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雖然相當的混亂,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是出生在富貴人家的張樂怡,是沒有經歷過生活的苦難的。
就和這張照片上一樣,張樂怡穿著絲綢做的旗袍,頭髮被盤起來,整個人顯得雍容華貴又文雅,沒有一點遭遇挫折,經歷苦難的滄桑和心酸。
不過這也是當然的,畢竟,張樂怡的父親張謀之,就算在江西九江也是鼎鼎有名的商人了,普通商人就能夠賺錢,這種有名的商人賺錢的手段只會更多,可以說,張樂怡這輩子就沒有為錢發愁過。
家里有錢,一個不小心的話,孩子就很容易養成紈绔,可是張樂怡家不同,他們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極為罕見,再加上張樂怡本身就聰明又努力,在學習這一途上也可以說是順風順水。
俗話說得好啊,腹有詩書氣自華,咱們看這張照片,張樂怡穿著深色的旗袍,旗袍自肩膀蔓延而下繡著大花,如果是一般人很容易被這樣的旗袍喧賓奪主。
可是看張樂怡這張照片,人們的視覺重心卻會不自覺地放到她臉上,張樂怡是自帶一種氣質的。
這種氣質,或許是來自于她畢業的院校,據澎湃新聞記載,張樂怡就讀于南京金陵女子大學,在那個混亂的年代,許多人還在為吃飽飯拼命努力,許多人能認識幾個字就能算很了不起了。
可是,張樂怡已經順利地從大學畢業,是那個年代少有的高知識分子,走出去可以說,聽取驚嘆一片,空有美貌的話,可能會被當成一個花瓶,而張樂怡這種又有美貌又有才華的女子,自然是讓人趨之若鶩。
張家的家產是相當豐厚的,從大學畢業之后,張樂怡本來可以在家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可是為了提升自己,也為了讓自己充實起來,毅然決然地進入了張家的企業參與管理。
也正是因為張樂怡不是空有美貌的花瓶,所以,才能在父親與宋子文的見面中,才會被父親允許參與聚會,令宋子文一見傾心。
在這張照片里,張樂怡穿著繡花的旗袍,倚靠在樓梯的轉角處,手上拿著手帕,不知道是在翹首以盼什麼人,看起來靈動又活潑,這和張樂怡給宋子文留下的第一印象不謀而合了。
那是1927年的某一天,當時的宋子文是南京政府的財政部長,可以說是掌握大權,那年的夏天酷暑難耐,對此,宋子文宣稱他要去廬山避暑。
雖然已經是南京政府的財政部長了,但是,宋子文也并不是對所有方面都面面俱到,考慮到母親年紀大了,或許在廬山為母親建造一棟別墅讓母親避暑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因此,多方打聽之后,為了加快別墅的建設進度,解決自己在建造別墅過程中的困惑,比如如何申請建造別墅,又如何選一個適合建造別墅的地址之類的,宋子文帶著禮品拜訪了從事建筑行業的張謀之。
對于擔任著南京政府財政部長的宋子文的到來,張謀之可以說是熱烈歡迎,面對宋子文提出的問題,張謀之只是盡可能的提供方便,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這次談話相當的順暢,在談話結束之后,為了表達對宋子文的重視,或許也是為了依依惜別,張謀之熱情的邀請宋子文和他們一家共進晚宴。
那次的晚宴食物怎麼樣,場景布置的怎麼樣,仆人的服務態度怎麼樣,這些東西宋子文完全沒有注意到,他的所有注意力,都被宴會上那個明眸皓齒的小姑娘奪去了,而這個小姑娘就是張樂怡。
照片上的張樂怡,一身淺紫色的旗袍,面前擺放的是各種餐具,面對這樣的聚餐,張樂怡可以說是信手拈來,熟悉的不能再熟悉,自然是從容不迫。
仔細刻畫的眉毛,再加上輕輕抿起的嘴唇,從容而冷靜的神色,讓張樂怡坐在那里,就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在這次和宋子文的聚餐中,張樂怡和宋子文的交流可以說是相當多的,無論是飯菜已經準備好的時候邀請宋子文這名客人上桌就坐,還是為宋子文斟酒,甚至是為宋子文詳細介紹廬山的茶文化。
張樂怡,談吐優雅,行為舉止落落大方,宋子文表面上還是冷靜的,心里的小鹿實際上已經砰砰亂跳,這是宋子文時隔多年之后的再一次春心萌動。
不過一開始,張樂怡對宋子文,或許只是當成一個長輩在相處,因為在初次見面的時候,張樂怡叫宋子文叫的是uncle,這個單詞是叔叔的意思,不過這也不怪張樂怡,畢竟兩人的年紀相差確實是有點大。
