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去表姐家里做客,表姐的女兒萌萌也在家里,萌萌是表姐30歲才有的女兒,表姐一家人對她是異常寵愛,她說要吃什麼就給她做,中午吃飯的時候,萌萌要吃回鍋肉,但是家里沒有生肉了,萌萌就對著表姐吼:你這個壞媽媽,本公主要吃回鍋肉,不吃青菜,表姐看她不開心了就去樓下超市買了肉做了回鍋肉。

下午我和表姐帶著萌萌出去散步,樓下幾個小男孩在打鬧,不小心撞到了萌萌,我本以為她會大發雷霆,沖那幾個小男孩發火,沒想到萌萌一言不發,回家后我問表姐萌萌是不是一直都是在外面怕別人,在家里是個小霸王,表姐說萌萌就是這樣,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像萌萌這樣「窩里橫,外面慫」的孩子其實現實中有很多,為什麼會這樣呢?
1.父母的溺愛
法國教育家盧梭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你知道運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美國心理學家華萊士表示:溺愛孩子其實是一種溫柔的陷阱,表面是在愛孩子,實質上是父母一步步將孩子帶領到自己親手挖掘的陷阱里。
父母溺愛孩子,對孩子百依百順,孩子就會覺得父母怎麼都不會離開自己,可以對著父母發脾氣,但是陌生人不一樣,不會對孩子百依百順,孩子就會害怕陌生人,在陌生人面前當小綿羊。

2.家庭環境的影響
有的父母秉持著科學育兒的原則,不會過于寵溺孩子,但是老一輩的爺爺奶奶會一直寵著孩子,這就導致孩子在爺爺奶奶面前是個小霸王,欺負爺爺奶奶,在爸爸媽媽面前就很乖,在外面見到比較兇的陌生人也會很慫。
還有一些父母重男輕女,對于兒子很重視,對于女兒不在乎,整天讓女兒讓著兒子,把兒子寵的無法無天,兒子在家里就是霸王龍,可以肆無忌憚的欺負其他人,在外面沒人讓著他,就不敢發脾氣。
電視劇《歡樂頌》里,朱喆的弟弟就是如此,在別人面前非常乖巧,在姐姐面前就是很橫,對著姐姐發脾氣。

3.父母的影響
有的父母就是在家里非常橫,在外邊很慫,在同事、領導面前非常慫,在家人面前很蠻橫,甚至對家人拳打腳踢,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的這些行為孩子也會學習,在家里人面前很橫,在外人面前很慫。
孩子「窩里橫,外面慫」是因為父母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父母一定要改正教育方式:
1.以身作則
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對待家人不能蠻橫無理,要尊重家人,愛護家人,這樣孩子也會學習父母,尊重家人,不會在家里「橫」。

2.協調好教育方式
父母要和爺爺奶奶協調好孩子的教育方式,不能兩輩人采用兩種教育方式,這樣的孩子就會窩里橫,外面慫。
3.不能溺愛孩子
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不能溺愛孩子,要為孩子培養一個好的性格,鼓勵孩子獨立,孩子亂發脾氣的時候要指正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也要教育孩子,而不是覺得孩子還小就寵著孩子。

父母愛孩子的前提是正確的愛孩子,溺愛并不是真正的愛,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注意,一定要正確的愛孩子,為孩子培養出一個好的性格。
習慣形成一性一格,一性一格決定命運。 約凱恩斯