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兒大要避母」,以下雷區母親不要踩,不然對兒子只有害而無一利

「兒大要避母」,以下雷區母親不要踩,不然對兒子只有害而無一利
2023/03/11
2023/03/11

關注我,送給您提高孩子學習成績的100個秘訣!

有位寶媽留言說,「自家婆婆特別奇怪,大夏天的 洗澡 不注意形象, 連門都不關 。如果家里就她這個兒媳婦,當然沒事,關鍵是老公也在家,這讓寶媽覺得特別尷尬。反倒是婆婆不覺得有問題,還認為那是自己的親兒子,沒啥好避嫌的啊!」

寶媽跟婆婆提出過「兒大避母」的建議,但婆婆聽完后卻撲哧地樂了,反駁說:「我是他親媽,兒大避母? 那我干脆死了算了 ,避得一干二凈。」從那以后,寶媽再也不敢多說話,只能睜只眼閉只眼,一個人窩囊于心了。

不只是這位寶媽,在網上還有許多關于「兒大避母」的事件爭議,特別火爆。有位新婚妻子說,真的是受不了婆婆了,竟然當著兒子的面洗內褲、上廁所,自己新婚燕爾發現這樣的事,感覺這一家人的家風不正,心里始終犯膈應。

更有寶媽大發雷霆之怒,在網上抱怨說,自家老公太過分,結婚后不樂意住一起,反而很愿意跟老媽住一個臥室,簡直讓人匪夷所思。

完全可以看出,「兒大不避母」的生活習慣,屬于媽媽越界了,踩了雷區。這對兒子的壞處非常大,嚴重影響到了兒子的生活、婚姻、身心健康,甚至可以說是一點好處都沒有。

以下這些雷區媽媽不該逾越,不然對兒子沒好處

雷區一:兒大不避母,不給兒子分房睡

三歲分床,五歲分房。這是約定俗成的規則,雖然一些男孩心理發育成熟較晚,到了年齡仍然想跟媽媽繼續住一起。但作為媽媽來說,積極引導,規劃孩子的分房睡覺時間,這是很有必要的事情。

一旦踩了雷區,不舍得給兒子分房住,媽媽越界過度,等孩子都超過12歲快進入青春期早期了,有了生理上的特征變化,還不舍得跟兒子分開住。

那麼,那時候再給孩子分房睡就太遲了,容易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對兒子沒好處。

雷區二:日常隱私,不該過度暴露

媽媽和兒子之間,盡管有著血緣關系,并不會有其它過度出格的親密行為。但是,作為媽媽仍然不該過度在兒子面前暴露隱私,比如,穿著太暴露,上廁所不關門等,這些行為都很糟糕。

長期如此,兒子容易對女性不尊重,缺乏邊界感,或是過早保持不健康的生理行為習慣,損害到兒子的身心健康。

雷區三:言行舉止,不宜過分親密

兒子和媽媽之間,關系再親近,也不該有過分親密的行為舉動。比如,赤身擁抱、親吻等行為,都會嚴重損害兒子跟異[性.交]往的邊界感,讓兒子缺少邊界線。

時間久了,兒子可能會缺乏與異[性.交]往的能力,經常做出讓異性和自己尷尬的行為,招人厭煩。

那麼,兒大避母,媽媽該怎麼做呢?

1注意隱私,維護好媽媽的形象

媽媽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一個媽媽的外在形象如何,在孩子心中的印象如何,決定并影響到兒子對女性的看法。

媽媽維護好個人形象,注意自己的隱私行為,比如,上洗手間必須關門避嫌,兒子在家時媽媽洗澡要關門,穿衣服不要太暴露等。這些細節很重要,媽媽做得好,更容易收獲到兒子的尊重,兒子也會更恰當地愛媽媽。

2 必要時,跟兒子分床睡

一些媽媽特別喜歡兒子,樂意跟兒子共處一室,這是一份母愛,本來沒什麼。但是,隨著兒子的長大,兩三歲的娃就有了性別意識了,身心發育逐漸完善,所以媽媽必須在必要時跟兒子分開住、分房睡。

畢竟,現在社會信息大爆炸,不少男孩都發育過早,思想比同齡孩子成熟,這點媽媽們很容易會忽略了。

媽媽應該在必要時,積極分床分房,不然到時候受傷害的還是孩子。一般的分床分房年齡,最晚不要超過兒子12歲。

兒大避母是原則,也是媽媽的底線

每個媽媽都要堅守一定的底線,尤其是兒大避母這個原則,更應該積極努力做到位。不然,媽媽處理不好這件事,用溺愛和陪伴伴隨兒子長大,兒子很大了仍然可能在精神上依賴媽媽,形成不了獨立人格。

總之,兒大避母這件事,意義重大,媽媽們要跟兒子保持一定距離,既不疏遠也不過度親密,給兒子一定的成長空間,也給自己一份體面和尊重。

互動話題 :您家養育的是兒子還是女兒呢?您認為,兒大避母有什麼重要意義?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