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難免少不了吃吃喝喝,但是80%以上的人很不懂規矩很沒禮貌,尤其是現在的小年輕,說得好聽叫不懂禮貌,說得難聽一點就是沒家教。
不僅影響自己的形象,還可能連累家人。這可不是危言聳聽,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這都在告訴我們:中國式飯局,處處是學問,一不小心就是陷阱。
今天要說的這「4個不要」,藏著成年人「社交的生死線」。所以說在有些場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如果有人請你吃飯,一定要注意這4不要,做好了,會讓朋友或者同事對你另眼相待眼,做不好的話,那就只會是讓你的人緣越來越差。
第一、別把飯局當自家客廳,隨意帶其他人去。
去年部門團建,老張好心帶上了剛轉崗的小李。原本公司批的預算每人200元標準,結果小李不僅帶上了女朋友,還叫來兩個大學同學。服務員遞上菜單時,小李搶著點了兩只帝王蟹,席間還招呼服務員開了兩瓶茅台。最后結賬時6800元的賬單讓財務總監當場黑臉,老張的晉升機會就這麼泡湯了。
記住三個黃金法則:接到邀約先確認人數,入座前要問清主賓關系,還要明白別人請你的意圖,發現預算超標時主動提出AA。
去年雙十一,某互聯網公司市場總監帶下屬見客戶,下屬擅自叫來供應商,直接導致800萬的年度合作告吹。成年人的社交場,每個座位都標著價碼。
第二、別人請客吃飯,在酒桌上,不是一個圈子的人最好不要硬往一堆湊。
別人請客吃飯,但不一定只請了你,可能還有其他圈子的人。在酒桌上一定要少言,每個人的閱歷不同,每個人的觀點也不同,咱們要學會多聆聽,而不是像一個老者似的夸夸其談,不要輕易跟別人套近乎,免得惹事生非。
別人談論的話題如果你聽不懂也沒關系,靜靜等待飯局結束離場就可以了。
以免大家尷尬。
就在上個月同學聚會,做微商的小美硬要加入金融圈同學的聊天。當大家討論美聯儲加息時,她突然插話推薦減肥茶;說到港股上市流程,她開始講寶媽創業經。原本熱鬧的飯局漸漸冷場,最后組織者不得不提前結束。
第三、不要總是點自己愛吃的菜
記得上周表弟相親時,就犯了致命錯誤,至今讓人警醒!女方說想吃清淡的,他非要加麻加辣;女生提到海鮮過敏,他堅持點香辣蟹說「嘗一口沒事」。這頓飯吃出了腸胃炎,也吃跑了準岳母的好感。
其實點菜最好遵循「三三制」:三成照顧主賓喜好,三成考慮大眾口味,三成留給自己空間。這樣做既能體現你的關心和尊重,也能讓對方感受到你的體貼和細心。
第四、如果是請你去他家吃飯,千萬不要空手去。
不說買多貴重的禮物,但至少可以買點水果牛奶之類的,這樣起碼也不會讓人說你什麼,雖然說有的人不在意你的禮物,但是這是做人最基本的禮貌,禮不在貴,有心則靈。你說是不是呢?
朋友阿琳第一次見公婆,覺得買禮物太俗氣,結果婆婆看著鄰居家兒媳大包小包進門,臉拉得比驢還長。後來她學聰明了,每次拜訪都帶當季水果搭配特色點心,花不了兩百塊,卻讓婆家逢人就夸會辦事。
這些飯局潛規則,本質上是對他人時間、金錢、情感的尊重。去年某商業論壇調查顯示,85%的合作機會始于飯局,但73%的失敗也毀于飯局細節。
僅為個人觀點,無任何不良引導,請樹立正確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