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兩個孩子的我,成了親戚朋友敬佩的「女俠」。
我是一個二胎媽媽,周末休息、過年過節,任何孩子不上學的時間,都是身邊帶著兩個娃的狀態。
兒女雙全本來是應該得到大家贊美的吧,我卻經常收獲一堆的「心疼」,有親戚說:「你看你這麼瘦,一定是帶孩子累得不行,一定要多注意休息」。

也有朋友說:「你看你的面色有些憔悴,是不是最近都沒有好好用化妝品,養兩個孩子真的燒錢,你真是膽子大」。
生了兩個孩子,我倒是已經成了一個勇敢的女俠了,這大概也是為什麼出生率這麼低的原因了,身邊的女性朋友大多數對于「當媽」是有一些恐懼的,一胎都不想生,更不要說二胎或者是三胎了。
生孩子取消婚姻限制,生娃直接獎勵現金,哪一種鼓勵生育方式更有效?
之前,四川省出台了「生育登記取消婚姻限制」的規定,一下子就引起了熱議,特別是一些寶媽們,她們不想生孩子,是因為沒有缺少那一張結婚證嗎?當然不是。

也有人說,還不如直接給生孩子的寶媽發錢呢,效果會更立竿見影一點,其實早就有些省份也開始這樣做了,但是效果似乎也并不是很好。女人們為什麼不愿意生孩子了呢?
這也許不是放開婚姻限制或者缺錢這麼簡單的原因,中國媽媽不愿意生孩子,因為她們過得太累了。
中國媽媽有多累?和外國的媽媽對比一下,差距不是一點點。
都說國外的生育率很低,但是,國外的二胎媽媽、三胎媽媽,甚至是四胎媽媽可不少。她們的孩子很多,但是,日子過得還是很輕松的。

你走在大街上或者是商場里,隨處可見一個媽媽帶著兩個孩子逛街,懷里抱著小的,手上牽著大的,也許學校里還有一個正在上課的,一個媽帶兩三個娃是常態。
關鍵是她們還燙著波浪大卷,畫著精致妝容,踩著高跟鞋,滿臉都是笑容,渾身都透著輕松。
我們帶娃出街的場景,比這可以壯觀多了。
中國媽媽帶娃出門,周圍好像危機四伏,我們對環境不那麼信任
在我們這里,最起碼,一個人帶孩子出門肯定是不行,萬一坐在公交巴士上、商場里,人多的地方,有人販子偷孩子,沒有拴繩子的狗狗嚇到孩子,總要多一個人,多兩雙眼睛盯著孩子一點才算是安全的。

媽媽帶孩子出門的標配,換上平底鞋,穿上運動褲,萬一孩子跑得快,追不上了,走丟了可怎麼辦?
沒有精致的妝容,更沒有談笑風生,甚至手機都不敢看,全神貫注要把孩子控制在自己的視線范圍之內,這最起碼是我自己這個二胎媽媽出門的真實狀態。
跑到香港打疫苗,去國外代購奶粉,閨蜜養娃太費錢,對食品、藥品的不信任
閨蜜蓉蓉的兒子才兩歲多,她直呼養娃太費錢,打死不會生二胎了。看完她的養娃日常,如果是我的話,不要說二胎了,一胎也是養不起的。

她的孩子從出生,喝的就是進口奶粉,都是托人從國外代購的,每一個年齡段喝什麼配方的奶粉,從營養到品質再到味道,都要好好地研究比對,只要是對孩子好,價錢似乎并沒有那麼重要。
孩子打疫苗去防疫站不就行了,她不,孩子的事情沒有小事,辦簽證、訂機票、住酒店、預約醫生,打飛滴去香港打疫苗,雖然來回折騰了還幾天,換來的是媽媽的安心。
不相信家門口超市的奶粉,不愿意接種本地的疫苗,說白了就是 媽媽對孩子的健康不放心 ,大一點的孩子也是這樣。
我們在國外的超市里,隨處可以看見嬰幼兒的半成品輔食,回家一加熱就可以給孩子吃了,而且,大部分的媽媽也會這樣做的。

但是, 我們的媽媽不放心 ,動手自己給孩子做輔食是大多數人的選擇,對食品安全,沒有安全感,讓媽媽們多了很多的辛苦。
孩子出生了,誰來帶?媽媽不信任保姆,也不信任自己的老公
國外很多的全職媽媽,幾十年不工作,專心在家帶孩子。在我們這里,這是很少見的。
首先,媽媽在家全職帶孩子, 爸爸的工資就要足夠高 ,能夠養活全家的那種,這是少數人才能做的選擇。
其次,即使老公有這樣的經濟實力,大多數媽媽也是不愿意的,寒窗苦讀十幾年,還沒有實現自我價值和理想,就回家燒飯、帶孩子,不甘心啊!

除了不甘心,還有不放心,老公在職場不斷發展,全職媽媽逐漸脫離社會,就好像是在依附大樹生長的藤蔓,如果大樹長得很快,你跟不上節奏,遲早會被淘汰的。不放棄自己的成長,才是最好的生活之道。
爸爸媽媽都去工作,轉多錢可以請保姆帶孩子,但是,有多少人是放心這樣做的,你看那些請保姆帶孩子的媽媽,誰家不是安上三個、五個的攝像頭。
很多女性生娃的條件,已經加上了,爺爺奶奶是不是能夠幫忙帶娃這一條。
多給媽媽一點信任和信心,大概是提高生育意愿最好的辦法了
我們經常回憶美好的以前,雖然缺吃少穿的,每家都是兩三個孩子。

孩子們吃的是自己地里長的無公害的蔬菜、水果,穿的是沒有標簽的布衣、布鞋,住得是平房,卻沒有高額的房貸。
他們自己上學、放學,不擔心交通事故, 也沒有人販子 ,爸爸出去上班賺錢,媽媽操持家務,日子過得清苦,但是很少有人失婚。
如果你家孩子沒有人帶,鄰居搭把手是常有的事,遠親不如近鄰。
學校從來不收學費,老師工資很低,但是沒有人去補課,孩子們作業不多,學霸也照樣考得上理想的大學。

日子過得輕松還是沉重,不是看你有多少錢,而是有沒有安全感,在一個適合生存,愉快生活的環境下,我們才愿意多生孩子,讓自己的基因不斷延續下去。
如果一切都是不能信任,那麼生活就是累,孩子當然也不愿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