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就業困境, 一半來源于高校擴招,另一半來源于選錯專業。從大學生考公、考研時,那股「魚死網破」的沖勁兒就能看出,他們別無選擇。
寒假即將過去,開學后,又有幾千萬的大學生即將走出校門,但陪伴她們的, 卻沒有畢業的喜悅,而是面對未來無盡的迷茫。
安徽一位大學生,為了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 以本科學歷應聘國企的保潔員,不曾想卻被HR殘忍拒絕,該專業的其他學生也人人自危。
大學生為進國企應聘保潔,卻慘遭HR拒絕,這個專業誰還敢學?
對于大學生而言,最大的心愿不是學有所成, 而是畢業后能找到和專業對口的工作,不辜負自己大學四年的學習和付出。
如果知識能夠變現,你的「名校光環」將成為加分項,幫助你在所屬領域中更好地發展;否則, 你的「名校光環」就會成為別人口中的笑話。
「大學畢業一個月就賺這麼點?」;「大學畢業出來就干這個?」;「唉,可惜呀,你以前學習多好,考上大學反倒不如以前了。」
大學生對這些話應該并不陌生,很多時候, 這些質疑甚至就來源于父母。當「大學學歷」成為了自尊的枷鎖,很多大學生都陷入了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一份對得起自己學歷的工作。
安徽的高同學,今年大四,一只腳已經邁出學校大門了,秋招時,看到其他同學的簡歷上都有豐富的實習經歷, 而自己簡歷上卻空空如也,她第一次陷入了焦慮。
不出意外,秋招毫無收獲,但高同學也并未氣餒, 她決定在寒假期間,找一份大企業的實習,豐富一下自己的簡歷,爭取在開學后的春招找到合適的崗位。
但令人沮喪的是, 海投了一百多份簡歷,都是「已讀不回」,這讓高同學第一次感受到了挫敗,甚至開始「自暴自棄」。
于是高同學把簡歷投遞給了某大型國企,不過崗位選擇卻是「保潔員」。這一次沒有了已讀不回,HR很快作出了回復。
大學生無論實習還是第一份工作,重要性遠高于其工作內容本身
雖然依舊遭到了拒絕,但這一次,高同學的心情很溫暖。國企的HR坦白的講:這個崗位我們可以提供,但我不建議你找這份工作。
「雖然我們是國企, 但這很浪費您的學業」HR認可了她的學歷,同時也對高同學表達了鼓勵「碰壁不是最可怕的,您還年輕,有大把的時光可以浪費」
一番話,不僅讓求職的高同學內心溫暖,連很多在求職路上頻遭打擊的同學, 也忍不住淚目:這個HR太溫暖了。
據高同學透露,這個HR是個溫暖的男孩子。 而自己學的是計算機專業,找實習四處碰壁,但會再次嘗試,不會再自暴自棄了。
有網友提出質疑:計算機專業應該不至于這樣吧?其實計算機作為曾經的熱門專業,如今早已漸冷了,很多學生消息滯后,選擇報考計算機,最終都面臨同樣的就業困境。
也有網友認為: 這個HR肯定是嫌麻煩,明知道大學生做保潔也干不長,所以肯定要拒絕,只是對方的說辭比較委婉。
其實從這就能看出, 國企和其他私企的水平差距,國企的HR不是無情的招聘機器,而是有人文關懷的前輩,足以體現該國企的企業文化。
不過筆者更愿意相信, 這位溫暖的HR是真心實意地為高同學的發展感到擔憂,設想一下,國企的HR學歷也不會遜色。
而如今他坐在這樣的位置上,卻發現現在的大學生, 居然淪落到只能應聘保潔的程度,內心肯定也是五味雜陳,充滿了心酸和無奈吧。
寫在最后:
這位HR最后希望高同學, 能選擇文職一類的工作積累經驗,這是非常中肯的建議,作為大學生,無論是實習還是今后的第一份工作,都要謹慎選擇。
選擇與今后發展方向一致的工作, 不僅可以積累經驗,還能為簡歷增加一些有效內容,反之則會給自己的發展增加阻礙。
設想一下,假如今后高同學有了進入其他國企的機會, 但在簡歷上卻赫然寫著「曾在另一家國企做過保潔」,HR會怎麼看待?
這種情況下隱瞞也沒有用,國企錄用前,都會對畢業生進行詳細的背景調查。所幸高同學遇到的,是一位溫暖的HR,這才杜絕了她走彎路的可能。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