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為讓兒子落腳上海,安徽父母賣掉養老房引熱議:這種做法值得嗎?

為讓兒子落腳上海,安徽父母賣掉養老房引熱議:這種做法值得嗎?
2023/02/07
2023/02/07

網上有一個很熱門的話題: 為人父母,你會為孩子做到什麼地步?

眾多回答中,一位父親的留言令人印象深刻。

該父親表示自己和妻子都是兒女心很重的人,兩人育有一個兒子,兒子一直都很爭氣,名牌大學畢業后如愿留在了北京。

北京樣樣好,唯一不好的就是外地普通家庭的年輕人買不起房子。

考慮到兒子的前程和婚姻,這位父親賣掉了家鄉三線城市的兩套房子,這才勉強湊齊了北京一套老破小的首付。

雖然老兩口沒了家,但兒子在北京總算是扎根了。

手續都辦完之后,老兩口跟著兒子一起住進了北京的家里,這一住就住到了兒子談婚論嫁,女孩也是外地人,對于婚后要和公婆一起住在70平的房間里,女孩猶豫了。

為了讓兒子能安心結婚,夫妻倆商量后決定返回老家租房居住。

每個月3000元的房租需要消耗一個人的退休金,但做出這樣的選擇,夫妻倆都無怨無悔:「 身邊很多親戚朋友都覺得我們賣掉老家的房子太傻了,但為了孩子,我們不后悔這樣做,為人父母,看到孩子幸福我們就滿足了。」

無獨有偶,前幾天在網上又看到了一個類似的帖子。

為了讓滬漂的兒子能在大城市扎根,一對安徽夫妻賣掉了自己準備養老的房子,這套房是兩人精心裝修的,本以為會在此安度晚年,但沒想到還沒住上一天就要易主了。

雖然父母對子女的付出都是心甘情愿的,但字里行間還是能夠看出這對夫妻對新房的不舍。

"不舍得又毫無猶豫,過好現在的日子,至于在哪養老怎麼養老到時再看吧。「

是啊 ,賣掉養老房,就意味著父母將自己養老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了子女身上,這近似于一場賭博,賭贏了,子女感恩孝順,一家人其樂融融倒也不錯。

賭輸了,兩代人之間矛盾重重,生活習慣無法融合,親子關系日漸疏遠,此時對于失去了房子的父母來說,養老就成了一個悲哀的話題。

前段時間,一篇文章在網上刷屏:《我后悔把兒子培養得如此優秀了》。

作者在文中也提到了父母為孩子的付出,兒子在上海工作,女友也已經找好,女方對結婚提出了要求:想買90平的小三房做婚房,總價大約1200萬。

這個數字讓男方父母十分發愁,就算兩個孩子的能力可以貸款600萬,那剩下600萬還是需要自己來解決,而自己全部的資產只有老家的兩套房子,全買了只有400多萬,距離首付還是差一截。

你看,當子女急需用錢時,很多父母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賣掉自己老家的房子,為了子女能夠順利進入大城市,無數父母舍棄了自己奮斗一生換來的庇護所,他們將養老問題拋之腦后,只為成全子女的詩與遠方。

但令人唏噓的是,這種中國式父母的犧牲精神往往換不來理想中的幸福結局。

現實生活中,由于思想理念和生活節奏的不同,很多在父母幫襯下扎根大城市的年輕人并不會將老人接到身邊一同生活,結婚生子后,不少家庭更是為了避免婆媳矛盾而刻意保持距離。

于父母而言,賣掉房子成全子女是一種親情的付出,而對于子女來說,很多人即便對父母心懷感恩,但迫于種種現實情況,他們與父母之間的距離最終會越來越遠。

為了子女而賣掉養老房究竟值不值得,相信每個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不論結局如何,都希望子女能夠感恩父母的付出,希望所有的老人都老有所依。

本期話題

你認為父母為了成全子女而賣掉養老房,這種做法值得嗎?歡迎討論分享!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