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熱、咳嗽、流涕、渾身疼……
來勢洶洶的甲流,最近放倒了很多人,尤其是小朋友。
朋友圈里,天天都能刷到孩子高燒不退、整班傳染、停課數日的內容。
再放眼全國,自2月份以來,已經有 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等多地的幼兒園和中小學,因學生感染甲流而停課。
這幾天,媽媽群里聊天,發現大家都囤了大量藥品,每天給家里消毒好幾遍、測量n次體溫……
生怕一不小心,娃就被傳染了。
可以說,今年春季爆發的這場甲流,讓很多父母亂了陣腳。
那麼,你和孩子做好應對的準備了嗎?
甲流年年有,今年也別慌!
前兩天,家在北京的好友全家都中了甲流。
連續三天,兩個孩子高燒不退,體溫始終在39-40度之間徘徊,吃退燒藥都不管用。
而她和老公癥狀相對較輕,頂著38度的燒咬牙照顧著兩個娃,心力交瘁,簡直就要崩潰了。
好友感慨到:「 沒想到,全家躲過了新冠,卻栽在了甲流手里!」
都說甲流猛如虎,今年尤其如此。
以北京為例,據最新監測數據顯示, 二月底的流感病例數量已超過新冠病毒位居首位,跟2019年同期相比上升了78%,并且仍有明顯的上升趨勢。
而在這波流感病毒中,甲型流感病毒占絕對優勢,比例高達99%。
但,在這里要給大家吃一顆定心丸—— 甲流其實年年都有,今年也無需恐慌。
在所有流感當中, 甲流最為常見,它呈季節性流行,每年都會「搞事情」。
而前幾年之所以相對太平,是因為三年抗疫期間,居家隔離、口罩防護等政策大大降低了整個社會的流感傳染率,但這同時也導致了人群的流感抗體下降。
隨著疫情的放開,人員流動再次增強,甲流的傳播途徑也變多了。
再加上全國很多人去年年底才「陽過」,抵抗力尚未完全恢復,因此這一次甲流來襲,大家自然很容易就中招了。
甲流可防可控可治,大可不必談其色變。
甲流來襲,切勿掉以輕心
面對甲流,我們無須如臨大敵,但也不應掉以輕心。
甲流跟普通感冒相比, 甲流傳染性更強、起病更急、癥狀更重!
網上有很多媽媽都說,孩子得了甲流以后,出現了高燒不退、渾身無力、精神萎靡等以前從未有過的情況。
的確,在癥狀方面,甲流和普通感冒有著很大的不同:
•高熱
甲流會出現高燒,體溫可達39度甚至更高,并伴有畏寒怕冷,往往退燒難、會反復。而普通感冒大多不發燒或為中低燒。
•全身癥狀
甲流主要伴有頭痛、肌肉酸痛、乏力、食欲減退、嘔吐、暈眩等全身癥狀,上呼吸道癥狀較輕。普通感冒則是上呼吸道癥狀較重,比如鼻塞、流涕、打噴嚏等。
•咳嗽
咳嗽是甲流的常見癥狀,有時會比較嚴重。而在普通感冒中僅偶爾出現。
•并發癥
普通感冒的并發癥往往比較輕微。 但甲流可能導致病毒性腦炎、肺炎、心肌炎等嚴重的并發癥,盡管這種機率很低。
此前,西安有一個八歲男孩,在換季時出現了感冒癥狀。家長開始以為是普通感冒,沒當回事。
後來,孩子病情加重,在輸液過程中,口吐白沫不治身亡。
事后,醫生發現男孩是死于 爆發性心肌炎,罪魁禍首正是流感病毒。
所以,平日里家長一定要多留心孩子狀態,一旦發現孩子出現感染甲流的癥狀,
盡快就醫,小孩子是扛不住的!!!
盡快就醫,小孩子是扛不住的!!!
盡快就醫,小孩子是扛不住的!!!(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至于甲流與新冠病毒的區別,則主要在于后者有時還會伴隨味覺和嗅覺異常、結膜炎等癥狀。
要想確診孩子得的究竟是甲流、普通感冒還是新冠,進行核酸或抗原檢測是最靠譜的方法。
另外,作為流感的高危群體(孕婦、兒童、老人、慢性基礎病),在面對甲流時需要尤其當心,一旦出現癥狀就應該及時就醫。
得了甲流,到底該如何用藥?
甲流的爆發,使得相應的醫療資源也出現了搶購潮。
這幾天在網上,專門用于流感治療的藥物 奧司他韋就賣瘋了。
很多 藥店直接斷貨,甚至有的醫院都開不出這個藥,因為沒貨了!
這勢頭,儼然是去年年底新冠時期,退燒藥在全國范圍內賣脫銷的再現。
但想提醒大家的是,奧司他韋是甲流的預防和治療藥物,屬于處方藥,并且對孩子具有一定的副作用, 貿然用藥可能會造成惡心、嘔吐、頭疼、皮炎、皮疹、心律不齊等情況。
因此 不建議家長給孩子擅自用藥,一定要遵醫囑使用。
與此同時,家中可提前準備一些大人孩子都能用的非處方藥,以便針對性的緩解癥狀。
退燒止疼類:如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
緩解鼻涕類:如生理鹽水。
止咳祛痰類:如氨溴索,愈創甘油醚,乙酰半胱氨酸等。
這里需要強調,甲流是一種病毒性疾病,所以我們無須給孩子喂消炎藥或抗生素,這不僅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還可能帶來副作用。
另外,溫度計、流感檢測試紙、電解質水、退熱貼等,大家有條件的也可以購置一些。
有備無患,我們才能在甲流來襲時從容應對。
預防甲流,以下幾點是關鍵
面對每年都要卷土重來的流感,其實 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打流感疫苗。
在衛健委發布的《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年版)》中便強調,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甲流最有效的手段,可有效降低接種者罹患流感和發生嚴重并發癥的風險。
而前文中提到的流感高危人群,更是 建議每年都應該接種流感疫苗。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預防措施,也很有必要——
1、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包括勤洗手;咳嗽或打噴嚏時遮住口鼻;盡量避免用手觸摸眼睛、鼻或口。
2、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也就是要均衡飲食,保持充足的營養攝入;適量運動,增強體質;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
3、主動營造適宜的環境
比如,保持所處環境清潔和通風;在流感流行季節出門要佩戴口罩;盡量減少到人多擁擠的場所;與他人保持社交距離……
這些都是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細節,卻藏著不動聲色的力量,在關鍵時候成為了保護我們的盔甲。
這個春天,相信只要我們重視起來,就一定能讓自己和孩子遠離這波甲流,保持幸福和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