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孩子成長過程中,少不了的一項教育就是金錢教育。
蕓蕓眾生,每個人生活的都不容易。為人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但是生活艱難,很多父母勤懇工作,也只能給孩子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當今社會,誰也不敢說自己家多富有,同時父母也會盡量滿足孩子成長過程所需。
但我覺得家庭條件是個很現實的問題,孩子其實是能感受到的。但很多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總喜歡給孩子灌輸家里窮的觀念,向孩子過分描述家里貧困的狀態。

父母以為這樣可以讓孩子知道父母賺錢的不容易,知道生活的艱辛,激發孩子心里的斗志,但其實,一味的哭窮教育對孩子的弊遠遠大于利。從小被灌輸家里窮的孩子,長大以后性格缺陷很明顯,父母要警醒。
自卑,敏感,自我配得感極低
很多父母從小就把爸媽賺錢不容易,咱家條件不好,你不能亂花錢等掛在嘴邊。從小一直被灌輸家里很窮的孩子,內心會一直很自卑,就算以后隨著自己受教育的提高,眼界的開闊,價值觀成長了,但那種從小在哭窮教育下形成的自卑已經深入骨髓了。

帶來的就是極度敏感,自我配得感極低。哪怕長大后自己很有能力,自己賺了不少錢,但看到喜歡的東西會因為價格貴就不會買,拼命壓抑自己的需求,一花錢就很有負罪感,花點錢買個衣服吃個貴的好處的都會覺得自己在亂花錢。
最關鍵的是不敢輕易接受別人的好意,總覺得自己不配。別人稍微對自己釋放一些善意就受寵若驚,收到別人的禮物就想著趕緊還回去。
哪怕在別人眼里自己很優秀,但自己內心卻永遠不認可自己,無論做出多大的成績,仍然懷疑自身價值。而且這樣的人極其擅長內耗,喜歡把什麼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攬,哪怕不是自己的錯,他也會自責愧疚很久,覺得是自己做的不夠好。這樣的人哪怕掙錢能力再高,自身再優秀,但生活質量還有精神世界照樣很匱乏。
影響孩子正常的人際交往
從小被哭窮教育下長大的孩子,長大后很容易養成兩種極端的消費觀。第一種就是窮怕了,什麼都不敢花,極度摳門,只想著節省的消費觀。

但人際交往就是你來我往,極度摳門的人不舍得在別人身上花錢,只想著占便宜,時間長了身邊的朋友都會想著遠離,大家都不愿和這樣的人交朋友。
第二種就是因為小時候金錢被壓抑的太狠了。長大了自己一旦有錢了就容易形成報復性消費的心理,甚至裝大方,裝闊綽。手里有點錢,就主動請朋友吃吃喝喝,這樣很容易交一些酒肉朋友,被人利用。
【話題討論:你從小被哭窮教育了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咨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里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