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胃鏡檢查的時候發現慢性淺表性胃炎,自己到網絡上搜索,得知是癌前病變,時間長了會變成胃癌,于是被嚇得夠嗆,急忙尋求醫生幫助。
沒想到,醫生看了一下報告單,就對其說,不要擔心,這是良性病變,也不屬于癌前病變,定期復查就可以了,一般只需要3-4年復查一次。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體檢,但是體檢結果出來了,不是第一時間尋求醫生的幫助,而是自己到網絡上亂搜。
其實,體檢查出的一些疾病,完全就是小毛病,基本不用治療,所以,千萬不要自己嚇自己,這樣很容易嚇出毛病。
第一,體檢查出肝囊腫
肝囊腫是一種良性疾病,很多人擔心肝囊腫會癌變,這種可能性幾乎沒有。
肝囊腫一般沒什麼癥狀,不會影響肝臟的功能,更不會引起你不舒服,如果體檢之前你一切正常,體檢之后你這里不舒服那里也不舒服,多半都是心理作用。
肝囊腫是一種很常見的肝臟良性疾病,發現后每2-3年做一次B超就可以了。
很多人發現肝囊腫,認為要做手術,事實上,根本不需要。
第二,體檢查出慢性淺表性胃炎
慢性淺表性胃炎還有一個名字叫慢性非萎縮性胃炎。
基本上做胃鏡的人,十個九個都有慢性淺表性胃炎,原因是我們每天要吃各式各樣的食物,胃不可能不出問題,有些輕度的炎癥很正常。
慢性淺表性胃炎一般不用處理,除非是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才稱得上是癌前病變,發現了要重視一下。
但即便已經是慢性萎縮性胃炎,也不意味著一定會轉變為胃癌,慢性萎縮性胃炎轉為胃癌的機率只有1%都不到。
第三,體檢查出腎囊腫
和肝囊腫一樣,腎囊腫也是良性疾病,只是囊腫長在了腎上而已。
所以,不需要擔心腎囊腫會癌變,還有人擔心腎囊腫不去處理會不會導致腎功能異常,同樣不會。
發現腎囊腫以后,定期到醫院復查就可以了,一般不用特殊處理。
第四,體檢查出腸道炎性息肉
很多人做腸鏡檢查發現了腸息肉,于是特別擔心息肉會癌變,恨不得馬上切掉。
并不是所有的腸息肉都會癌變,也并非所有的腸息肉都需要切除。
根據病理類型的不同,腸息肉分為腺瘤性息肉、錯構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其中,炎性息肉不需要任何處理,也不會癌變,定期復查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