親戚關系其實都已經挺遠的了。

那麼到了王莽篡位的時候,漢宣帝這一脈的后人,和其他最近的劉家人,關系其實也相當遠。他們得追溯到漢武帝那一代,才是同一個祖宗。而從漢武帝到西漢最后在位的孺子嬰,足足差了八代人!指望漢武帝的兄弟或者其他兒子的后人,來替孺子嬰說話,實在是不太現實。

而相對來說,漢宣帝自己的后代,親戚關系要更近一點。在西漢末期的時候,也是漢宣帝這一脈的后人,最有起兵的資格。

但問題是,漢宣帝這一脈,後來一直人丁不旺。

當年漢宣帝在世的時候,一共有六個兒子。後來,這六個兒子當中,老大劉奭繼承了皇位,這就是漢元帝。而西漢后期的幾個皇帝,基本上也都是劉奭的后人。

但問題是,劉奭這一脈人丁更不旺!他雖然有三個兒子,但這三個兒子,要麼絕后,要麼一脈單傳。導致最后在王莽掌權的時候,漢哀帝去世之后,老大劉奭這一脈,直接徹底絕嗣了。

而除了老大這一脈之外,剩下的五個兒子里面,老五和老六死的都比較早,沒有后人。只有老三老四以及老五,后人多一些。後來在反對王莽的時候,基本上也是他們的子孫后代在打頭陣。

就這樣,最后到了西漢末期,因為漢元帝那一脈絕嗣了。所以後來的王莽,才從漢宣帝三兒子那一脈,過繼了一個孩子過來繼承皇位,這就是西漢最后的接班人孺子嬰。

從以上這些親戚關系當中,我們能看出來,到了漢朝末期的時候,和皇帝這一脈比較近的親戚,其實已經很少了。對于絕大多數的劉氏宗親來說,孺子嬰只是一個遠的不能再遠的遠房親戚而已。

而除了血緣關系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當年漢武帝執行的推恩令。

在漢朝前期,地方藩王尾大不掉的問題,一直長期困擾漢朝中央。所以漢朝前面的幾個皇帝,一直在用各種手段,打壓地方藩王。最后到了漢武帝時代,終于順利搞出了一個推恩令。在這之后,所有老藩王去世之后,地盤都得分給自己的所有兒子。

這樣一來,就出現了一個非常奇葩的狀況!

漢武帝時代之前,出現的老劉家諸侯王,地盤基本上都已經被推恩令分得差不多了。而漢武帝時代之后,因為后面的西漢皇帝,大多生育能力比較差,所以總共也沒封幾個藩王。

如此一來,到了西漢末期,絕大多數的劉氏宗親,基本上都已經沒啥實力了。他們手上可能有點耕地,有點祖上留下來的錢。但是除此之外,像軍隊和地盤之類的東西,基本上就真沒有了。而當時有地盤有軍隊的劉氏藩王,放眼整個西漢,一只手就能數得過來。

既然能輕易數的出來,那麼當時的王莽,自然也不會忘了這幾個人。所以後來王莽掌權之后,借著幾次重要事件,就把這幾位最有實力的老劉家藩王,都給牽連了進去。

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梁王劉立。劉立的祖上,就是漢文帝的小兒子,梁王劉武。因為梁王這一脈一直人丁不旺,所以哪怕經過多次推恩令的分割之后,傳到西漢末期,梁王這一脈依然很有實力。

所以王莽掌權的時候,這位梁王就曾經挺身而出,想要聯合外戚衛家,一起廢了王莽。

但結果,還沒等這位梁王出手,王莽卻搶先下手。當時王莽的大兒子,反對王莽的政策,所以找人往他爹家門口潑狗血。結果王莽就借著這件事開始發揮,不但殺了大兒子全家,而且還把很多老劉家這邊的實權人物,都給牽連了進去,這里面就包括了這位梁王劉立。

而最后,這位難得敢于反抗王莽的劉氏藩王,直接被廢除了王位,流放蜀地,最終被逼自盡了。

總之,經過王莽的幾番打壓之后,幾個實力最強的老劉家藩王,基本上都被壓下去了。少數一些敢起兵反抗的,也都被王莽借助國家機器給鎮壓了。至于剩下的老劉家人,基本上這時候都沒啥實力。他們最多只能算是地方上的地主階層,遠遠談不上是什麼權貴,根本就沒有插手朝政的資格。

就這樣,王莽順利完成了篡位。而在王莽接受禪位的時候,絕大多數老劉家的人,其實都抱著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因為不管是孺子嬰做皇帝,還是王莽做皇帝,對他們自身的利益,其實影響都不大。不管誰做皇帝,他們都得老老實實在家種地。

但是很快,等到王莽篡位之后,開始大范圍改革,情況就開始不一樣了。

王莽開始改革之后,做了兩件事,直接觸動了這幫老劉家后裔的根本利益。第一,因為這幫老劉家的后裔,當時還有很多人頭上有個爵位,可以從國家固定領一些錢。而王莽登基之后,覺得養這幫老劉家的人,開銷太大了,所以就開始找各種辦法,拿掉這些劉家人的爵位。

而且關鍵是,如今王莽做了皇帝,那老王家的人,也是要封王封侯的。而國家整體就這麼大,老劉家的王爺多了,讓老王家的人去哪里?所以後來,王莽就先后廢掉了三十多位劉氏藩王,以及近兩百萬劉氏諸侯。

這一下,王莽算是激起眾怒了。

要知道,經過推恩令的削弱之后,這些老劉家的諸侯王,雖然沒啥地盤,也沒有軍隊,但人家手里有錢有糧!之前他們不管王莽篡位,主要是因為他們和皇帝的血緣關系太遠了,已經和陌生人沒啥區別了,自然不會管。

可是如今,王莽動了他們自身的爵位,那他們自然就得開始反抗王莽了。

第二件事,則是王莽的土地改革。

王莽改革期間,把全國的土地,都直接沒收,然后宣布公有化。在王莽改革之后,全國的土地禁止買賣。每個地主和貴族,能夠擁有的土地是有上限的。多出來的部分,必須拿出來分給普通人。

這項政策,看似是有利于普通人,但卻直接從根本上,動了老劉家那些普通地主的蛋糕。

和那些做諸侯王的劉家人相比,絕大多數的老劉家人,其實這時候已經沒啥爵位了。他們唯一的福利,或者說生存的資本,就是祖上傳下來的那點土地。如今,王莽連最后這點土地,也要拿走,要讓他們淪為普通平民,那他們自然無法接受。

所以後來,在西漢亡國的時候,就出現了很諷刺的一幕:王莽篡位的時候,基本沒幾個老劉家人反對。但是等到王莽登基數年之后,很快就有一大堆的老劉家人,不約而同,開始從全國各地同時起兵,直接武力反抗王莽。比如後來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基本上就是這樣的。

對于這個結果,估計當年建立漢朝的劉邦,肯定也沒能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