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養育女孩就像養花,那麼, 養育男孩 就應該 像種樹。
上小學的時候,我們學過一篇課文叫 《桃花心木》 ,文中種樹的老人很奇怪, 澆樹仿佛很不用心 ,他澆樹的時間不固定,水量也忽多忽少,作者以為是他懶,但是,又覺得自己的猜測不對。
後來,種樹的老人說出了自己的道理,種樹不是種菜,它是百年基業,老人不按時澆水,不交定量的水,是在 模仿老天下雨 ,小樹在不確定中可以自己找到水源, 拼命向下扎根的樹,長成百年的大樹就不成問題了。
教育男孩就像種樹一樣,只給孩子十分的愛和無微不至的關懷是不夠的。
男孩的教育需要更多的智慧,父母給孩子的這幾種營養,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Ⅰ.十年種樹,百年育人,男孩的成長需要耐心
養育男孩的媽媽,在孩子小的時候, 會受到很多打擊 。
隔壁鄰居的女孩乖巧可愛、口齒伶俐,聰明又嘴甜,是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小可愛。再看看自己的兒子, 話還說不明白 ,怎麼跟人家熟讀《唐詩三百首》比。
小姑娘在彈琴,兒子在玩泥巴,小姑娘知書達理,兒子胡攪蠻纏,小姑娘學習成績優秀,兒子 考試一塌糊涂 。
多少養育男孩的媽媽,會看到人家女孩的時候,心里有無限的羨慕。但是,當我們在看見自己 調皮搗蛋的兒子 時,是忍不住的怒火,忍不住會說出一些傷害孩子的話。
男孩的身 體發育會晚于女孩,這是他們的生理特點,所以,從孩子的各個方面去比較,語言表達能力、肢體協調能力,以及進入學校后的知識學習能力,男孩都比不過男孩。
做男孩的媽媽要更有耐心,不要因為孩子暫時的一些困難而向孩子「發難」,也許孩子已經很努力了,只是他自己也沒有辦法。
來自家長的打擊會讓孩子對自己的未來失去信心,讓孩子一蹶不振。父母要給孩子多一點時間,讓他慢慢長大。
Ⅱ.小樹需要陽光,男孩也需要關懷。
「你是男孩,不許哭!」有很多媽媽會這樣對自己的孩子說。女孩黏著媽媽是正常的,男孩黏著媽媽就是「丟臉」,所以,男孩的很多 情緒都會被抑制 ,因為他是男生需要堅強。
劉德華有一首歌,叫做《男人哭吧,不是罪》,男孩和女孩一樣,也會需要爸爸媽媽帶給他們安全感,也會在不開心的時候有眼淚。我們對男孩的情緒壓抑太久,會讓孩子的內心受到傷害,變得性格孤僻,沒有安全感而不自信。
所以,男孩一樣 需要爸爸媽媽的關心 ,需要情緒上的引導,當他們傷心了,父母應該多安慰,當他們孤獨了,需要父母的陪伴,父母給他們的心靈帶去陽光和溫暖,孩子才能更健康快樂地成長。
Ⅲ.小樹需要修剪,男孩立規矩要趁早。
小樹的成長需要園丁的修剪,男孩的成長需要父母的引導。心理學家李玫瑾曾經說過,給孩子立規矩最好在6歲之前,如果孩子已經16歲了,你還想要給孩子立規矩,可能就會遭到孩子強烈的反抗。
孩子的價值觀是在和父母一起生活中,逐漸培養起來的。所以,當孩子做錯事情了,父母不要因為他們年齡小而姑息,要讓孩子知道錯了,如果不改正還應該受到懲罰。孩子從小懂規矩,長大了才能遵紀守法。
Ⅳ.小樹需要經歷風雨,男孩需要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
每一棵小樹都要經過無數次的風吹雨打,才能長大,孩子也是一樣。現代社會,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普遍比較薄弱,都是因為父母對孩子的溺愛,舍不得孩子經歷挫折造成的。
男孩長大了,要成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大丈夫,而不是躲在媽媽背后的「媽寶男」,所以,多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意識非常重要。
孩子的生活起居,自己的事情就盡量自己解決,孩子上學,自己的 學習任務要主動承擔。
如果孩子有時間,多帶孩子進行一下 體育鍛煉 ,孩子在學習、生活、鍛煉中都會有很多困難,他自己承擔、解決的過程中,能力會越來越強,意志力也會更堅強。
Ⅴ.小樹苗會長成參天大樹,男孩需要自己空間。
「溫室里長不出大樹」,媽媽的懷抱也不是孩子永遠的家,男孩喜歡冒險,更需要自己的成長空間。如果我們總是因為對孩子各種擔心,而限制他的行動,孩子大概就會成為父母的「傀儡」,不會有太大的出息。
男孩的成長,需要我們給孩子更多一點的包容和空間,自由空間會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我們的包容、尊重會讓他更強大,不斷地勇敢地探索與實踐,會讓男孩成為更優秀的人。
如果男孩是一棵小樹,父母就是守護他成長的園丁,希望我們都能夠把孩子培養成枝繁葉茂的大樹,擁有一片屬于自己的藍天。
互動話題 :家長,你是如何養育男孩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