日久生情這個詞不是沒有道理的,最開始張樂怡對宋子文或許無感,但是在兩個人接下來的相處中,在張樂怡陪伴宋子文的游山玩水中,張樂怡也不免被宋子文的氣度和才華所吸引。
盛愛頤
好感更是與日俱增,這種好感,在宋子文向張樂怡坦白自己曾經和盛七小姐的戀愛時達到了頂峰,這是一個多麼坦率的男人啊,他絲毫沒有隱瞞自己曾經的感情。
宋志文和盛七小姐,兩個人在相處過程中擦出了愛情的火花,不過由于家庭條件相差太大,被七小姐的母親嚴厲阻止,這段愛情也無疾而終。
這在許多年一直是宋子文的心病,也正是因為這段感情,即畢業身份地位發生了改變,宋子文也依舊沒有想過和人攜手一生。
直到遇見了張樂怡,向張樂怡坦白了自己的過往之后,宋子文更是向年輕的張樂怡許下了山盟海誓,他會愛這個女孩一輩子。
張樂怡被感動得眼淚嘩嘩的流,看著宋子文真摯的神色,她答應了宋子文的求婚,她相信這個男人能夠給她未來的幸福和美滿。
這個時候的宋子文是南京政府的財政部長,那麼因為身份差異巨大,父母阻攔的情況顯然不會再度發生,張樂怡的父母相信女兒的眼光,也相信自己在和宋子文相處中這個青年表露出來的人品,把女兒嫁給了宋子文。
這張照片就是兩人結婚的時候拍攝的,對于婚禮的形式,兩個接受了西方思想教育的青年,顯然更欣賞西式的婚禮。
在照片里,宋子文穿著西裝,頭髮被梳到了后面,臉上一副眼鏡眼鏡顯的文質彬彬,而張樂怡穿著雪白的婚紗,手上拿著捧花,兩個人的動作親密極了。
不過在婚禮之前還發生了趣事,弟弟明明是去廬山為別墅的事情奔波,怎麼忽然就到談婚論嫁的時候了,再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為了防止弟弟被騙,宋子文的兩個姐姐甚至還親自地跑到了廬山,其中就有鼎鼎有名的宋慶齡。
雖然,這次對弟弟墜入愛河的對象的考察,宋家姐姐是非常滿意的,不然的話,也就不會有后面的婚禮了。
1928年的時候,宋子文和張樂怡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兩個人的婚姻相當美滿,沒有經過多久,就生下了第一個孩子,長女宋瓊頤。
咱們可以看到這張照片上,張樂怡雖然抱著小孩,盡顯人妻的風范,可是光看臉的話,誰能看出他已經是孩子的母親呢?臉上滿滿的都是膠原蛋白,看上去也甚至同樣的年輕無敵。
在生下第一個女兒之后,兩人又共同孕育了兩個孩子,他們一共有三個女兒,都被父母教導的落落大,可以說是幸福美滿的一家人。
這張照片里一個男人四個女人,自然就是張樂怡宋子文一家了,照片里,兩名長輩住在正中間,他們的三個孩子,錯落有致地坐在旁邊,和父母的關系親密可見一斑。
在這張照片里 ,兩名長輩坐在前面,站在后面的就是他的三個女兒,以及一個女婿,現在這張全家福里面的人數還很少,等以后女兒女婿都生孩子了,那這張全家福就會越拍越大,越拍越熱鬧了。
咱們可以清晰地看出來,如果只是花瓶的話,年輕的時候靠著美貌青春或許也能非常的張揚,但是年老之后總會因為氣質不足,青春不再而顯得有點讓人失望。
可是張樂怡不同,他們夫婦雖然都上了年紀,可是或許是經過生活的打磨,那種面對困難冷靜處事的態度,讓他們無論何時都顯得從容極了。
不過據半島新聞記載,由于和蔣介石關系親密,在蔣介石敗退台灣之后,宋子文也移居到了香港,離開了他土生土長的中國大陸,在之后的日子里更是定居了美國,終身都在思念著故土。
或許有的人曾經并不看好這一段愛情,可是即便年老,張樂怡和宋子文身邊也只有對方一人,他們一路走過了青春年華,到臉上生了皺紋,頭髮變成了花白,也依舊恩愛不減當年。
被幸福包圍著的人,笑容是不一樣的,在這張照片里,張樂怡帶著珍珠耳環,富貴又華麗,身上的旗袍脖子上的珍珠項鏈更是成為了他明亮笑容的點綴。
而宋子文穿著西裝坐在旁邊,時間只能改變他們的年齡,讓他們容貌不再青春,可是時間給他們帶來的閱歷也不能作假,兩個人看著靠譜又慈祥。
有的人說,張樂怡和宋子文的長女,之所以叫宋瓊頤,是因為盛七小姐名字里也有一個頤字,這是宋子文忘不了初戀的表現。
可是,看著這兩人陪伴了一生,一輩子沒鬧過什麼紅臉,鶼鰈情深恩愛異常,哪里像忘不了初戀的樣子呢?
在民國那樣混亂的年代,他們能走到一起,或許也是緣分使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