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主要會分為主食、肉類、蔬菜以及水果這四個大類,而在這其中肉類對于我們的日常飲食營養吸收來說,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肉類能夠為我們提供優質的動物性蛋白質、氨基酸、以及各種礦物質元素,構成了我們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媽媽們在寶寶的日常喂養過程中,剛開始寶寶接觸輔食的時候都是以簡單的主食、蔬菜和水果為主,但隨著寶寶腸胃消化能力的發展,肉類輔食也要適當的加入到寶寶的飲食之中。那麼,對于八個月大的小寶寶來說,媽媽們在做輔食的時候加肉要怎樣做才好呢?
從寶寶的腸胃消化能力及身體營養吸收需求來看, 寶寶到了7個月大的時候就已經可以嘗試接觸各種的肉類,以補充和平衡身體的營養吸收。 所以,對于身體體質正常,不存在過敏問題的寶寶來說,八個月大已經可以吃多種不同的肉類輔食了,而最主要的肉類選擇就有:
①紅肉類: 主要以各種的家畜瘦肉類為主,比如豬肉、牛肉、羊肉,這些紅肉類都含有非常豐富的鐵元素,對于寶寶來說是絕佳的補鐵利器,配合上動物的肝臟,可以更好的預防貧血問題。
②白肉類: 主要以家禽肉類、淡水魚肉類以及海鮮為主,這些肉類比較突出的特點就是高蛋白、低脂肪,更適合寶寶的腸胃吸收消化,但海鮮就要注意避免過敏的問題發生。
對于八個月大的寶寶來說,媽媽們就可以嘗試給寶寶添加: 豬肉、牛肉、雞肉、四大家魚以及常見的三文魚、鱈魚、蝦、帶魚、龍利魚等肉類。 不僅能夠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并且深海魚肉還是非常優質的DHA營養來源,對于寶寶的大腦和視力神經發展都有著很多的好處。
那麼,在確定好寶寶可以吃什麼肉類之后,還有很關鍵的一點就是:我們要怎麼給寶寶添加肉類呢?其實這個時期的寶寶咀嚼能力還非常有限, 所以八個月大的小寶寶在進食肉類的時候,媽媽們還是要將其處理成細膩的肉泥才更適合寶寶進食哦。
而我們在添加肉類的時候,可以根據肉類不同的特性來進行處理, 比如豬肉、牛肉、雞肉這些纖維比較粗的肉,媽媽們就可以先將肉的筋膜處理干凈,開水焯熟了之后用輔食機打成肉泥添加到輔食里。如果是魚肉一類的,就可以先蒸熟挑刺之后,再碾壓成肉泥添加到輔食之中。
寶寶平時的肉類營養攝取, 除了出純肉泥之外,也可以做一些骨頭湯,將骨湯添加到輔食制作中給給寶寶補充肉類營養,排骨、脊骨、腿骨一類,就可以用這樣的做法。 那在寶寶的肉類輔食添加中,媽媽要怎麼做才能搭配出營養又美味的輔食呢?
小編就在這里給大家推薦幾個營養均衡又制作簡單的肉類輔食菜譜:
1、香菇雞肉泥粥: 將雞肉、香菇、胡蘿卜都分別焯熟打成泥狀,然后再加入到事先煮好的寶寶粥之中小火燉煮幾分即可出鍋。
2、番茄牛肉面: 將牛肉焯水煮熟后撈出打成肉泥,番茄去皮切丁放鍋中翻炒成番茄醬,加水和牛肉泥一起煮成湯,放入輔食面條煮至軟爛盛出。
3、山藥排骨粥: 將排骨、山藥、玉米一起放入燉盅燉煮成湯,然后將湯水瀝出放入輔食米熬煮成粥,最后可以將排骨的肉剔下來打成肉泥,混合山藥泥一起加入粥里給寶寶進食。
重要提示:寶寶在七八個月大的時候已經可以開始接觸各種不同的肉類,以平衡身體的營養吸收,主要的肉類添加就分為紅肉和白肉兩種,日常的家禽家畜、淡水魚以及海鮮都可以嘗試給寶寶接觸,但寶媽在輔食制作的時候,八個月大的寶寶還是要吃肉泥,以免影響消化。
今日話題:你們家的小寶寶現在多大了?已經吃過多少種肉類了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