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學渣媽媽自述:當我把兒子當別人家的孩子,他開始主動學習了
2023/09/27

「媽媽有邊界感,孩子才有自發生長的空間」。

01

昨晚看到一個新聞說一年輕的媽媽在給孩子輔導作業的時候,氣得血管爆裂,被送到醫院后搶救無效去世了......看到這個心里無比疼痛,心疼媽媽,更心疼孩子。

近年來因為督導孩子寫作業把父母逼到崩潰的事件屢屢發生,同事媛媛前不久也因為輔導孩子寫作業的事被氣到住院,媛媛的兒子今年讀三年級了。她每天上完班回去匆匆吃完飯,就開始陪孩子寫作業,作業不算很多,但是孩子就是磨磨蹭蹭,每天都要到十點半才能結束。再叫孩子洗澡,自己洗漱,每天都要十二點左右才能入睡,而每天早上六點又要準時起床,除了上班,其他的時間都給了孩子,可是一天要依舊要被孩子氣幾百回。

媛媛說兒子挺聰明的,記東西也很快,成績也還可以。但就是懶,每天需要大人盯著才能做,而且如果自己大聲一點,兒子就生氣,坐在那里不動。僵持之下,就用暴力解決,周而復始,孩子現在也不怕挨打,而自己發脾氣的頻率卻越來越高了。那天加班到9點多回家,看到孩子作業一個字都沒有動,就氣得不行,在孩子面前崩潰大哭,第二天就急性胃腸炎住院了。

病了一場以后媛媛說好懷念我們小時,父母從來不用給我們輔導作業,他們甚至很少參與到我們的學習當中,最多的就是跟我們我們要「好好讀書」,而我們學習都還不錯,想想還是他們幸福。

媛媛自己是個學霸,他老公也是985名校畢業的。她說「從來不敢想象,我有一天也會成為一個被孩子逼瘋的媽媽,我覺得自己的教育是失敗的」。通過這件事媛媛開始「放棄」孩子,她去專門的機構做了很多咨詢,最終決定把兒子當成「別人家的」孩子來養。

02

曾奇峰老師說過:「如果父母什麼都替孩子做主,就是在殺死孩子的生命」。

我們大多數的家庭都是盯著孩子寫作業,可是他總寫不好;越催促,孩子就越慢;大人就陷入一種模式:一邊指責干涉,一邊代替包辦。相比孩子,家長更加關注孩子的學習,比孩子更緊張。

而孩子長期在父母的監督催促下,也進入自我定義的模式:你不催,我就不寫,你說我磨蹭,我就要磨蹭給你看,你說我不行,我就真的不行。孩子從心里就覺得自己干不好,需要父母督促才行。

現在的父母給孩子的愛不是太少,而是愛得太多。為什麼每次輔導作業就會崩潰,因為我們在過分關注孩子,比如看到孩子寫字沒寫好,就忍不住過去跟他說擦掉重寫。媽媽因為付出的太多,很多時候就更希望得到回報,因此也更加容易焦慮。這種缺少邊界感的養育,是對親子雙方的「壓榨」,壓榨孩子也壓榨自己。把兒子當成「別人家」的孩子養育,建立邊界感。

03

特別在輔導孩子寫作業這件事上,邊界感有多重要?

第一:能夠讓孩子在真實的體驗中學會自我負責。媛媛說以前陪孩子寫作業,看到他哪里寫錯就馬上指出來;坐姿不對,就馬上去糾正,努力追求「正確」,幫助孩子發現問題,培養好習慣。但在這過程其實是不斷打擾孩子的思路,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剝奪了孩子自我反思和調整的空間,孩子做所有事情的體驗感都是來自媽媽。孩子和學習之間站立著媽媽,沒有和學習產生直接的鏈接,他們怎麼能夠體驗到 學習的快樂或者是困難,又怎麼會對自己的學習分責任。

第二:減少情緒負擔.「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些作業雞飛狗跳」,這是多少父母在陪孩子寫作業時出現的名場面。為什麼每次陪孩子寫作業,就容易奔潰,主要是陪孩子寫作的時候我們的「挫敗感」被激起,這時候的情緒爆發往往不只是因為孩子的作業問題,很多時候夾雜了生活中不如意的情緒。但是因為我們是父母,利用當父母的權利,讓孩子承擔了我們所有的負情緒。

把兒子當成別人家的孩子養育,不會再隨便對孩子發脾氣,和孩子建立邊界感,孩子也不用把自己的精力負用來應對父母不穩定的情緒,減少孩子的情緒內耗,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習上面。

第三:幫助孩子建立自信。為什麼孩子總喜歡拖拉,是因為孩子沒有學會時間管理的能力還是孩子的學習計劃只是按照大人的要求來,他們自己并沒有參與感。你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做了,孩子做不到按照你的標準去實行,他們就會受到打擊,失去自信心。自從把兒子當成別人家的孩子,跟孩子有了邊界感,學會不包辦,不打擊,更多的是鼓勵和贊揚,孩子也變得越來越有自信了。

女人要少吃寒涼食物,8道家常菜變著吃,補氣血暖手腳,溫暖過冬
2023/12/12
冬天吃一根,腿腳站穩跟」,買100斤吃3個月,軟糯香甜營養解饞
2023/12/12
雞頭米一次吃多少合適?芡實吃法有講究,生吃熟吃功效完全不同
2023/12/12
大雪補得好,一年身體好,推薦8道家常菜,補陽溫腎,越吃越健康
2023/12/12
冬季,是「養腎黃金期」,建議:多吃8種食物,補足腎氣精力旺
2023/12/12
荸薺又叫馬蹄果,這3種人不要亂吃,以及一些禁忌,建議了解一下
2023/12/12
在家做紅燒茄子,記住這一步,不用過油,簡單又好吃,比吃肉都香
2023/12/12
野豬肉為什麼不能吃?難道高溫加熱不能殺死病菌?其中危害你懂嗎
2023/12/12
I like dog 根本不是「我喜歡狗」!千萬別搞錯了
2023/12/12
最適合女生養的狗狗排行榜,金毛倒數第1,泰迪排第2,你養過哪種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