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探長(共1959字,閱讀約4分鐘)
最近,一段視訊引起了大家的熱議,但是,網友們關注的點并不是視訊的內容, 而是左下角那個不起眼的定位。
視訊中是一個男生在做著普通的運球動作,看起來平淡無奇,但是左下角出現的「萬柳書院」這四個字,卻讓大家坐不住了。
萬柳書院,是一個位于北京海淀區的高檔小區,也被稱為頂級富人區,小區周邊的配套設施齊全且非常有名,像是萬柳高爾夫、北醫三院、頂級的小學中關村三小等等。一提起這些名字,相信大家的內心會不禁的發出哇塞的驚嘆。
而說到房價,更是讓不少網友瞪大了雙眼。
這里的房價是30萬每平起步,一套房子最少也得 5000萬起步。
單單這一個單價,就是很多人遙不可及的數字,換句話說,很多普通人幾年甚至十幾年都攢不了一個衛生間的錢。
而看到這個定位之后,不少人便開始仔細地去看視訊中各個角落所顯示出來的家裝風格,有細心且眼尖的網友就發現了,在視訊中一個角落的墻上,掛著一幅像是齊白石真跡的畫, 如果是真的,那麼價值可就高達上億了。
在一個一個細節被發現后,網友們的下巴也是快要被驚掉了: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啊,一輩子都達不了的目標,我也只能點個贊了。」
「柳少爺,缺保姆嗎?我不要工資啊,管吃管住就行。」
「我就很好奇,柳少爺的女朋友該有多麼厚的家底呢?」
也正是這一波熱度,不少人紛紛去萬柳書院附近打卡,想觀摩一下這個自己不可能擁有的生活圈。
而有一位寶媽,在帶孩子去萬柳看過之后發了一段視訊,引起了很多家長的深思。
▼「媽媽,咱為什麼沒有豪宅?」
視訊中,媽媽開心地帶著孩子拍照錄像,他們的背后就是一排排的豪宅,孩子羨慕地看著那些大房子, 從一開始的興奮,到有一點點的疑惑,再到最后略帶傷感地問媽媽: 「媽媽,咱們為什麼沒有豪宅呢?」
原本只是想帶孩子出來玩兒的媽媽,沒想到兒子會突然問到這個問題,思考片刻,這位寶媽問兒子:「你喜歡咱家的房子嗎?」
孩子說:「喜歡啊,但是這里的房子看起來更漂亮。」
媽媽說道:「漂亮的房子有很多呀,咱們的家是我和爸爸親自挑選并且精心布置的,雖然不大,但是溫馨, 有了它我們才有了你,這里面包含了咱們一家的愛,我就很喜歡咱們的房子。」
孩子又追問道:
「那你們一開始為什麼不買大一點的房子呢?我也好想家里有一個電梯,想滑著滑梯下樓。」
媽媽看到兒子羨慕的眼神, 不想讓他因為這樣的事情而留下自卑或者煩惱,便語重心長的解釋道:
「 以爸爸媽媽目前的經濟能力,還買不起這樣的豪宅,不過,我們奮斗幾年,可以把咱們的房子換一個大點兒的,到時候給你買一個滑滑梯,這樣你在家里想怎麼玩兒就能怎麼玩兒了,怎麼樣?」
孩子聽到自己以后也會有滑滑梯,突然就喜笑顏開地拍手叫好起來,而媽媽看到孩子不再困惑,也放心地帶孩子走了。
這位媽媽寫道:「孩子,媽媽帶你來這里,并不是我有多麼的羨慕他們, 而是想讓你看到不一樣的世界,了解到別人的生活和高度。我們有多少能力就住多大的房子,不羨慕也不嫉妒。
如果你很喜歡這里,那麼你自己就要努力的去爭取了。爸爸媽媽的一生很平庸,但你可以選擇好好學習,改變命運,只要心中有目標有追求,媽媽相信,未來的你,也會擁有屬于自己的豪宅。」
★面對孩子的羨慕時,家長要理性對待
當孩子有了和別人對比的想法時,家長應該感到高興,而不是兇孩子「不要攀比,不要勢力眼。」
我們成年人還有羨慕別人的時候呢,更何況孩子呢? 誰都喜歡漂亮的、美好的東西,羨慕也是再正常不過的心理了。
家長一味的壓制孩子羨慕的想法, 孩子反而更容易產生嫉妒和自卑的心理,他們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就不如別人呢?
孩子懂得分析懂得思考了,會看出來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時,家長應該鼓勵孩子才對, 并且及時的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
家長要讓孩子明白,我們從一出生開始,其實就面臨了不公平,要接受現實,過好自己的生活。
比如有的新生兒可以住在單人間,享受著一對一的喂養,而有的新生兒就要和媽媽擠在一個狹小的走廊;
有的孩子一出生就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中,他們從小就拿到了成功的鑰匙,而有的孩子想要實現目標,卻不得不拼勁全力去努力的奮斗。
雖然天分和財富是不平等的,我們也無法選擇生在一個什麼樣的家庭、決定不了天生的基因,但是, 我們可以選擇后天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雖然我們的房子不大,卡里余額不多,但我們可以讓自己的內心幸福、讓自己的生活充實多彩。
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點、和愛的人一起經營好自己的小家,聽聽鳥的啼叫,看看美好的大自然,內心的快樂、滿足、幸福是無法拿錢來衡量的。
辣媽語錄:
平庸的生活也可以幸福, 與其羨慕別人,讓自己心里煩惱,倒不如經營好自己的小家。
我們無法擁有豪宅,開不了豪車,但我們也有一張床去睡覺,有一口鍋可以做飯, 這就已經比很多人幸福了。
生活是需要自己尋找樂趣和幸福的, 擁有樂觀的心態,積極面對每一天。
家長們,如果孩子問你這樣的問題,你會如何回答呢?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