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別管我,趕緊回家吧!」小忠在校外向遠處趕來的媽媽吼道。
小忠是一名 高中生,一直是住校的,但是這天卻偷偷的和另外的兩個同學在晚上跑出學校,準備到附近的網咖「酣戰」。
不過,小忠偷跑的這件事卻被查寢的宿管老師給發現了,于是急忙通知了小忠的班主任,而小忠的班主任也第一時間通知了小忠的母親。
小忠母親在接到老師電話之后,就趕忙向學校趕來,恰好在離學校不遠的路邊碰到了小忠。
「你趕緊回學校吧,要不跟我回家也行」,小忠媽媽苦口婆心的勸導小忠。
「你不用管我,趕緊走吧」,小忠邊走邊說,甚至語氣中帶有一絲的氣憤。
「大晚上你去哪兒?」小忠媽媽推著腳踏車跟了上去。
「你不用管我呀,我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小忠逐漸失去了耐心,語氣更顯生氣。
「你跟我回家吧」,小忠媽媽的 語氣甚至帶有一些乞求的意味。
看到這一幕,和小忠一起偷跑出來玩的另外兩個同學,甚至都覺得有點看不下去了,便勸小忠跟媽媽走。
但是,同學的這一行為,似乎沒有起到勸說作用,反而還點燃了小忠的怒火,小忠突然之間就沖著媽媽發起火來,媽媽甚至一度被小忠的行為惹得流淚。
不過,這種流淚的行為,不但沒有引起小忠的態度轉變,反而再一次激怒了小忠。
結果,小忠頭也不回的拉著兩個同學快速離去,只留下小忠媽媽在夜色中不知所措。
小忠這種行為,其實就是 青春期的孩子經常出現的行為,其中包含了青春期的多種特質:
▶把自己當大人,希望做一些「大人」的事
小忠「偷跑」的行為,其實是一種對「自由」的渴望,這是青春期孩子經常出現的問題。
他們認為自己已經「成人」,所以期盼擁有大人的「自由」,做一些大人能做的事情。
所以,就可能會出現很多比較出格的事情,比如小忠晚上不在學校,而是出去玩,就是對大人自由的一種向往。
▶思維過于敏感,容易產生錯誤判斷
處于 青春期的孩子,思維是非常敏感的,可能會對一些行為、言語等,產生錯誤的判斷。
比如小忠就錯誤的判斷了同學的好心,認為同學有「嘲笑自己的是小寶寶」的成分在內。從而導致怒火上升,責怪自己的母親。
青春期的孩子,成長是比較快的,而大腦的發育也是不完全的,所以這時候就可能會因此而 產生一些思維偏差,分不清好壞、理不清對錯等等。
▶產生一些錯誤的價值觀
母親對孩子的擔心,其實是一種母愛的表現,但是處于青春期的小忠,卻認為這是一種「輕視」的表現,覺得媽媽是把自己當「低能兒」來看,認為自己會出事、走丟等等。
而在處于青春期階段的小忠看來,自己已經是「大人」了,媽媽以這樣的態度對待自己,就是 對自己的一種侮辱。
其實這種錯誤的價值觀,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很多處于青春期的孩子, 都會羞于讓自己的父母照顧自己、擔心自己等等, 總覺得父母這是在藐視自己的能力。
但是,有很多的父母卻根本認識不到這些青春期的發展特點,而是在看到孩子「不聽話」的時候,與孩子死磕到底,一直較勁。
比如小天的爸爸,小天越是不愿意做什麼,小天的爸爸就越是讓小天做什麼。結果,小天就成為了一個特別叛逆的孩子,甚至因此還放棄了自己的學業、生活。
小天原本是個很聽話的孩子,但是到了青春期之后,一些青春期的特殊情況應運而生,小天出現了些許叛逆的行為。
這在小天的爸爸看來,是「無法原諒」的,因為以前的小天是非常聽話的,所以根本不能接受現在小天偶爾叛逆的行為。所以,當小天出現叛逆行為的時候,小天爸爸就會跟小天較勁到底……
結果,小天由一開始的些許叛逆,快速變成了「問題少年」: 在家里經常和爸爸吵架,并且一生氣就離家出走。
後來因為家庭問題,影響到了小天的學習,小天就 出現了頻繁的逃學現象。而當老師通知家長,小天的爸爸教育小天的時候,小天甚至直接表示自己「再也不回家」了。
小天的爸爸沒當回事兒,他覺得,孩子不可能離開家。但是,小天真的離家出走了,并且還結識了一些「街溜子」,整天混跡在一些腌臜的場所。
曾經很聽話、好學的小天,終于被爸爸的「較勁」給養廢了。
不要覺得這是危言聳聽,這樣的案例在生活中并不少見, 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正確對待青春期的孩子。
《與青春期和解》這本書是由青少年研究專家勞倫斯·斯坦伯格精心編寫的,他同時身為心理學教授、青少年科學委員會主席、發展心理學專家等,在青少年心理方面具有非常具有權威性。
作者 將孩子的青春期分為三個典型發展階段,并且根據 不同的階段,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向家長們展示了不同青春期階段孩子的 身心特點,讓家長能夠更正確的了解孩子的 心理和生理發育特點。
書中通過心理學、神經學、教育學等多種角度,引導家長們采用不同的方法來應對青春期孩子的問題, 找到與孩子順暢溝通的辦法,為家長提供切實的意見和指導方法,幫助家長解決與孩子之間的矛盾,讓家長與孩子的親子關系得到保持。
另外,這本書的 內容針對性較強,就算是家長平時不喜歡看書,在遇到育兒問題的時候,也能夠快速的找到對應的講解,從而 高效的得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青春期是一個很重要的時期,如果家長處理不好孩子的青春期問題,就可能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成長,甚至將孩子「養廢」。
如果您家有處于青春期的孩子,或即將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建議家長們看看這本《與青春期和解》書,看完這本書后, 你會發現與青春期的孩子打交道一點都不難。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